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调理身体,一般要喝多长时间?什么时候喝,效果更好?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中药的副作应相对比较小,是调理身体一个不错的选择。一般来说,想要调理身体体质,需要去正规的中医科进行面诊,医生会通过号脉、看舌苔来诊断,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调理。

中药调理身体,一般要喝多长时间?中医讲究辨证选择治疗方案,每个人的体质不同,调理的侧重点也不同,选择的药物以及药物配伍有很大的差异。中药调理身体需要多长时间呢?这个主要看病症的轻重、时间的长等多种综合因素,具体的病情需要决定吃药的时间。

中药可以调理很多疾病,比如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以及生殖系统疾病等,每种疾病调理所需要的时间是不同的。

根据我的观察,一般调理身体体质,用药时间考虑在1-3个月,甚至有更长的时间。比如常见的慢性气血虚以及肾虚,这种调理的时间长一些,方法也比较多样,可以先服用汤剂,然后再改为成药。如果服药期间,病情发生变化或者无明显好转,则需要及时调整药方。

中药什么时候喝,效果更好?服用中药有一定的讲究,服药的时间、次数以及各种注意事项,要遵从医嘱,这点要明确。

中药什么时候喝比较好,这个要根据所服用的药物以及治疗的疾病情况进行综合评估。一般来说,中药汤剂的服用要看药物是否会刺激肠胃,如果有刺激性应该在饭后服用,这样可以减少胃肠的不良反应。

如果是治疗耳疾、目疾以及头晕目眩等病症,建议在饭后服用,如果是治疗胆、胃、膀胱以及肾脏等疾病,也建议在饭后服用,一些补益的药物可以空腹服用,如果是安神类的药物则需要在睡前服用,还有一部分药物不局限服药的时间,比如急性病症。

中医调理,讲究辨证论治,具体多长时间要看病情而定!可以根据舌苔脉象症状做个大体判断,中药什么时候喝也要根据情况,比如说补益类的中药尽量空腹喝,

五脏应该怎么调理?

早睡早起,春吃青的酸的,夏吃红的苦的,秋吃白的辣的,冬吃黑的咸的食物就行了。

五脏是人之根本,如果五脏有哪个地方不舒服,可以通过食疗进行改善。另外,大家也可以通过一些食疗方子来给五脏减龄。如下面两道膳食。

养肺:猪肺党参汤

材料:党参30克,百合50克,猪肺1个,生姜3片。

做法:各药材洗净,稍浸泡;猪肺从其喉部灌入清水冲洗,并反复挤压干净,再用生粉洗净、冲净。然后将猪肺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000毫升,武火煲沸,改文火煲约两个半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和少许生油便可。

护肾:羊肾羊肉粥

材料:羊肾1个,羊肉、粳米各100克,葱白、姜末、胡椒、精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将羊肾、羊肉洗净,去筋膜,切细;大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羊肾、羊肉及清水适量煮一个小时,待熟时调入葱白、姜末、胡椒、精盐、味精等调味品,再煮5分钟后,即可食用。

身体很虚弱怎么恢复?

中医有很多办法,艾灸,食疗

都可以,个人推荐食疗,

食疗预防对于气虚者的饮食宜忌,应兼顾到五脏之虚的宜忌原则。 凡气虚之人,宜吃具有补气作用的食物,宜吃性平味甘或甘温之物,宜吃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平补食品。忌吃破气耗气之物,忌吃生冷性凉食品,忌吃油腻厚味、辛辣食物。

合理膳食

气虚体质是小儿常见体质之一,常出现于鼻过敏、气喘、消化障碍、身材矮小、尿床、容易感冒、肥胖及心脏病等疾患,当您的宝贝出现气虚质的症状越多,则表示气虚的严重度也越高,父母宜培养正常饮食习惯,如定食定量、避免吃零食,饭前尽量勿吃过甜、高脂肪或高糖之食物、饮料,以免过早产生饱胀感而降低食欲。而正常的作息及适度户外运动,都可避免气虚加重。对气虚患儿,平时应注意饮食如:

1.甘平

为主食,如葡萄、柠檬、木瓜、草莓、李子、苹果、菠菜、红萝卜、茼蒿、花椰菜、包心菜、豌豆、四季豆、花生、黑木耳、白木耳、玉米、栗子、橄榄、豆浆、白米、糙米、黄豆、黑豆、赤小豆、冰糖、鱼肉、猪肉、鸡蛋……等。

2.甘温

油菜、大头芥菜、番瓜、龙眼、荔枝、樱桃、番石榴、金桔、杨梅、桃子、杏子、李子、糯米、红糖、麦芽糖、大蒜、香菜、生姜、葱、茴香、醋、沙茶酱、牛肉、鸡肉、虾、黄鳝、淡菜、羊奶。

3.甘凉

菱角、莲藕、香菇、冬菇、蘑菇、瓢瓜、绿豆、豆腐、茶、麻油、生姜皮、莲雾、西红柿、甘蔗、香瓜、柳丁、无花果、蜂蜜、鸭、蟹、鳖、蛋白、枇杷、菠萝。

以上食物轮流食用。尽量不要常吃冰冷寒凉或未熟食品,如西瓜、香瓜、水梨、柚子、葡萄柚、椰子、橘子、杨桃、柿子、香蕉、芒果、桑椹、奇异果、黄瓜、苦瓜、空心菜、筊白笋、豆芽、紫菜、海带、西洋菜、豆豉、荸荠、白砂糖、蛤蛎、蚌类,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当不可避免时,尽量在白天食用,因当外界阳气旺盛时,身体也较有抵抗寒气入侵的能力。

补气食材

粳米

性平,味甘,能补中益气。早在《别录》中即有主益气的记载,唐代食医孟诜亦云:粳米温中,益气。清·王孟英还把粳米粥誉之为贫人之参汤,他说:贫人患虚症,以浓米汤代参汤。气虚者宜常食之。

牛肉

性平,味甘,有益气血、补脾胃、强筋骨的作用。名医《别录》中说:牛肉安中益气,养脾胃。《韩氏医通》还说:黄牛肉,补气,与绵黄芪同功。足见牛肉补气之力,尤为显著,故气虚者宜常食之。

狗肉

性温,味咸,能补中益气,对气虚兼有脾虚或肾虚或肺虚或阳虚者更宜。《日华子本草》云:狗肉补胃气,壮阳,暖腰膝,补虚劳,益气力。《医林纂要》中还说,狗肉补肺气,固肾气。尤以秋冬季食之为佳。

鸡肉

性温,味甘,有温中、益气、补精、养血的功效。无论气虚、血虚、肾虚,皆宜食之。民间对气虚之人,有用黄芪煨老母鸡的习惯,更能增加补气作用。

鲢鱼

性温,味甘,能入脾肺而补气。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鲢鱼温中益气。清代食医王孟英也认为:鲢鱼暖胃,补气,泽肤。故气虚者宜食。

鳝鱼

性温,味甘,有补虚损、益气力、强筋骨的作用,气虚者宜常食之。《千金·食治》就曾说它主少气吸吸,足不能立地。《本草衍义补遗》亦云:黄鳝善补气。

鳜鱼

俗称桂鱼。可以补气血,益脾胃。《日华子本草》云:鳜鱼益气。《开宝本草》认为益气力,令人肥健。尤以气虚兼脾虚者最宜。

大枣

性温,味甘,为常食之物,它有益气补血的功效,历代医家常用之于气虚病人。《别录》说它补中益气,强力。唐代食医孟诜亦云:大枣补不足气,煮食补肠胃,肥中益气第一。所以,气虚者宜用大枣煨烂服食为佳。

樱桃

性温,味甘,既能补气补血,又能补脾补肾。《滇南本草》中记载:樱桃治一切虚症,能大补元气。

葡萄

性平,味甘酸,是一种补气血果品,除有益气作用外,古代医药文献还认为葡萄有健脾胃、益肝肾、强筋骨的作用。如《本经》说它益气倍力。《滇南本草》认为葡萄大补气血。《随息居饮食谱》亦记载:补气,滋肾液,益肝阴,强筋骨。所以,凡气虚伴有肾虚、肺虚和脾虚者,皆宜食之。

花生

性平,味甘。《滇南本草图说》称花生补中益气,不仅如此,花生还有补脾和补肺的作用,这对气虚而兼有肺虚或脾虚者更宜,且以水煮花生食用为妥。

山药

为补气食品,凡气虚体质或久病气虚者,宜常食之,最为有益。山药可以补肺气,补脾气,补肾气,故凡肺气虚或肾气虚或脾气虚的方药中,都常用到它。

燕窝

性平,味甘,有益气补虚、养阴补肺的作用,对气虚又兼肺虚者尤宜。《本草再新》曾说它大补元气。《食物宜忌》也有燕窝壮阳益气的记载。《饮食辨录》中还指出:燕窝,性能补气,凡脾肺虚弱,及一切虚在气分者宜之,又能固表,表虚漏汗畏风者,服之最佳。

人参

性温,味甘微苦,为中医最常用的有力的补气中药,也是众人皆知的补气食物,它能大补元气。《药性论》中说它补五脏气不足。《医学启源》还认为,人参治脾胃阳气不足及肺气促,短气、少气,补元气。气虚者食用人参,颇有功效,对气虚兼有阳虚或脾虚或肺虚者,食之更宜。同样的道理,党参和太子参也有人参相同的作用,也适宜气虚体质服食。《医学衷中参西录》亦云:能补助气分,并能补益血分。故气虚者宜食。由于西洋参性偏凉,且有养肺阴和降虚火作用,所以,对气虚而兼有肺阴不足者更为适宜。

黄芪

性微温,味甘,也是中医极为常用的补气中药,是民间常用的补气食品。不少医书都称黄芪补一身之气。《本草求真》认为:黄芪为补气诸药之最,是以有耆之称。根据医家习惯,黄芪常与党参或太子参或人参同服,则补气之力愈佳,气虚体质食之更宜

身体虚弱怎么调理?

中医调理身体虚弱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体质情况辨证施治,根据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的不同,分别给予不同的食疗药膳或药物治疗。

身体虚弱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之分,具体调理方法如下。

1.气虚:常见脾胃气虚证,表现为面色萎黄,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方用四君子汤益气健脾。饮食上可以适当食用山药、薏米等健脾之品,或用黄芪、党参、山药、白术、茯苓、肉类等煮粥或做成药膳食疗调理。

2.血虚:血虚证表现为面色淡白无华或萎黄,唇色淡白,头昏眼花,心悸失眠,手足发麻。方用四物汤补血养血。饮食上可选用当归、黄芪、枸杞、母鸡、猪肝、羊肝、阿胶、猪心、枣仁、猪血、鸭血、鸽子肉等做成药膳食疗调理。

3.阴虚:一般是指肾阴虚,表现为头晕目眩,腰酸腿软,遗精滑泄,自汗盗汗等。方用左归丸滋阴补肾。饮食上可选用山萸肉、枸杞、生地、玄参、虫草、黄精、天冬、猪肝、西洋参等做成药膳食疗调理。

4.阳虚:一般是指肾阳虚,表现为腰痛脚软,身半以下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量多,入夜尤甚,阳痿早泄等。方用肾气丸、右归丸等补肾助阳。饮食上可选用羊肾、羊脊骨、巴戟天、肉苁蓉、补骨脂、狗肉、腰花、虫草、胡桃等做成药膳食疗调理。

总之,体质虚弱情况复杂,具体还需就医诊治除外各种器质性疾病后,辨证论治,对症下药。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选用食疗调理或辨证用药。

本内容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脑病科 副主任医师 马大勇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