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以鼓膜为界,鼓膜内侧为中耳。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可分为急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是临床上是最常见的儿童疾病之一。
依据中耳炎病情及病情程度,该病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1.急性中耳炎:是指发生在中耳黏膜的一种急性炎症性反应,可分为急性非化脓性和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2.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较为常见,以内耳长期间歇或持续流脓、鼓膜穿孔及听力下降为特点,是中耳黏膜、鼓膜或深达骨质的化脓性炎症,重者炎症深达乳突骨质。分为单纯性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和中耳胆脂瘤型中耳炎。
3.分泌性中耳炎:小儿发病率较高,是引起小儿听力下降的常见原因之一。以中耳积液(包括浆液、黏液、浆-黏液,而非血液或脑脊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症性疾病。
中耳炎病因有很多种,可由细菌、病毒感染引起,多数是由于感冒、流感、鼻窦炎等疾病引起,也可由其他疾病发展而来,例如耳道内异物、耳道肿瘤等,可以发展为中耳炎。
不同类型的中耳炎,症状会略有差异。化脓性中耳炎的典型症状包括耳痛、听力下降、耳道内流水、流脓甚至流血等。而分泌性中耳炎多表现为耳痛、耳闷、耳堵、听力下降或耳鸣等。除了以上典型症状还可伴随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对低龄儿童而言,由于不能准确表达耳痛,通常哭闹剧烈、发烧不退,需注意观察是否有揉耳动作,尤其是2岁以下婴幼儿。
当出现耳痛、耳鸣、耳闷、听力下降或者耳道流脓等症状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诊。通过查体并结合听力学检查以及颞骨CT等检查明确病情,以便及时治疗。
中耳炎一般采用局部、全身药物或手术治疗,治疗效果佳。如未经合理的治疗,可能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治疗周期:急性中耳炎一般需治疗1~2周,慢性中耳炎需要1个月到几个月不等。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预后一般良好。部分分泌性中耳炎有自限性,积液可经咽鼓管排出或自行吸收。少数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会遗留粘连性中耳炎、胆固醇肉芽肿等问题。病程较长而未进行治疗的患儿,可能导致永久性听力下降, 甚至引起头颅邻近部位的感染,出现严重的颅内及颅外并发症。
中耳炎积极治疗能够治愈。
平时要注意饮食调理
1.忌腥荤发物:中耳炎患者日常饮食应忌吃蟹、母猪肉、驴肉、鹅、虾、马肉、羊肉、韭菜等食物,因为这些食物容易生热化火,使炎症扩展。
2.忌辛辣刺激性食物:中耳炎患者要禁忌辣椒、胡椒、桂皮、生姜、花椒、芥末、葱、蒜等食物,因为这类食物温热辛燥,可加重中耳炎患者的症状。
3.忌过咸或腌制的食物:常见的腌制食物如咸菜、咸鸭蛋、酸菜、咸肉等。这些食物也容易化火生热,引起口渴,使中耳炎加重。
4.忌坚硬难咬的食物:坚硬难咬的食物主要是各种坚果类,如花生、西瓜子、开心果等,这些食物难以咀嚼,会加重中耳炎疼痛。
日常护理要注意:
注意用耳卫生的方法,拭干外耳道,保持清洁。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
行鼓膜修补术者半年内避免乘坐飞机,术后术耳禁用过氧化氢溶液滴耳,以免影响鼓膜正常愈合。
掌握正确擤鼻涕的方法,按住单侧鼻孔轻轻擤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