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有积液吃什么药好

一、小肠有积液吃什么药好

到医院看医生,听医生的建议。

二、在大小肠部位时有发生肠移动硬结痛,是什么病

分析:

1.机械性肠梗阻,一般术后粘连,肠套叠,或者疝气嵌顿引起的,大多数在小肠,,也可以出现在结肠,比如乙状结肠扭转,这包块都会出现在梗阻的肠管上端(也就是近胃端)

2.这个斗慎包块就是扩张的肠管,因为局部梗阻,阻以上的空和敬肠腔因积液积气而膨胀,肠段对梗阻的最先反应是增强蠕动,而强烈的蠕动引起肠绞痛。此时食管上端括约肌发生反射性松弛,患者在吸气时不自觉地将大量空气棚迅吞入胃肠,占70%其中大部分是氮气,不易被胃肠吸收,其余30%的积气是肠内酸碱中和与细菌发酵作用产生的,肠梗阻时大量液体和气体聚积在梗阻近端引起肠膨胀,而膨胀能抑制肠壁粘膜吸收水分,以后又刺激其增加分泌,如此肠腔内液体越积越多,使肠膨胀进行性加重,这时候就出现移动性包块,也就是所谓的胃肠型及蠕动波

3.意义就是:它是诊断肠梗阻的体征

4.因为肠管扩张,大量的气体和液体衬托,在做透视和腹部立位平片的时候,出现气液平面

5.还有不明白的问

三、小肠气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狐疝·小肠气

4.1 小肠气的病因病机 4.2 小肠气的症状 4.3 小肠气的辨证治疗

5 疝之俗称·小肠气 6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小肠气的穴位 2 治疗小肠气的方剂 3 治疗小肠气的中成药 4 小肠气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小肠气

1 拼音 xiǎo cháng qì

2 英文参考 *** all intestineQI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inguinal hernia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indirect hernia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概述 小肠气:1.狐疝;2.疝之俗称。

4 狐疝·小肠气 小肠气为病症名,即狐疝[1]。见明·何瑭《医学管见》。

狐疝(indirect hernia)为病证名[2]。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脏》。又名阴狐疝气,狐疝风[2]。俗称小肠气[2]。是指以昼则肿坠,夜则入腹,按之有声,如狐之昼出夜归为主要表现的疾病[3]。指有物入阴囊,时上时下的病证[2]。

小肠气相当于西医的斜疝[3]。

4.1 小肠气的病因病机 小肠气多因寒气凝结厥阴肝经所致[2]。

4.2 小肠气的症状 《儒门事亲》卷二:“狐疝,其状如瓦,卧则入小腹,行立则出小腹入囊中。狐则昼出穴而溺,夜则入穴而不溺,此疝出入上下往来,正与狐相类也。亦与气疝大同小异。”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四:“寒气下注,入于㿗中,名曰狐疝,亦属㿗病。”

4.3 小肠气的辨证治疗 小肠气治宜疏肝理气、温经散寒为主[2]。可选用蜘蛛散、导磨镇气汤、酒煮当归州游袜丸、济生橘核丸、三层茴香丸[2]。

或二陈汤加香附、厚朴、青皮、青木香、苍术、干姜等[2]。

若有囊热者,去干姜加山栀仁[2]。

若日久气虚,不能提絮,劳累即发,可用升举之法,方如补中益气汤等[2]。

5 疝之俗称·小肠气 小肠气为病名,疝之俗称,出《奇效良方》卷四十七[4]。

疝气(hernia[5])为病名[6]。见《外台秘要》卷二十六。又名疝、横痃、膀胱小肠气、贼风入腹、小肠气、膀胱气、奔豚气、蟠肠气、肾系阴肿等[7]。是指以阴囊、小腹疼痛肿起,涉及腰、胁、背以及心窝部、脐周,伴有四肢厥冷,冷气抢心,止作无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3]。

历代论疝,包括多种病证,范围较广[7]。《诸病源候论》有五疝记载,《黄帝内经素问》、《儒门事亲》、《疡医大全》等均有七疝论述,名目繁杂[7]。

疝气以少腹痛引睾丸,或睾丸、阴囊、少腹肿胀疼痛为主症。体腔内容物向外突出且伴疼痛、腹胀[6]。目前临床多指睾丸、阴囊肿胀疼痛、牵引少腹疼痛之症[6]。也见于现代医学的腹外疝、腹股沟斜疝、急慢性睾丸炎、副睾炎、鞘膜积液、阴囊丝虫病及肠套叠、肠嵌顿、精索扭转等多种病症中。

疝大抵可分为二:一指体腔内容物向外突出,兼有气痛的症状;或腹部剧烈疼痛而兼有二便不通的证候[7]。二指生殖器、睾丸、阴囊部位的病症,如男女外生殖器肿溃流脓,溺窍流出败精浊物,睾丸或阴囊的肿大疼痛等症;或可兼有腹部症状[7]。

根据疝病的临床表现,大致可归纳为:

1.腹股沟疝[7]。如《儒门事亲》:“狐疝……卧则入小腹,行立则出小腹入囊中。”《疡医大全》:“血疝者,状如黄瓜,在于小腹两傍。”

2.男女外生殖器、睾丸、附睾,或精索的疾病[7]。《圣济总录》:“疝者痛也,邪气聚于阴,致阴器肿大而痛者。”《医学入门》:“疝有睾丸痛者,有连小腹痛者。”《疡医大全》:“寒疝者,筋挛卵缩……结硬如石, *** 不举,或控睾丸而痛。”

3.阴囊疾病,包括阴囊象皮症,睾丸鞘膜积液等[7]。《外科正宗》:“又有一种水疝,皮色光亮,无热无红,肿痛,有时内有聚水。”《儒门事亲》:“㿗疝,其状阴囊肿缒,如升如斗,不痒不痛者是也。”

4.泌尿生殖系统的某些疾病,包括膀胱炎、前列腺炎等[7]。《儒门事亲》:“筋疝……或茎中痛,痛极则痒,或挺纵不收,或白物如精,随溲而下。”

5.某些腹内肿瘤、或子宫册激膀胱等疾患[7]。如《诸病源候论》:“腹中脐下有积聚,名曰腑疝。”

6.肠道功能紊乱所致的肠痉挛及某些不全性肠梗阻[7]。如《诸病源候论》:“腹中气乍满,心下尽痛,气积如臂,名曰症疝。”“腹中痛,在脐旁,名曰盘疝。”“小腹与阴,相引而痛,大便难,名曰狼疝。”等[7]。

详见疝气条。

6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