脾胃虚弱吃什么药能缓解?

脾胃虚弱,有些症状重的会寻求医生治疗,有些人症状轻微的,想通过中成药解决问题,但是药店能够选择的治疗脾胃的中成药琳琅满目,会让很多患者无所适从,不知如何选择。

下面给大家介绍几个临床上比较常用的治疗脾胃病的中成药,一起来看看它们的功效各有什么不同?比较常用的有附子理中丸、参苓白术丸、香砂养胃丸、人参健脾丸等等。

附子理中丸主要起到温中健脾的功效,除了治疗脾胃虚之外,尤其适合脾胃阳虚的人,配方里面的附子、干姜是温中的药,主要治疗脾胃虚寒、胃脘部冷痛、大便稀溏、平常畏寒怕冷、手足不温之类的病症。

参苓白术丸主要起到健脾利湿止泻的功效,参苓白术丸里面的白术、茯苓、莲子、炒薏仁、白扁豆都有比较好的健脾祛湿、固肠止泻作用,所以比较适合于腹胀不适、经常大便稀溏、容易腹泻的病人,另外参苓白术丸有祛湿利水的功效,对于皮肤臃肿、眼袋浮肿的患者,这个中成药也比较合适。

香砂养胃丸也有健脾温中的功效,但是这个药行气止痛的功效相对比较强,所以比较适用于胃脘部痞满、胀满不适、上腹胀痛、嗳气打嗝、消化不良的病人,其他类似的还有木香顺气丸、陈夏六君丸等。

人参健脾丸有健脾的功效,除了治疗脾胃虚弱等病症之外,药方里面还配伍一些宁心安神功效的药物,也用于治疗一些气血不足、脾胃虚弱导致的心悸烦躁、失眠等病症。

以上就是常见的几个中成药的选择技巧,脾胃病一般除了用药之外,日常要注意做到三餐规律有时,保持心情愉快,良好的作息习惯,都必不可少,有益于疾病的康复。

关注我头条内,有更多中医养生文章;有疑问可留言评论。

谢邀!既然说到脾胃虚弱,就一定要从中医的角度来辨证论治了。

一、食疗:多吃黄色的食物

中医五行学说中,五脏对应五色,其中脾对应的就是黄色。所以脾胃不好的人一般脸也会发黄,而食疗来调理的话需要多吃一些黄色的食物,比如:小米、山药、土豆、南瓜等黄色的食物。其中比较常用的是:“小米山药粥”这个食疗的功效相当于中成药中的“补中益气丸”,而且大人、小孩都适合。

二、中成药的选用

1.补脾胃的经方之祖莫过于“参苓白术丸”,现在开发的中成药还有“参苓白术散”、小朋友常用的是“参苓白术颗粒”。

2.“八珍汤”,这个方子也是相当有历史故事的,当年乾隆、慈禧老佛爷最喜欢的“八珍糕”,历史上记载有好几次,老佛爷吃伤脾胃后,都是用八珍糕治好的。而八珍糕都是在此方基础上加减而成的。因为这个方子中用到了“四君子汤”(补气第一方)和“四物汤”(补血第一方),所以补脾胃、补气血,非此方莫属。

3.“王氏保赤丸”,这个中成药是专门针对不适合吃药的婴幼儿设计的,颗粒小、易消化,比如孩子积食了、不想吃奶了、拉肚子了等,一切脾虚症状都是不错的选择。

知识有限,我能想到最好的调理脾胃虚弱的食疗方法和中成药都在这里了,希望能帮助到问题君。

如何调养脾胃 怎样调理自己的脾胃?让自己脾胃好起来?

脾与胃通过经脉相互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胃主受纳,脾主运化,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脾为胃行其津液”,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其精微的输布,从而滋养全身,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
由于脾胃在生理上的相互联系,因而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响的‘如脾为湿困,运化失职,清气不升,即可影响胃的受纳与和降,可出现食少,呕吐,恶心,脘腹胀满等症。反之,若饮食失节,食滞胃脘,胃失和降,亦可影响及脾的升清与运化,可出现腹胀泄泻等症。《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真胀。”这是对脾胃升降失常所致病证的病理及临床表现的概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