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伊拉克记者“扔鞋事件”可谓是一度震惊世界,那个给小布什扔鞋的记者也是被一些伊拉克民众视为“勇士”。不过美国总统小布什当时还是很机智地躲过了记者给他扔过来的两只臭鞋,随后扔鞋的记者被现场保安制服并且带了出去,如今大多数人已经淡忘了当年那个给小布什扔鞋的记者,小布什本人也没有太多的心思因为两只鞋的事情去跟一个记者纠缠不休。
(正在扔鞋的伊拉克记者扎伊迪)
2008年12月14号,即将卸任的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风尘仆仆地来到伊拉克想要看一看自己发动的伊拉克战争的结果,而这个时候距离萨达姆被绞死已经过去快两年的时间,距离萨达姆政府倒台则过去了5年多的时间。14号当天小布什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当小布什说自己肚子有点饿的时候,台下巴格达迪亚电视台的一名记者扎伊迪向小布什扔出了第一只鞋,同时它嘴里还骂到:“这是告别之吻,狗!”不过小布什反应非常迅速,他侧身成功躲过扎伊迪扔过来的鞋子。
在扎伊迪扔出第一只鞋子之后,现场保安并没有立即反应过来,而扎伊迪则迅速抓起了自己的第二只鞋向小布什扔了过去,这次小布什有准备,所以他再一次躲过了扔出来的鞋子。在扔第二只鞋子的时候,扎伊迪嘴里对小布什骂到:“这是寡妇、孤儿和伊拉克死难者送给你的礼物。”在扎伊迪扔出第二只鞋子之后,现场安保人员才反应过来并把扎伊迪给带出了发布会现场,一头雾水的小布什为了缓解尴尬还说了一句:“这个意外是民主的迹象,在自由社会里,人们就是这样做的,为了吸引大家的注意力……”
(小布什被扔鞋瞬间)
在阿拉伯人的文化当中,扔鞋是一种对人极不尊重的行为,扎伊迪带下去之后并没有被立即释放,他后来被伊拉克法院以“袭击外国元首罪判处3年监禁”。不过扎伊迪的行为却获得了不少伊拉克民众的支持,中东地区一些其它国家的民众也把扎伊迪视为勇士,所以在扎伊迪被判处3年监禁之后,由于民众的反对和抗议,伊拉克法院最终决定给扎伊迪减少2年刑期。后来又因为扎伊迪并没有犯罪前科,而且他在监狱当中的表现良好,所以他最后实际只被关押了9个月就被释放。
被释放之后的扎伊迪不久之后就去了法国巴黎,后来他还写了一本关于伊拉克战争的书,不过那本书卖得并不是很好。在给小布什扔鞋之后的十多年时间当中,扎伊迪一直试图利用自己给小布什扔鞋的身份吸引外界的关注,不过也有不少人根本不愿买扎伊迪的账,有一次扎伊迪在巴黎召开新闻发布会的时候甚至还被一名伊拉克记者扔鞋,那位记者效仿扎伊迪当初的行为骂扎伊迪效忠独裁者。总之现在大多数人都已经遗忘了扎伊迪,美国人更没心思因为两只鞋的问题跟扎伊迪纠缠不休,这位记者该怎么生活还是怎么生活。不过扎伊迪也应该庆幸自己不是向萨达姆扔鞋,否则后果他应该知道,当然扎伊迪也没那个胆量向萨达姆扔鞋。
2008年12月14号,小布什访问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与时任伊拉克总理贾瓦德.马利基举行了一个记者会。在记者会上,小布什对伊拉克战争进行了简单的“总结”,肯定了美国发动此次战争的必要性和正义性。并与马利基签署了美国驻军协议和两国战略框架协议。
此时离战争结束已经过去了5年,第二届过渡政府正在面临艰巨的重建任务,各宗教派别和武装组织之间的斗争,以及来自阿富汗,基地组织的恐怖武装对国家的骚扰,仍然威胁着伊拉克的国家安全。但不能否认的是,伊拉克经过了一场不破不立的战争之后,基本上奠定了民选政府执政的牢固治理体系。然而伊拉克部族众多,教派纷杂。由于战前在萨达姆的高压治理之下,谁也不能发出自己的声音,在民主环境下,他们当然“有话要说”,因为这个国家已经不是一个人说了算,他们同样是国家的主人。
当时的伊拉克,呈现出两种思潮,有人认为,是美国发动的这场战争,破坏了他们之前的“幸福与安宁”,这类人包括萨达姆时期的权贵阶层,旧政府军人,逊尼派民众和当时的既得利益者(还有其他国家那些认为萨达姆不应该被打倒的“吃瓜群众”)。大部分伊拉克民众尽管也饱受战争的折磨,但他们获得了政治上的权利和思想上的自由。至少各方力量都可以光明正大的参加竞选,民众不会因为自己的身份和言论而莫名其妙的遭到逮捕甚至直接“消失”。
那次记者会邀请了各方媒体来参加,而来自伊拉克迪亚电视台的蒙塔则尔.扎伊迪是众多记者之其中之一。正当小布什侃侃而谈就要结束问答环节之时,这位扎伊迪出其不意的将自己的一只皮鞋扔向了台上的小布什,同时高喊:“这是离别的吻,狗!”。但牛仔出身的小布什身手非常敏捷,一闪身躲过了“来袭之鞋”。扎伊迪一击不中,又脱下另一只鞋扔了上去,同时继续喊道:“这是为了给那些寡妇,孤儿和所有在伊拉克被杀害的人报仇”。但很不幸,又被身手不凡的小布什躲了过去。在场保安迅速将其制服并带离会场。
有惊无险的会场风波很快恢复了正常,没心没肺的小布什这样调侃:“他扔上来的是10号鞋”。会议结束后,他对这次意外进行了这样的总结:“这就是人们在自由社会中该做的事”。尽管小布什的话有掩饰尴尬之意,但他的话也并不是没有道理。当年在二战中立下汗马功劳的丘吉尔元帅,在战后的首相竞选中落败,他当时说过这样的话:“我们给民众自由选择的权利。就是让他们选择最合适的人”。尽管事件性质不同,但二人想要表达的意思则有异曲同工之处。
扎伊迪作为一名坚定的民族主义者,对战争的自我理解和朴素的善恶观,让他认为这场灾难的始作俑者就是美国,用“鞋袭”美国总统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而且他与萨达姆同为逊尼派,之前就是萨达姆的坚定支持者。这些无可厚非,同时也证明了他的勇气与胆识。他的行为也充分代表了存在于伊拉克的反美思潮。但他也许忘了自己是一名记者,而记者的中立原则,决定了其不应该带着自己的立场去参与新闻事件的报道。不仅如此,他也严重违反了业内的相关规定和职业道德。很多时候,类似的鲁莽行为都能被人们原谅,那是因为制造者往往都有一个“正义”的理由来支撑,而在这种理由的强大支撑之下,很多事情看上去都非常的不理智。“鞋袭”之后,伊拉克总理马利基非常感慨:“居然有人作出如此不道德的事情”。
事情发生之后,扎伊迪一夜之间成了“阿拉伯的英雄”。大约200多名律师纷纷表示愿意免费为扎伊迪打这场官司,其中还包括几名美国人。这也很正常,因为当时这件事具有轰动性的新闻价值,不管输赢,只要参与其中,都足以让自己扬名立万。据说还有一位阿拉伯商人宣称:愿意出1000万美元购买扔向小布什的那双鞋,但事后也因为“无法成交”而没有了下文。试想:谁敢将重大事件的“物证”卖掉?还有,阿拉伯商人再怎么有钱,也不会愚蠢到拿这么多钱去买一只破鞋,一切都只是传言而已。
2003年3月,伊拉克中央行事法院以袭击外国元首的罪名判处扎伊迪三年监禁,由于没有犯罪前科,上诉法院同年4月把刑期改判为一年,由于扎伊迪在监禁期间“表现良好”,实际上只坐了9个月的实刑。释放之后,他马上被“英雄”的光环包围,因为当时(包括现在)仍然有部分怀念旧政府的民众。但如今的国家大势已经不可能再回到从前,更多的人仍然寄希望于当前的民主环境。因为,“情怀”毕竟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产物,而“精神”是不能当饭吃的,国家还是那个国家,他们必须在新的国家里,用最务实的态度来规划新的生活。
因此,当对“英雄”最初的崇拜过去之后,扎伊迪的“热度”也很快黯然失色。包括他自己,也必须为未来的生活而奔波。此后的扎伊迪,先后在伊拉克一家电视台工作过,还在黎巴嫩逗留过。生活云淡风轻波澜不惊,但2018年扎伊迪也干了一件大事。他参加了伊拉克议会议员的竞选,在他发布的竞选视频所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们很久以前就认识我了!”。尽管他名声很大,但除了“鞋袭美国总统”,在其他方面基本上属于一个毫无建树政治素人。在这个时候抛出自己的“业绩”,显然将自己的“当年之勇”当成了竞选的政治资本。他的目标还不止这些,他表示有可能将成为伊拉克总理或者总统。其实我们也知道,去年参加竞选的党派和个人,成分非常复杂,甚至萨达姆的女儿侯赛因.拉加德也有意参加伊拉克大选。但后来基本上再也没有听到她的后续消息,而扎伊迪的运气也并不比拉加德好多少。
事实上,他在第一轮竞选中就没有胜出,因为他的政治纲领并没有拿出更好的治国理政之策,他只是再次强调了自己反美的坚定信心。他对CNN记者是这样说的:“我与美国或者美国民众没有矛盾。我只是与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有过节,他占领我们的国家,杀害我们的民众,如果成为伊拉克总理或总统,我要做的第一件事是要求美国向所有伊拉克民众正式道歉,赔偿遇难者并向前总统乔治.布什追究责任”。这段话听上去慷慨激昂,充满了正义,但从他的慷慨陈词中,人们只能感觉到深仇大恨和斗争意识,如果他上任之后,无疑加剧两国之间的矛盾,而大多数伊拉克人民需要的并不是斗争而是生活。他的落败也就成了必然。但他能够积极参与国家治理,最起码证明其仍有一定的政治抱负,而制度也可以给他这样的机会。
有人说扎伊迪这些年一直被美国人监视居住甚至遭到了美国人的“迫害”,其实这种说辞很容易推翻。如果美国人(或者伊拉克政府)容他不得,他自己难道不会发声?我们为什么听不到关于他遭到“迫害”的任何报道呢?伊拉克政府又怎么可能给他重出江湖的机会呢?
也许小布什总统说的没错:“这就是人们在自由社会中该做的事情”。因为在美国,只要不是炸弹等能够真正构成人身伤害的物品,向总统扔点什么东西是很正常的。甚至当年开枪击伤里很总统的约翰.欣克利,都因“神经病”被无罪释放了。美国又怎么可能对一个人畜无害的冲动者进行毫无意义的报复呢?而且,小布什在遭到“鞋袭”之后的37天也黯然下台。克林顿更不会因为一件不伤大雅的小事再与扎伊迪过不去。
尽管扎伊迪没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但至少他目前生活的很好。当年30岁的他,为了自己的个人立场,用不理智的行为让自己一夜成名,但很多人还是理解这样的鲁莽。因为,不冲动还叫年轻人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