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用心恰恰无"这句话啥意思?

一、句子的意思

1、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

解释:正当你要用心的时候,恰巧会发现真心无以为用。

这两句是开悟以后的境界。无心可用是因为没有障碍、没有牵挂和自我的执着。但无心并非没有智能的功能和作用,其作用就是在悟后的待人接物、处世应对、工作思考等等。所以开悟以后的无心并不等于白痴或脑中一片空白,反而是绝对正确地、恰到好处地发挥心的功能。

2、无心恰恰用,用心恰恰无。

解释:真的无心恰恰有用,用得很自在;运用自如却没有感觉到有用什么东西。

这是智慧的极高境界。就像练武之人说无招胜有招,练到很高的境界时,真的是乱七八糟都是招数。智者没有自私自利、自大自卑等的愚痴迷狂心,正好用无染无垢的慈悲心来为一切众生积极服务;经常为了利乐他人而忙得席不暇暖,不知老之将至,还像是一个无事要做、无人干扰的大闲人。

出处:禅宗的法融禅师所作。这是一首开悟的诗。原文是:“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扩展资料:

法融(593-657),禅宗牛头派的创始人,俗姓韦,润州延陵(江苏丹阳县延陵镇)人。十九岁即尽通经史,因阅《般若经》,遂皈信佛法。后入茅山,依炅法师出家,二十年中专精匪懈,入大妙门。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3),法融于牛头山幽栖寺北岩下别立禅室,潜修禅观,净侣四至,百有余人。

禅宗四祖道信大师闻之,往付顿教法门。以牛头山为中心之法系遂称为牛头宗,自法融至慧忠,称为牛头六祖,盛极一时,入宋以后渐衰。贞观二十一年,法融在幽栖寺开讲《法华》。高宗永徽三年,应请至建业讲《大品般若》,后又讲《大集经》。显庆元年,应请住建初寺,次年正月二十三日示寂,寿六十四,腊四十一。

求解: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用心恰恰无。有没有比较好的解析?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需要对事或者对人,认真的投入注意力或者情感时,却发现自己对这个事情或者人,并无准备、不曾在意、缺乏了解,不知道该怎么应对。

无心恰恰用,用心恰恰无。自然、本能的状态下,应对事物和人,能够按照本心,不加思索的做出最恰当的应对。在刻意、犹豫、做作的状态下,应对事物和人,很难或者根本无法做出最恰当的应对。

以上就是我的浅见,一家之言。

这个问题就是“对立统一规律”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转化的问题。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中的“恰恰”指时间非常短,当你某一事物感兴趣时,事物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使你没法再感兴趣,说明矛盾的转化比较快。例如恋爱中的男女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开始B方对A有好感,A是B追求的对象,而A却对B兴趣不大。随着一段时间的相处,A对B渐渐有了好感,当A想对B确定关系时,B却跟C好上了,使得A没法再用心B,这是B移情太快造成的。从哲学的观点讲就是,开始B与A是主要矛盾,与C是次要矛盾,后来转化成了B与C是主要矛盾,与A是次要矛盾了。

“无心恰恰用,用心恰恰无”跟上面的道理类似。如人际关系中常出现这样的现象,B与A、C都是朋友,但B与A是闺蜜,B与C是普通朋友。B想干一件大事,A、C都能帮上忙,当B对A寄予厚望时,A却拒绝了,而C却帮助了A。哲学上的解释是,B与A的主要矛盾转化成了B与C的主要矛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