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的中药方及典型病例有哪些?

1.脾肾气虚型。
主证:月经周期紊乱,或先期而至,或后期未来,或先后无定,经期延长,经量多,经色淡,质稀薄,面色白,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小腹冷坠,纳呆便溏,夜尿多。舌质淡胖有齿印,苔白,脉细无力,尺脉弱。
治法:健脾补肾,益气调经。
方药:举元煎合归肾丸加减。
党参20 克,黄芪20 克,白术15 克,炙甘草6 克,熟地20 克,川续断15 克,补骨脂15 克,菟丝子20 克,艾叶10 克,首乌30 克,当归12 克。
方解:本方用党参、黄芪、白术健脾益气,熟地、补骨脂、菟丝子、川续断补肾,艾叶温经止血调经,首乌、当归养血调经,炙甘草调和诸药。
加减法:正值经期量多,去当归,加阿胶12 克(另溶)、乌贼骨12 克、金樱子30 克、艾叶用炭以止血。经期延长,日久不断,加炒蒲黄10 克、益母草30 克以祛瘀止血。纳呆食少,加淮山药20 克、砂仁9 克(后下)、陈皮6 克以行气健脾胃。若月经后期未至加巴戟9 克、牛膝12 克、鸡血藤30克、川芎10 克以通经。
典型病例
陈XX,女,46 岁,干部,门诊号095175。患者近一年月经紊乱,18~20 天一潮,历8~10 天干净,用卫生巾5~6 包,今正值经期第2天,经量多,色淡红,时挟血块,面色白,神疲乏力,头晕,腰酸痛,无腹痛,口淡,纳呆,夜尿多,大便烂,舌质淡胖有齿印,苔薄白,脉沉细,诊为月经失调,中医证属脾肾气虚型,拟方:党参30 克,黄芪30 克,白术15 克,炙甘草6 克,首乌30 克,阿胶15 克(另溶),补骨脂15 克,川续断15 克,金樱子30 克,艾叶10 克。每日1 剂,复煎再服。用药两天,阴道流血减少,上方加乌贼骨15 克,用药7 天月经干净,经净后上方去阿胶、艾叶、乌贼骨、金樱子,加菟丝子15 克,茯苓15 克,当归9 克,经潮时守原方,共治疗3 个月,月经基本恢复正常。

治疗月经不调的中药材有哪些

黑木耳红枣茶 黑木耳30克,红枣20枚,黑木耳红枣共煮汤服之。每日1次,连服。主治气虚型月经出血过多。 山楂红糖饮 生山楂肉50克,红糖40克。山楂水煎去渣,冲入红糖,热饮。非妊娠者多服几次,经血亦可自下。主治妇女有经期错乱。

请问一下,中药调理月经不调效果好不好啊?

无论采取何种方法,关键在于找准病因,才能对症治疗。用中医的理论,月经不调主要是酵素(酶)分泌不足所致气血减少。引起精量过多或过少,周期过短或过长。青竹缘长生酵素,通过增加吸收,增加气血,并消除自由基,而对各种表现的月经不调,具优异的改善效果。

月经不调的话吃中药可以吗?

月经不调类型不同,所选择的药方也是不一样的,以下五款中药如能辩证使用,调经效果不错:
一、脾肾气虚型月经不调,中药调理要以健脾补肾,益气调经为主,可以选择举元煎合归肾丸加减,药方组成为:党参、黄芪、白术、炙甘草、熟地、川续断、补骨脂、菟丝子、艾叶、首乌、当归,各适量,水煎服,可随症加减药物,如经量多的,可去当归,加阿胶(另溶)、乌贼骨、金樱子、艾叶用炭以止血。经期延长不净的,可加炒蒲黄、益母草,纳呆食少的可加淮山药、砂仁(后下)、陈皮,如月经后期不来的,可加巴戟、牛膝、鸡血藤、川芎,有通经作用。
二、肝肾阴虚型月经不调,中医调理应以滋养肝肾,清热调经为主,可选择二至丸合两地汤加减,药方组成为:女贞子、旱莲草、干地、白芍、玄参、麦冬、山茱萸、菟丝子、五味子,各适量,水煎服,可随症加减药物,如经期延长,淋漓不断的,可加益母草、茜草根、地榆、荆芥炭、煅牡蛎,月经先后无定的,可加桑椹子、金樱子、珍珠壳、淮山药、当归。
三、气血虚弱型月经不调,治疗宜以益气养血调经为主,可用滋血汤加减,药方组成为:当归、熟地、白芍、川芎、党参、黄芪、白术、茯苓、鸡血藤、黄精、首乌,各适量,水煎服,如月经后期未至的,可加丹参、牛膝。心悸怔忡的,可加酸枣仁、夜交藤、大枣、五味子。
四、肝郁气滞型月经不调,中药治疗宜以疏肝理气调经为主,可选择逍遥散加减,药方组成为:柴胡、白芍、当归、茯苓、白术、香附、郁金、木香(后下),炙甘草,各适量,每日1 剂,水煎服。
五、血寒型月经不调,中药治疗应以温经散寒调经为主,可以选择温经汤加减。药方组成为: 桂枝、艾叶、熟附子、当归、川芎、炙甘草、党参、白术、牛膝,各适量,水煎服,可随着加减药物,如腹痛拒按,时下血块的,可加吴茱萸、乌药、香附、炒蒲黄,如月经量多,去牛膝,加炮姜、艾叶。
上面就是五款调理月经不调的中药方,对于有月经不调现象的女性,不妨可以根据自己的证候来合理选择,以更好的改善月经不调现象,而月经不调吃中药调理要吃多久,要看各人情况的,建议一定要注意听从医嘱来服药,以取得更好的调经效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