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脑溢血来临前,身体4处会“变硬”,具体指的是哪里?

脑溢血,被称为“最快的杀手”,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事发生:

一个人,头一天还好好的,第二天突然说去世了,问原因,突发脑溢血。

脑溢血发病急、致死率高,尤其在现在的三伏天里,脑血管不堪重负之下,是很容易突然破裂出血的。

三伏天,脑溢血高发,身体4处“变硬”,及时就医查脑CT

1、舌头发硬

如果说,我们出现舌头变硬的情况,那就是我们出现脑溢血就是近在眼前的事情了。

并且,如果在舌头发硬的过程中,我们还会伴随着吞咽困难,流口水的情况,那就更需要当心了。

2、四肢变硬

血液流通不畅,四肢就会出现麻木,甚至是僵硬的表现。

如果你发现自己经常手麻、脚麻,手指变得僵硬不灵活,腿脚也僵硬,走路出现跛行,这些都可能是脑溢血的信号,要及早就医。

3、颈椎发硬

颈部是大脑供血的唯一的通道。在脑溢血来临前,四肢会变得僵硬的同时,其颈椎会出现明显的变硬。

在转头,低头的时候会出现异常的困难。如排除颈椎等疾病的发生,那就要考虑是否是脑溢血的危险信号。

4、半边脸僵硬

脑溢血发生前,可能出现面瘫的情况,俗称小中风。

这时,人的两边脸会不对称,其中半边脸会变得僵硬、没有表情,此时一定要及时就医纠正,不要等脑溢血了再后悔。

突发脑溢血,急救时最初5分钟至关重要

如果家中有人发生了脑溢血,最初5分钟的急救以及紧急呼叫120至关重要,而保持呼吸通畅是急救要点。

如果病人倒在厕所、浴池等狭小场所,家人应将其保持头部水平尽快转移到宽敞之处,并保持平稳和安静,立即呼叫急救车。

对所有脑溢血者来说,“时间就是大脑”,随着脑出血、缺氧的时间越长,脑坏死的面积就越大,应在第一时间寻求医生的专业诊治。

三伏天,预防脑溢血,日常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注意饮水

最佳饮水时间:清晨起床、三餐前一小时、晚间就寝前喝水200毫升,效果最佳。

理想的稀释水是20-25℃的白开水或者淡茶水。红甜菜根茶、鸡头参茶等,都是比较适合养护血管的。

红甜菜根中的镁能够阻止血栓的形成,净化血管壁的胆固醇斑块,改善脂质代谢,软化血管的硬化强度。

鸡头参中含有的多糖可显著降低血糖,还具有降血脂的作用,能降低动脉硬化指数,对全血黏度、血沉有降低作用,具有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消退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

2、补充α-亚麻酸

α-亚麻酸进入人体可以分解代谢为DHA和EPA,EPA就被称为“血液清道夫”,可降低人体内坏胆固醇的含量,降低血栓的发生几率,清除血液内的有毒有害脂肪物质,让血管功能时刻保持完美状态,由此降低脑出血发生的概率。

紫苏仁油、有机亚麻籽油等植物油是α-亚麻酸的主要食物来源,每天食用5-10ml即可满足人体所需。

炎热的三伏天,可以用紫苏仁油或有机亚麻籽油凉拌一些青菜吃,既能养护血管,又能补充维生素,一举两得。

3、左手摇扇

多数人长期习惯用右手,而使左手运动少,致使右脑半球缺乏锻炼。

老年人脑溢血发生部位大多在右脑半球,就是支配左侧肢体活动的右脑半球血管得不到锻炼而显得比较脆弱之故。

因此夏日经常左手摇扇,可促进右脑功能,增强右脑半球血管的弹性,有效地预防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4、每天做6分钟血管操

每天在床上做下面这个动作,练一练血管操,只需要6分钟,对身体会有很多好处!

重复两三遍,每日一次,就能起到锻炼血管的作用。

①仰卧,双腿伸直抬高45度,持续2分钟

②坐起,小腿垂于床下2分钟

③平卧,脚尖一绷一放,连做2分钟。

5、保持情绪稳定

高血压是导致脑溢血的主要诱因,因此,防脑溢血主要是要控制好血压。

高血压的发生与精神状态有明显的关系,情绪突变、精神冲突等,都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管收缩及其他自主神经反应。

日常多按摩这三大穴位,有助于稳定血压,预防脑溢血

第一个:大敦穴

位于足大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约2毫米处。

血压高时,可以按揉脚趾上的大敦来降压,这就叫“头痛医脚,高压揉脚”。

正坐垂足,屈曲左膝,把左脚抬起放在座椅上,用左手轻轻握住左脚的脚趾,四指在下,大拇指在上,大拇指弯曲,用指甲尖垂直掐按穴位,有刺痛的感觉,先左后右,两侧穴位每天各掐按3~5分钟即可。

第二个:桥弓穴

桥弓穴位于人体脖颈两侧的大筋上,左右移动头部的时候都能用手摸到。

桥弓穴是颈动脉窦,刺激后可以引起血压降低。

用大鱼际缓慢地从上到下,每侧可以推三十到五十遍。要双手交替做,不能同时做,否则可能引起反射性的血压降低。

第三个:耳背沟

中医发现,经常按压耳背沟有助于降血压。因此,这道沟又有“降压沟”之称。

平时若感觉血压偏高有所不适,可以按揉此穴。

注:所有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每年夏天,有不少人被脑溢血夺去生命。

气温升高,心烦气躁,血压升高,睡眠不足等多种原因导致夏季脑溢血的发病率升高。

脑溢血不仅死亡率很高,并且幸存者中也都会留下运动障碍、认知障碍、言语吞咽障碍等后遗症。

脑溢血的发病时间急,但临床显示,50%以上的脑溢血患者都会出现先兆症状。

三伏天,脑溢血来临前,身体4处会“变硬”,具体指的是哪里?

1、舌根发硬

大脑控制着人体的语言,神经,肌肉,运动等功能。

但脑组织局部的出血,就会影响周围的神经和组织。

所以在脑溢血来临前,人体的舌头会突然的变硬。

主要变现就是,出现吞咽困难,语言障碍,说不清楚话等,可能持续几分钟或是更长。

一旦出现异常的症状,及时的就医检查,预防危险的发生。

2、四肢变硬

期初患者会出现四肢麻木,瘙痒等表现,一侧较为严重。

而随着疾病的发展,就会疼痛,僵硬,走路出现跛行。

或者是手中的筷子,刮胡刀等东西突然的掉落等异常的表现。

3、血管变硬

脑溢血,脑中风等疾病主要的病因就是血管变硬,血管的弹性下降等。

一旦血管变硬,就会很容易的破裂,引起脑溢血疾病。

血管变硬的时候,会出现头晕,耳鸣,恶心等异常的症状。

尤其是高血压,心脏病,高血脂的患者更应该引起重视。

4、颈椎发硬

颈部是大脑供血的唯一的通道。

在脑溢血来临前吗,四肢会变得僵硬的同时,其颈椎会出现明显的变硬。

在转头,低头的时候会出现异常的困难。

如排除颈椎等疾病的发生,那就要考虑是否是脑溢血的危险信号。

医生提醒:脑溢血“逃”不出这3个字!

第一个字:吃

1、快餐吃太多

快餐是现代人最受欢迎的一种生活方式。

但快餐多是多是含油高油脂的食物,会增加血液的粘稠度,加重血管的堵塞。

一些油炸的食物,产生大量的反式脂肪酸,引起动脉硬化,导致心脑血管疾病。

2、口味过重

过咸,过油,过甜等重口味的食物,对血管,心脏的损伤极大。

咸会促进血压的持续的升高,油腻会减慢血管的流动速度。

从而引起动脉硬化,血栓,造成心梗,中风等危险的发生。

第二个字:喝

1、饮酒

酗酒会引起血压增高,导致凝血机制改变和脑血流加速而促发脑出血。

并且人在喝酒的时候,会引起心跳的速度加快,血管异常的收缩,增加脑溢血的患病风险。

2、饮料

饮料中主要成分是水、糖类和二氧化碳,还有大量的糖分。

经常和饮料的人,会引起身体的肥胖,增加脂肪的堆积,引发高血脂等。

高血脂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元凶,所以合力的控制饮料的摄入。

第三个字:作

1、熬夜成习

生活压力增大,熬夜加班成了人们正常的生活。

人长期的处于神经紧绷,乏力,情绪异常,睡眠不足的状态。

很容易血压升高,导致血管痉挛,从而诱发脑溢血等疾病。

预防脑溢血,谨记“多补三物,做好四件事”!

多补三物

1、纳豆

纳豆被称为是第一溶栓食物,预防血栓的形成,避免血管堵塞。

纳豆所含的纳豆激酶本身具有纤溶酶的功能,能直接降解血栓。

所以平时多食用,有清血管,避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2、卷心菜

卷心菜对血液的健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卷心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钾,钙等营养物质,可促进身体的代谢,血液的循环。

其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U和维生素K,可有效保护血管黏膜,加速血液循环,恢复血管的弹性。

3、补充抗氧化剂,减慢血管老化——如玲珑菊、杜仲茶、乌龙茶

氧化过程是损伤血管的主要“凶手”。

人体有机物氧化时,会产生对血管破坏力极强的自由基,就像机械运转时产生的碎屑,很容易就会与血管壁细胞膜、相关蛋白质发生反应,还能将LDL-C转化成氧化LDL-C沉积在血管,对人的血管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而抗氧化剂一般人体无法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

而茶饮,更利于人体吸收,如:“玲珑菊、杜仲茶、白茶、乌龙茶”等,常饮有利血管。

其中,“玲珑菊”中的类黄酮作为抗氧化剂,可帮助抵消、稳定人体内环境中产生的有害自由基抑制自由基对血管的损伤,降低心梗等心脑血管的发病率。

做好四件事1、坚持做腿部运动

每天坚持运动,可促进血液的循环,增强心肺功能。

也做腿部运动,可更好的为大脑供血,供氧,预防老年痴呆,脑中风等。

2、适当放松

压力过大的人,会引起血管痉挛,影响常的血液循环,诱发血栓的形成。

平时懂得劳逸结合,适当的放松,身心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3、控制体重

现今我国肥胖的人远远的超过了瘦子。

数据显示,肥胖的人,患脑中风的几率提升30%。

肥胖会影响血液的代谢,增加血液粘稠度,诱发高血压,高血脂,从而增加脑溢血几率。

4、定期检查

预防大于治疗,脑溢血不是悄无声息,血管硬化,血管堵塞也不是突然发生的。

所以40对以上的人,或是已经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人,时刻监测自己的身体。

定期的进行心电,脑CT等检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