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学好太极拳?怎么训练才能学好?

学习太极拳的四个过程或是境界,形,劲,意,气。

太极拳更多是套路的演练,是属于个人感悟的形式,因此不会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更多是个人的知识,练习的年限,喜欢所决定。它和搏击项目不同,搏击是最终以竞技擂台的胜负,一方倒下,一方认输为最终目的,但是太极拳不是这样,它是以个人的演练审美判断拳术的好坏,就不存在统一的标准。

如果是竞技太极拳,是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规则《武术套路竞赛规则》这里面有具体规定了手法,手型,步法,步型 ,身法,劲力,节奏,等等内容。如果是传统太极拳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好与不好是由各门派自主说了算。

就竞技太极拳的要求而言,分为形,劲,意,气四个过程或是境界。

形,是外在的肢体动作,一般而言,攻防的意图要明显,

劲,是武术的专用术语,就是如何把太极的缠丝劲,螺旋劲,全身的力量凝聚在攻击的点,从而形成最大的破坏力。如果没有这个也就不被称为武术,只是称为体操。

意,是意识,气韵,太极拳独有气质,阴阳,五行等哲学的特征。

气,可以理解为内在的内力,或是中医学的经络学,哲学的气一元论。

要想学好太极拳首先要对太极拳有所了解,可以通过影像、书籍做一个大概了解。通过了解给自己练太极拳的目的进行一些规划。第一只是学习健身养生、第二是学习技击为主、第三是养生技击并存。第一种可以练一练国家套路即可。后两种需要明白的老师去手把手教学不然学不到传统太极拳的精髓。要想学好传统太极拳就要练习站桩、打坐在内的静功,动功是太极拳套路、推手、散手、器械等一招一式的去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逐渐的还要懂得一些中医和传统文化才行,这样对你能正确理解拳论大有帮助。练拳不是去傻练还要有一定的悟性才好。现在能碰见懂传统太极拳的明白老师很少,要看缘分的,即使你碰见了也要贵在坚持地去练习才行。

传统武术的套路训练有什么意义?

第一、弘扬武德。通过习练武艺,可以张扬正义,解危济困。

第二、强身健体。传武讲究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尤其是太极、八卦等内家拳,具有很好的养生健身效果。

第三、磨炼意志。练习传武要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持之以恒,方能有所成就,可以锻炼人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顽强心力。

第四、传播武术文化。传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练好武术,必须体悟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等哲理,才能达到高境界。因此,习练传武也是学习和传播传统文化的过程。

一个成功的拳种套路,对人体的韧性和反应能力都能起到很好的锻炼,每一个动作在实战中都是有用的,只是看你个人的悟性如何,再就是熟能生巧,大成之后会形成肌肉记忆,你随便来都能应付,这就叫无招胜有招,看似都在练拳,有人练一辈子也领会不了几招,有人练了几年就所向披靡,有人练精了几招就纵横拳坛。

上午八段锦、下午五禽戏如何?对身体好吗?

八段锦和五禽戏都是我们国家优秀的传统导引养生功法,属于气功的范畴。能流传千年足以见其养生价值之高,在民间广为流传和习练。

五禽戏相传为东汉华佗所创,依据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姿势特点所创,类似于今天的象形拳,如猴拳,蛇拳,螳螂拳等。当然,华佗为何选取这五种动物而不选其他动物这里面都是有门道的,不是空穴来风随机选取。众所周知华佗的职业是医生,所以对人体的经络血脉都有着深入的研究,而每种动物它代表着特有的属性在里面。中医习惯用五行来划分人的五脏,如心属火,肝属木,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而五种动物对应着虎主肾,鹿主肝,猿主心,熊主脾,鸟主肺,这就是五禽戏的健身原理所在。

八段锦,起源于北宋,一般有八段功法组成(也有十六式的),锦有两种说法:一是形容其华贵,如锦衣玉食;二是如丝一般,连绵不断,这就是八段锦名字的由来。每一式对应人体不同的脏腑,如双手托天理三焦中的“三焦”,两手攀足固肾腰里的“肾”等等。

五禽戏和八段锦的异同点:

不同点是两者功法的招式及来源不同,其次是八段锦相比于五禽戏,除了人体五脏外多了其他部位的练习(每一式的侧重点),如八段锦里的“三焦”,“五劳七伤”等等。需要指出的是,每一式的锻炼是整个机体协调运作的结果,这里只是说两功法在内容上的差异。

相同点显而易见,如五禽戏里面的虎主肾,虎式主要是加强的肾脏部位锻炼,而八段锦里面的两手攀足固肾腰也主要是针对肾脏部位的练习,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其次在呼吸方法上两者是相同的,都是逆腹式呼吸法,能加大肺活量和脏器功能的锻炼。

对于练习时间:中医养生讲究依四时而动,但是目前人们的生活节奏比较快,还是按自己的空闲时间来安排。个人建议早上八点到十点,下午四点到六点。如于右任先生就喜欢每天下午四点练习八段锦。当然晚上睡前也可以练习,运动量适中身体放松有利于睡眠。

最后对于初学者的建议:先功法正,其次功法熟,再者配合呼吸,最后追求精!当需循序渐进,切忌急功近利,心浮气躁!

应该科学炼体,凡事有个度,如果偏执了,对身体就没有好处了。养生专家们都有不同的论断,但笔者认为,每个人在实际的锻炼中,要密切结合自己的实际状况而定,长期摸索,再去践行,会有一个满意的答案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