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常说,驴身上的一处肉对男性很好,是什么肉呢?有什么养生的作用吗?

个人认为可能还是以形补形。当然是鞭。

谢谢邀请!说真的,我都没看到过驴子,要说驴身上什么部位对男人最补,我觉得驴骨头汤对男人最补。象猪,牛,羊的骨头汤也是一样的道理,壮阳莫过于动物的骨头汤,能迅速补充男人的肾气。特别是骨节里面吸出来的那种原汁原味的营养,那种香味其实就是最珍贵的补肾原汤,比驴肉本身营养强上百倍。

山东省有“一山一水一圣人”之说,山是泰山、圣人是孔子,那一水是黄河还是泉水,理由呢?

“一山一水一圣人”将山东的地理风貌、人文精神和民族姿态,展现得一览无余。

这句话出自清朝年间山东进士岳镇南之口,在其主持湖南学政时,以 “一山一水一圣人”巧妙对答了江南才子们“千山千水千才子”的对联。后来便成了山东的地方名片。

“山”毫无疑问指泰山,“圣人”非孔子莫属。那“水”字何来?其实有两种说法,分别用于不同的场合。

首先作为山东的旅游口号,“一山一水一圣人”自然是指观泰山,赏泉水,拜孔子。而从更宏观的角度,从整个国家和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而论,这“一水”泉水就有些微不足道了。那其实山东还有另一个标签,“泰山从这里崛起,黄河从这里入海”,作为孕育中华儿女和中华文明的母亲河黄河,当选这“一水”,实至名归。

泰山,五岳之尊,巍峨挺拔,傲立山东。素有“登泰山而览群岳,则冈峦之本末可知也”,“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诗句。泰山日出,更是向来壮观而动人心魄,日出佛晓,红光万丈,假期游客络绎不绝。更重要的是泰山深厚的文化内涵,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古往今来,更有“国泰民安、重于泰山”之说。登泰山如同读史书,千百年来,无数皇帝亲贵、文人墨客都登临泰山,题文撰书。它浸透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兴衰。泰山作为这“一山”,毋庸置疑。泰山被称为“岳中之孔子”,孔子也被尊为“人中之泰山”,孔子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不朽的精神财富。泰山与孔子永远在挺拔和儒雅中交相辉映。

泉水,源于济南这座泉城,济南以“泉”的独特风貌而享誉全国。众所周知的趵突泉便是济南七十二泉之冠,并由乾隆皇帝亲封“天下第一泉”,并提字匾。这是一处集自然景观与文化底蕴于一体的旅游景区,风景优美别致,是泉城济南的城市名片。泉水如同山东人,温雅厚重中藏着细腻柔和,彰显旅游特色。但与泰山和孔子相较,还是少了一些恢宏、博大的气质,少了一份凝聚中华民族沧桑的厚重历史文化。

而黄河,这条孕育中华文明的母亲河,给人类的历史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很多人质疑:黄河流经九省,却为何只荣耀于山东?当然黄河不止属于山东,也正是因为它流经九个省,才孕育了浩瀚广袤的中华文明。九曲黄河在这里入海,河海交汇,水乳交融。黄河以每天五个足球场的速度,日复一日在入海处填海造路。有容乃大,山东将它建成了最美丽的湿地生态系统,细心地呵护着这片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黄河滋养了齐鲁儿女,也在齐鲁大地绽放出别样的光芒。

作为一个山东人,诚邀您来“一山一水一圣人”的山东旅游做客,观泰山,赏泉水,拜孔子,体验自然与人文,深邃与壮丽,可谓别有天地。如果你想更多地了解山东的历史文化,感受山东发展壮大中不一样的调子和步伐,就先从如巍峨泰山、奔流黄河、儒雅孔子一般的齐鲁儿女身上,体悟“一山一水一圣人”的灵魂吧!

《如果你以为“一山一水一圣人”分别指泰山、黄河和孔子,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一山一水一圣人”是人们对山东的赞誉。关于这句话的来历,有多种版本。其中,流传最广的应该与乾隆年间,发生在山东进士刘公瓘身上的故事有关。

相传刘公瓘在中进士后被分派到江南一代。当地人们听说这位老爷来自北方,而且是历史上有名的东夷之地。(在商朝起,山东一带经常出现匪乱,人们称这个地方的人为东夷。后来到了周朝,虽然周公旦的儿子被分封在此地,并建立了鲁国,但是人们之前的称呼被一直延续了很长时间。)江南人一向瞧不起来自东夷的北方人。于是就在他的官衙门上贴了一副对子的上联,目的是向新来的老爷展示一下江南人的才气,同时也想考考这位大老爷的才学。这副对子的上联是:江南千山千水千才子。

只见刘公瓘看后,不慌不忙地写出了下联:山东一山一水一圣人。这个下联对仗工整,寓意深刻,无论从境界还是从修养上看,这位大老爷的才学都远远高出这些当地的才子。

结合上联,人们就把这下联中的“一山一水一圣人”很自然地与泰山、黄河、孔子一一对应。认为山东的泰山是五岳之首,黄河是炎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圣人孔子则是万世尊师,而且这些都出自山东,所以就顺理成章地做出了这个结论。

其实,对这幅下联做出这样的解读,只能说明对中华圣人哲学了解不够,对中国文化精髓理解不深。

华夏民族自从周朝以来,就遵从礼仪文化。孔子又把礼仪文化总结成“仁义礼智信”,这就是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所以,后人都把遵从儒家思想当成读书人的象征。衡量一个读书人思想境界高低的标准,就是考察他对儒家学说理解的深度。

孔子讲究礼仪文化,同时提出“礼之用和为贵”的理念。其中,“和”包含着中庸思想,“不争即为争,争也不争,是为礼”。本着这层核心思想,刘公瓘以不变应万变,提出了“一”的理论来对比对方的“千”。“千”流露出人们那种张扬显摆的浮躁,而“一”则蕴含着沉稳和不争的霸气。

“一山一水一圣人”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

被奉为圣人的孔子曾经说过:“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和仁者都是孔子所讲的君子。这里的仁者和智者并不是分开孤立的两种人,而是一个君子不同的两种表现。仁者和智者是融合一体的,这就是古人所常用的双关语。表达的核心理念就是,圣人追求真理的决心和信念,就像高山一样外界力量无法撼动;同时,他们对待世间万物的仁爱之情犹如滔滔黄河之水,绵延不绝。

圣人早已经与山、水融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地,分不出彼此。而“江南千山千水千才子”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执着与分别。是一种对功名利禄的执着,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分别。这与“一山一水一圣人”所表达的境界,相差实在是太远了。

所以,作为华夏文明子孙,我们应该深入学习华夏文明,将中华的传统礼仪文化发扬光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