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漏尿是病吗?严重吗?

闺蜜张小姐在生完孩子后,每次跟我们聚会都一定要选大商场。起初我们以为她是生育津贴补得比较高,后来才知道,她是觉得大商场卫生间都比较充足,不会丢人。

因为,自从宝宝出生后,她就发现自己开始夹不住尿了,稍微有一点尿意就得赶紧去卫生间,并且总觉得自己有漏尿现象。有时候,预计出门时间长的话,她还会专门垫一片卫生巾以防万一。

备受困扰的张小姐以为只有自己才这样,一直不肯跟我们说,无意间被我们发现后,大家都长舒了一口气,开始吐槽起自己的漏尿史。

确实,生过孩子的女性,或多或少都会有漏尿的现象,只不过有的人严重,有的人不严重。

那么,女性为什么在产后会出现漏尿现象呢?

一、盆底肌松弛,导致尿道括约肌张力下降很多女性在怀孕生产后都会导致盆底肌松弛,而盆底肌松弛又会导致尿道括约肌的张力下降,进而导致漏尿现象的发生,可以说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而盆底肌之所以会松弛,是由于怀孕期间胎儿压迫及生产时用力过度造成。只不过,根据每个人体质不同,盆底肌的受损程度各不相同,漏尿现象的严重程度也各有不同。

二、孕期胎儿压迫膀胱,影响了膀胱的性能孕妇在怀孕中期,会普遍出现尿频现象,因为随着胎儿的成长,会挤压其他脏器的空间。膀胱受到压迫后,形状和性状都会因此发生改变,出现尿频现象。

大部分产妇在生产后,随着膀胱归位,压迫感消失,这种情况会逐步减弱,但部分产妇,由于产后过度肥胖或其他并发症,可能会导致膀胱性能发生改变,出现憋不住尿的情况。

三、压力过大,心理性尿失禁近些年,产后漏尿已经成为了一个全民话题,就像孕吐一样。

有些产妇心理素质比较低,在听说产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漏尿后,会由于心理压力过大,产生心理性尿失禁。

所谓心理性尿失禁,就是其实根本没有漏尿现象,但总觉得自己出现了漏尿。

就像题主描述的,“总感觉自己会漏尿”。但是,众所周知,感觉和事实之间的距离,差了十万八千里。

所以,不要去感觉,去实事求是,没有漏尿的话,正好,有的话积极去治疗,其实没有什么大不了。

那么,如何才能尽可能地避免产后漏尿现象呢?

第一、优生优育,不做高龄产妇据统计,产后漏尿严重的人群主要围绕于35岁以上的高龄产妇。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身体自身的肌力会随之下降,盆底肌受损的程度相对会更严重。

所以,避免产后漏尿的第一步是优生优育,不做高龄产妇。

第二、积极运动,不做三高产妇产后漏尿严重的人群,除了高龄产妇,还有三高产妇。因为,三高产妇普遍过度肥胖,而产妇体重过大会使得宝宝体重过大,对膀胱和盆底肌的压迫会更为严重。

所以,在孕期,孕妇一定要积极运动,节制饮食,尽可能地不要让自己增重太多。

第三、及时治疗,不做脆弱产妇部分产妇其实根本不存在漏尿现象,但由于产后抑郁或心里压力大,她会错以为自己真的有漏尿,然后真的出现漏尿。

此时,产妇一定要坚强起来,勇于求助,借助专业医生分清真漏尿和假漏尿。如果是假漏尿,及时求助心理疏导。如果是真漏尿,可以求助产后康复科。

然后,自己平时多注意运动,提升肌力,多做“缩肛运动”,辅助恢复盆底肌,很快,漏尿现象就会得到缓解,进而彻底痊愈。

我是@南贝叶 ,时而感性,时而理性的新手妈妈,总想把最好的、最有用的分享给您~

感谢邀请和关注,我是【奕妈】,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希望对您有帮助。

有的人产后漏尿已经严重影响到正常生活,甚至不得不去医院诊断治疗,所以我觉得,产后漏尿是病,得治。

世上有什么比大笑时“尿裤子”更尴尬的呢?大笑、咳嗽、喷嚏时漏尿,又称压力性尿失禁。这是很多女性在产后都遇到的问题。

但是,由于很多女性羞于启齿,所以对于产后漏尿,都没有及时引起重视,以至于老年以后深受漏尿之苦,我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对此,我想引用蒲兰蘋医生说过的一句话:女性没有必要为孕育生命或衰老带来的身体变化而感到羞愧,我们理所应当让自己过的舒适有质量。

01那么,产后漏尿是什么?是病吗?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漏尿?

漏尿俗称尿失禁,是在不自主或无法控制的情况下出现不自主的尿液流出,常发生于产后和中老年人。

有的是在压力增加的情况下(如大笑、咳嗽、打喷嚏)时出现的漏尿,我们称之为压力性尿失禁,有的是在有强烈尿意下而出现的不自主的漏尿,我们称之为急迫性尿失禁。

产后漏尿属于压力性尿失禁,指生产后的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如大笑、咳嗽、喷嚏等,随身体动作,会有少量尿液不由自主流出。

压力性尿失禁的原因通常有年龄偏大、有多次生育史、肥胖、长期便秘、有妇科手术史、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长期吸烟喝酒等。

得了尿失禁对生活有什么影响?

无论是何种原因引起的尿失禁,除了令人身体不适外,更重要的是它会长期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心理健康,给患者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

如精神苦闷、心烦气躁、出行不便,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尿失禁往往使得裤子上有股尿骚味,有些女性不得已穿上成人尿不湿,又容易引发其他问题,非常烦恼。

产后漏尿的危害有哪些?

如果平时打喷嚏、咳嗽、大笑会产生漏尿的现象或者自觉尿液排出有控制不住的情况,这就说明漏尿已经影响到你的生活,所以漏尿绝对不是一件小事,它正悄然改变着你的生活,如果不加以控制,对你的生活将会有更严重的影响。

1)易发生子宫脱垂、膀胱尿道的膨出;2)严重影响生活及工作;3)引起夫妻感情不合等家庭问题;4)反复尿路感染;5)会阴部发生湿疹、皮炎。02为什么会发生产后漏尿?

产后漏尿的原因

1)产后漏尿的最大原因,一是在怀孕生产(尤其是生产时间过长,难产的)过程中,女性的盆底肌受到了损害。正常情况下,盆底肌像弹簧床一样承托和支持着膀胱、子宫、直肠等脏器,具有控制排尿、排便、维持阴道紧缩度等多项重要生理机能。形象通俗地说,盆底肌又像一个水龙头,管理着尿道、肛门,具有控尿控便功能。

2)其次是绝经后的女性,当女性朋友绝经后,雌激素分泌低下,雌激素相关的胶原合成改变,尿道血管分布、骨骼肌体积同时减少,泌尿生殖道萎缩,引起静息状态下尿道压力下降,且低于膀胱内压力,最终发生漏尿。

3)第三,长期(半年以上)咳嗽,长期便秘、提重物(一次超过10公斤以上)、肥胖等也会让腹压持续增加的因素也会诱发或加重盆底功能障碍。

女性怀孕分娩时造成的盆底肌功能,占的比例最高。

无论是顺产还是剖宫产,都会面临盆底肌功能障碍的问题。怀孕时子宫增大,腹压增加,给盆底肌带来压力;而分娩,又会对盆底肌和神经都造成损伤。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之下,盆底肌松弛,控制力变弱,就会发生漏尿现象。

多胎和有多次分娩经历会使盆底肌损伤更加明显,导致发生漏尿的几率更大。

很多人拒绝生二胎,为了减少产后漏尿的尴尬。圆球是你的子宫,子宫下面是盆底肌肉。女性在怀孕的时候,盆底的软组织会随着胎儿的不断增大和子宫重量的不断增加而受到影响;

分娩时的撕裂和侧切对盆底肌有损伤。分娩后,子宫恢复了正常大小,而盆底肌肉却松弛掉了,所以在产后我们要帮助它恢复!

03对于产后漏尿,该如何预防和治疗呢?

首先,对于产后漏尿,妈妈们可以在怀孕的时候做一些预防的运动,通过保护盆底肌的运动来预防产后漏尿。

其实,妈妈们不一定要通过拒绝二胎来保护盆底肌,在孕前孕期妈妈们做这些运动,可以很大程度上保护盆底肌,避免产后漏尿。

1)孕前训练盆底肌

避免盆底肌损伤好办法之一就是孕前的训练。而凯格尔运动就是你的得力助手。我们通过收缩肛门、阴道、尿道周围的肌肉,每天10分钟,能够达到增强盆底肌肉的功能。

但要注意掌握正确的方法,避免收缩双腿、双臀以及腹肌,方法错误可能会事倍功半哦。

2)孕期控制饮食,避免胎儿过大

许多孕妇在孕期吃得太多太好,胎儿长得过大,自己体重也增加过多。盆底肌肉的损伤也可能因为压力而增加,孕期控制饮食,避免胎儿过重造成盘底肌负担过大,同时胎儿过重也影响自然分娩的进程。

3)产后及早做盆底肌康复治疗

一旦盆底肌损伤,请及时做产后恢复。要不然,随之而来的就是盆底疾病。常见的表现就是尿失禁,还有子宫脱垂、膀胱直肠膨出、阴道松弛、性生活不满意、大便失禁、便秘等,都是盆底疾病的严重后果,给女性的正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妈妈们在产后月子里,就可以适当进行凯格尔训练,产后42天复查一定要进行盆底肌检测,如果盆底肌肌力达不到要求,一定要及时做盆底肌康复治疗,这样才能有效避免盆底疾病找上门来。

4)预防胜于治疗

任何疾病都是预防胜于治疗。妈妈在孕前、孕中及产后一定要及早进行盆底肌肉训练和盆底功能恢复,有利于预防、治疗盆底障碍性疾病,别等到出现盆底疾病(如尿失禁)才去做产后恢复,那时治疗的时间会更漫长、效果也不够理想。

那么对于产前没有做好预防,产后发生漏尿了怎么办呢?

1)首先建议产后妈妈都做一个盆底肌肉功能的检查,了解自己的盆底功能情况,以便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一般医生会问你打喷嚏或大笑时会不会产生漏尿的情况。

通过普通的妇检,观察产妇有无阴道膨出、宫颈脱垂等,必要时再进行盆底肌力测评。盆底肌力测评的结果正常应该在3-5级之间。

不过,多数产后新妈妈的盆底肌肉力量只有0-2级,需要做相应的康复训练。

2)其次,对于产后的盆底肌康复训练,可以做凯格尔运动。首先要准确找到盆底肌位置,并学会收紧这块肌肉。

在小便时,轻轻呼气同时尝试中断尿流,感受尿液憋住时肌肉收缩的感觉,2秒后继续排尿并排空膀胱。中断尿流时的肌肉收缩,就是在进行盆底肌收缩。

找到盆底肌准确位置后,排空膀胱,平躺,弯曲双膝。收缩盆底肌,放松腹部、大腿和臀部肌肉,均匀呼吸,不要憋气。保持3-5S,每组10-15次,每天最少3组,这个训练需要长期坚持。

3)平时有尿意来了要及时排空尿液,不要憋尿。同时也要控制体重,戒烟禁酒,保持健康的生活节奏。

有严重发生产后漏尿的情况的妈妈,除了以上生活护理之外,要想彻底治疗产后漏尿,还是建议妈妈们选择见效更快、效果更明显的手术方式。

总结:不得不说,女人真的太难了,怀胎10月,已经很辛苦了,又要遭受分娩之痛,产后还有各种产后综合征,没患上产后抑郁症已实属不易。所以,无论是心理上的抑郁还是生理上的漏尿、子宫脱垂、身材走样、妊娠纹等,我们都应该正确面对,而不应该羞于启齿,因为孕育生命的母亲是最伟大的。

我是奕妈,职场妈妈&自由撰稿人,家有一枚可爱小暖男,专注宝宝护理、教育、成长知识分享,欢迎有经验的妈妈在评论区发表不同观点,一起借鉴,育儿路上一起成长。(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