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不随地吐痰,不乱丢果皮纸屑等垃圾;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勤洗澡、勤换衣、勤洗头、勤剪指甲(包含头虱的预防);不共用毛巾和牙刷等洗漱用品(包含沙眼的预防);不随地大小便,饭前便后要洗手;正确的洗手方法;正确的身体坐、立、行姿势,预防脊柱弯曲异常;正确的读写姿势;正确做眼保健操;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正确的刷牙方法以及选择适宜的牙刷和牙膏;预防龋齿(认识龋齿的成因、注意口腔卫生、定期检查);适量饮水有益健康,每日适宜饮水量,提倡喝白开水;吃好早餐,一日三餐有规律;偏食、挑食对健康的影响;经常喝牛奶、食用豆类及豆制品有益生长发育和健康;经常开窗通气有利健康;文明如厕、自觉维护厕所卫生;知道蚊子、苍蝇、老鼠、蟑螂等会传播疾病。(2)疾病预防:接种疫苗可以预防一些传染病。(3)心理健康:日常生活中的礼貌用语,与同学友好相处技能。(4)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生命孕育、成长基本知识,知道“我从哪里来”。
系统可以通过个案发现或人群筛查后自动建立慢病专案,对专案对象进行诊疗、健康教育、追踪管理。该系统体现生物―心理―社会三个层次干预措施数码化和实用化,有利于达到降低病残率、并发症、降低病死率以及提高慢病病人生活质量的慢病管理目标。系统主要适用于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全部或部分业务的地段医院、防保科、门诊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慢病院/站等。
怎样理解健康教育在预防疾病和增进健康中的作用
一、幼儿园保育工作的特点
幼儿阶段是人的一生发展最重要时期,由于其身心发育尚未成熟,科学有效的实施保育工作显得尤为的重要。为幼儿实现由生物人转化为社会人奠定基础,是幼儿园保育工作的任务与目标。这就决定了幼儿园保育必须具备以下特征:
(一)幼儿园保育要有现代的儿童观
研究表明,儿童的生长发育存在着普遍的可以预知的生长和变化顺序,即在生长发育、情感发展、社会性和认知能力方面表现为一定的年龄阶段性。因此保育人员应当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采取不同措施为幼儿提供生活护理和帮助。同时也应当看到每个幼儿在生长和发展速度以及家庭背景存在的差异而导致每个幼儿的需要、兴趣能力具有与他人不同的特性,在实际中要针对不同的儿童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方法,使每个儿童都得到满足,并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与发展。即现代的保育必须是共性与个性相结合,与儿童发展相适应的保育。
(二)幼儿园保育要为儿童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幼儿园环境创设必须为教育服务已成为共识,但是如何在环境创设中体现保育功能则是一个新的话题。环境的整体美观、洁净卫生应成为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先决条件,只有兼顾了疾病预防、卫生消毒、安全防护的基础上提供为开发儿童智能发展所需的房屋设施配备、墙面装饰布置等才能确保幼儿园真正成为儿童乐园。
在保育过程中保教人员与儿童的情感互动也是幼儿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教人员不但要对幼儿进行有效的生活服务,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还必须与他们建立平等、亲密的关系,满足其情感需要,才能够全面实施保育措施。儿童之间的相互促进、同伴互助也十分重要。因此幼儿园的保育工作必须重视抓好物质与精神环境的创设,发挥环境的保育功能。
(三)幼儿园保育工作必须融入一日常规工作中去
幼儿生长发育的特点决定了幼儿园保育工作必须是全面的、多元的,与日常工作相融合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活活动中的保育:即我们常说的生活护理。包括了为幼儿提供科学、平衡的膳食管理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保证幼儿正常的睡眠及对幼儿进行个人清洁卫生的照顾等。
2、学习活动中的保育:即根据儿童生发育特点和规律,制订和安排好儿童的一日作息时间,做到动静交替,增进幼儿健康、保持平衡心态。
(四)幼儿园保育必须与教育相互渗透
幼儿园的保育工作必须是对儿童身心的全面关爱与呵护。不但要对幼儿饮食、睡眠、盥洗等方面进行照顾,还必须注重科学地促进其身心发育、认知发展、个性形成。在这些方面对幼儿产生影响的既有保育的作用又有教育的作用。因此幼儿园的保育必须与教育相互渗透、有机融合。只有做到保中有教、教中有保,才能实现保教合一。
除此之外,形成家园合力、实现社区保健资源共享也是幼儿园保育工作不可忽视的方面。家庭、社会、幼儿园相结合才能高效率、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幼儿的健康进行保护和增进。
二、幼儿园保育工作现状分析及原因探查
在目前的幼儿园工作中“重教轻保”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幼儿园发展的软肋,究其原因主要有:
(一)对“保育”认识不足,概念模糊
扫扫地、擦擦桌、洗洗尿裤刷刷碗仍然是很多人对保育工作的理解,而忽视了蕴涵其中的对幼儿身心健康保护和促进的作用。因此保育老师感觉自己低人一等,教师们也大多不愿参与幼儿保育工作。很多教师们认为:“我们老师的职责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而保育员只要把卫生打扫干净就行了。”甚至不少保育员自己也是这样认为的,这样使得幼儿园的保育工作长期停留在表面层次,不够深入。家长普遍也对此颇有微言。
(二)保育队伍整体素质低、能力水平有限
相对于具有专业知识技能、学历相当、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保育队伍建设严重滞后,表现为学历层次、技术等级偏低,年龄偏大年龄结构不合理。而与之相适应的培训机制管理机构也较为缺乏,导致她们再进修机会少,业务能力、专业水平提高慢。阻碍了幼儿园保育功效的正常发挥、局限了保育工作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三)幼儿园生活环境不尽如人意、制约了保育工作开展
幼儿园的生活环境与教育教学环境相比,建设观念落后,设施老套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幼儿进餐、睡眠、盥洗等方面需要的合理空间、科学配备得不到满足。很多幼儿园为了最大限度的容纳幼儿,往往采取一室多用的方法,造成幼儿无固定的餐室、餐桌面积狭小,用餐环境拥挤。这样的大环境也给保育工作带来了很多不利因素,保育员不能很好的贯彻保育思想,在具体的保育教育中也不便操作。能把幼儿安顿好不出安全事故,保育员就觉得万幸了,至于如何在生活中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就无法顾及了。
(四)保教并重未落到实处
保教并重仍然停留在意识形态上,并未转化为工作行为。在很多幼儿园,保育游离于幼儿园工作中心之外,表现为保育研究工作开展困难、多数教师对保育工作漠不关心,保育人员则对教育工作存在畏惧心理,使保育工作流于形式。尤其是对个性的幼儿照顾不周到,缺乏针对性,对幼儿情绪观察不仔细,对幼儿的心理保育关注不够。
三、保育工作的管理、反思与对策
幼儿园保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着保育工作的发展,对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提高也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对此进行反思,积极探寻有效途径,努力改善保育工作现状,提高保育工作水平。
(一)推行公开招聘制度,择优录用,提高人员素质
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二者相互联系,互相渗透,共同推动幼儿园保教工作的发展。而要提高保教质量,顺应课程改革的新需求,首先必须改善和提高保育员队伍的素质。
目前,幼儿园普遍存在着保育员队伍文化素质不高,年龄偏大的问题。要改变这种现状,仅靠岗位培训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必须把好保育员的“入口关”。因此,在选择保育员时,应严格按照《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坚持公开招聘,择优录用的原则。通过公开招聘,选挑学历、年龄、能力都合适的保育员,最大限度地吸收那些热爱幼儿教育工作的优秀女青年来园担任保育工作,从源头上保证保育员的质量。公开招聘制的推行,充分体现了择优上岗的原则,不断促进保育员队伍素质的优化和提升,更好地适应幼儿园改革和发展的需求。
(二)加强学习,更新观念
1、提升保育员的理论素养
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家长、幼儿园对保育工作的期望越来越高,这就促使我们搞幼儿教育干部、教师,必须更新保育观念,要把保育工作从“传统的保护身体发育”上升到“促进幼儿个性的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要将“保”与“教”真正的结合起来。过去那种光凭经验工作,是不能提高保育质量的。为了全方位的提高本园保育员的保教素质,我们首先抓的就是学习,通过学习来更新干部教师的保育观念,根除偏见,以幼儿健康成长为出发点,来重视保育工作。
2、通过业务培训,提高保育员的专业技能
保育员工作不是勤杂工,是生活指导教师,是教幼儿如何生存、如何做人、如何管理自己日常行为的指导教师。所以是有很强的专业性。对保育员进行提高培训,确保其能胜任保育员工作。根据工作能力分批选送参加保育员进行中级、高级的职称培训,通过这些培训一方面提高他们自身的专业技能,一方面也希望他们能学以致用,能在保育岗位上体现,在保育群体中起模范带头作用。
在保育员你争我赶,积极学习的基础上,以及有计划地分阶段对保育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后,可以从她们的普通话表达能力、讲故事、绘画、涂色、游戏材料的制作和其他的美工技能入手,到如何设计美术活动、游戏活动、组织活动、进行活动交流,慢慢成为既能照顾好幼儿的一日生活,又能独立设计活动、组织活动的保育员。为了更好地配合教师开展教育活动,幼儿园教师的一些大型培训活动,保育员也一起参加。如:蒙氏教育培训、计算机操作技能、电教平台的使用等。以更密切地配合教师步调一致地开展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保育员素质提高了,把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都做好了,幼儿也就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习惯。保育员也慢慢意识到,只要不断学习,保育员的角色在幼儿园工作中也非常重要。
(三)强化管理,绩效挂勾
1、为保育员搭建发展平台
我园根据保育员的年龄特点、文化程度、经验多少、个性特点等情况,从实际出发,采取分步骤递进的方法开展工作,在听取保育员的个人意向的基础上为她们制定个性化的发展目标,构建
“初级--中级--高级”保育员的发展流程。
2、狠抓保育工作的过程管理
由于对“保育”认识不足,概念模糊;保育队伍整体素质低、能力水平有限;保育工作流于形式以及保育员工资待遇等原因,制约了保育工作的开展,所以保育员工作的积极性普遍不高。
为了加强管理,调动保育员的工作热情,应该根据保育员的职称,制定各级保育员考核标准,明确各级保育员应具备的条件和要达到的应知应会目标,确定保育员结构工资细则等的发放办法。此外,合同工保育员的结构工资细则根据国家政策或幼儿园的工作实际,定期组织修订。有效缓解了保育员流动性大等问题,增强了保教队伍的稳定性,极大地调动了她们的工作热情。
(四)保教互动,促进发展
长期以来,幼儿园的工作重心仍以教学为主,很少开展保育研究,“保教并重”的原则未真正落到实处。例如,对于教师的评价主要是通过观摩教育活动,很少涉及其保育能力的,对于幼儿园的评估,其保育权重也偏低,在农村幼儿园这种情况更为突出。于是原本应该特别重视的保育工作当作了附带工作,这也是导致保育员现状的直接原因。有许多幼儿园教师竞聘落岗转岗当保育员,大家误认为保育员比教师低等,没什么技术含量,导致保育员的上岗要求随意性较大,这些都说明对保育的认识不够,观念陈旧,管理不规范,措施不到位。为了帮助保育员提高自身的思考能力,我园为保育员创设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环境,大家经常进行日常的研讨活动。
1、树立典型,对保育员进行针对性指导
幼儿园可以结合日常操作,经常进行示范、观摩、评选活动,保健老师有针对性的检查指导,使保育员的业务水平能明显提高。
2、启发保育员更好的进行保教配合
为了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负责,保育员应该配合好教师,关注班级孩子的日常行为表现,切实地进行保教配合。如:针对新入园哭闹现象,保育员通过家访和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关注幼儿的心理行为现状并进行科学分析;采取不同的措施克服和避免幼儿新入园时家长及幼儿的心理焦虑问题,协助老师更好的完善新入园幼儿的工作。再如:与教师联手成功地纠正了幼儿吮吸手指等情绪障碍、行为障碍,获得了家长的敬佩。通过这些来自生活的研究,保育员与教师的工作有了交点,从而能使保教配合落到实处。
3、带动保育员认真撰写保育案例
保育员要本着探索、实践、研究的原则,坚持写保育笔记③、专题与反思。如“面对用餐慢解决方法的研究”、“面对挑食孩子的研究”、“肥胖儿童个案研究”等。通过观察、了解、分析孩子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再提出三级治理措施,家园配合、保教结合,形成管理合力,真正解决孩子的实际困难,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促进幼儿园保教结合的发展。
只有经过这样的保教互动,保育员的保育笔记才能够理论联系实际,阐述自己的熟悉的观点,真正体现保育员文化、保育素质的提高,保育员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我素质,使社会成员对保育工作加深了理解,真正从过去的只顾孩子吃喝拉撒到关注幼儿发展,真正促进了幼儿园保教一体化的实施。
现代管理的核心是人才管理,只有优质的保育人才才能使保育事业优质发展,建立高素质的保育员队伍,是现代幼儿教育中刻不容缓的责任。实践证明,幼儿的成长离不开保育工作,保育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是幼儿园保教质量的重要标志。
总之,保育在幼儿时期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地位,它的作用也越来越被世人所关注。孩子是国家的希望,幼儿园保教工作是素质教育的启蒙教育,我们必须重视保育管理、积极开展保育工作,鼓励保育员形成各自鲜明的保育特色,在保育领域中充分展示她们的特长。我们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幼儿园的保育工作,共同促进提高保教质量,使一流的保育工作能与一流的教育相匹配,培养出更多的一流的基础人才。
整体护理是近年来我国推行的一种是以病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根据病人身、心、社会、文化需要,提供优质护理的护理工作模式〔1〕。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是增进人类健康的基本方法,是检验整体护理效果,评价整体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整体护理模式病房(指以整体护理观念作指导,通过实践在护理方式及病房管理等方面达到定型),其护士职责要求护士指导病人掌握一定的卫生保健知识,认识如何恢复健康、维持健康和促进健康〔2〕。要做好健康教育,让病人了解、掌握健康教育内容,必须注意培养护士实施健康教育的技巧,使护士在有限的健康教育时间内达到最好的健康教育效果。护士在制定和实施健康教育计划时,遵循以下几条原则,可使健康教育达事半功倍之效〔3〕。
健康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原则
健康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少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从而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目前,倡导的健康教育内容主要有:入院健康教育,疾病有关知识介绍,术前术后护理,各种检查目的、意义介绍,饮食起居指导,情志调护及康复锻炼指导,出院指导等。上述健康教育的实施,直接为病人提供了恢复健康、促进健康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在制定标准健康教育计划时,一定要严格遵循其内容的科学性、准确性。护士必须在掌握科学的健康教育知识后,方可进行健康教育,切忌将似是而非,甚至违背科学的知识传授给病人,以免误导病人。护士只有不断学习,拓宽知识面,通过各种途径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才可能进行科学的、严谨的健康教育。病人只有接受并掌握了具有科学性的健康教育知识,才可对恢复健康、促进健康起积极作用。
健康教育语言的通俗性原则
健康教育的对象是不同职业、不同层次的病人,他们对健康教育内容的理解、掌握会不尽相同。护士在进行健康教育时,一定要使用大众化语言,通俗易懂,简单明了,生动形象。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如果我们不注意语言的通俗性,而生搬硬套医学专业术语,必定会让病人费解,达不到健康教育目的。另外,护士还应注意使用有效的交流沟通技巧,针对不同个体,使用不同的语言技巧与交流方法,让病人自然产生高度的信任,从而愉快地接受健康教育,并按健康教育的要求去做。
健康教育重点的针对性原则
由于健康教育内容多,要让病人掌握全部健康教育内容尚需一定时间,为此,整体护理模式病房护士进行健康教育,应使用护理程序工作方法。首先对病人进行评估,找出病人最需要解决的健康问题,了解病人最迫切想了解和掌握的有关知识,再制定侧重、详略不同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计划,分轻重缓急、长短不一、深浅不同地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要避免为单纯完成健康教育计划而泛泛空谈及短时间内填鸭式地向病人灌输,使病人感到茫然,抓不住重点,这会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从而不利强化病人的遵医行为。通过评估,找出不同个体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可使护士更合理地安排健康教育计划,合理分配健康教育时间,对重点问题重点教育,反复教育,长时间教育。同时,我们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对病人进行一些有中医、中西医结合特色的教育,如辩证下的饮食、药膳调护指导,起居、节气调护指导等,以发挥出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在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方面的独特作用。
健康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原则
在健康教育中,若仅采用单一的健康教育方式,病人将感到单调和枯燥无味,导致其接受健康教育积极性不高。采用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方式,如文字资料、图片资料、专题讲座、挂图、墙报、示范操作、电视录像等,病人接受健康教育的兴趣和实效都将大大提高。除此之外,还可建立同病种病人互助小组,让病人能相聚而相互交流预防疾病、战胜疾病的经验。通过这些多渠道、多形式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学到更多的自护知识,加强护患配合,促进早日康复。
健康教育目标的合理性原则
确定健康教育目标,是健康教育活动程序之一,它是病人通过健康教育后思想、感情和行为改变的表现。护士在确定健康教育目标时,一定要综合病人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多方面因素,制定出符合病人实际情况并合理和可行的健康教育目标。切忌制定出过高、过难、合理性差,且不易衡量与评价的教育目标。护士在进行健康教育后,应适时采用询问、观察操作、小测验、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信息进行分析评价,了解病人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目标实现的程度,从而判断确定的目标之合理性,为护士进一步修订健康教育目标,重审教育计划,改进教育方式提供依据。
总之,模式病房护士要把健康教育做到实处,使之收到实效,并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遵循以上健康教育原则,对提高护士的健康教育水平、技能是有益处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