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全面了解中医的脾的内涵,需要从中医的脾功能来入手:
脾的生理功能:
(1)主运化: 运,即转运、输送;化;即消化吸收。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水谷化为精微,并进一步转输至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的作用。
具体体现在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①主运化水谷:是指脾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的作用,及输布水谷精微以营养全身的功能。因此,有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之称。
②运化水液:是指脾对水液具有吸收、转输和布散的作用,是人体水液代谢的一个重要环节。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2)主升清: 是指脾的生理特点而言。升,上升、输布和升举;清,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脾主升清,指脾具有将水谷精微上输心、肺以及头目,并通过心肺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其运化的特点以上升为主,故说“脾气主升”。脾主升清,是和胃的降浊相对而言。另一方面,脾气的升举作用,可以维持内脏的相对恒定。脾能升清,则水谷精微能够正常吸收和输布,且内脏不致下垂。
(3)主统血:统,即统摄、控制、约束之意。脾主统血,是指脾能够统摄、控制血液在脉管内运行,而不致溢出脉外的作用。
从以上可以看出来,①脾参与了食物,水液的消化吸收,形成水谷精微。②将水谷精微运行输送到全身,并维持全身脏器(体力)应有的状态。③统血实质也是维持状态。
简化表达,个人认为,脾的实质是全消化系统及其功能的高度概括。
①脾的对食物(包括水)消化吸收(胃,胆,胰腺,肠等全消化道)。②并且包括这些营养物质的输送,③同时还表达了这些营养物质获得后的应有状态。
此外,也包括相应情志方面的调节(脾在体合肉,在液为涎,在志为思,在窍为口)。对其他五脏的影响(脾属土,为肺之母,为心之子。强弱都对子母有影响)。
讲的不完整,如有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我是中医随感,如果您喜欢,请加关注!谢谢!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医讲的脾是一个大系统,这个系统不仅仅包含人的系统,更是大自然与人体联系的通道。这就是中医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
大地的中央生湿气,湿气化生成脾,脾生肉,肉所致的是人体的肌肉等组织。肉生肺,肺主皮毛。湿气是在天无形,在地之有形谓之土。于是大自然和人体巧妙的结合在了一起。
那么脾是什么?脾主湿,脾为土。这是大自然的功效,自然也是人体脾脏的功用。脾可以运化水湿。进入人体的水和食物一定要在脾的推动作用下,才能被消化吸收。因此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形象的描述了脾的作用“脾伤则不磨”,讲脾的作用比作是磨,研磨食物。水液代谢的中间环节是脾,没有脾的推动作用水湿就会积累在中间,可以导致腹水。
脾为土脏,形似大地。大地的作用是生长万物,滋养万物。脾的作用亦如是。脾将消化的精微物质,向上输送,合心脏的阳气,将精微化赤,进入肺脉而成为营气。《黄帝内经》谓营气“以养身生,莫贵于此”,可见营气重要的滋养作用。
同时脾脏和人体外部也有联系,人体的嘴唇是脾脏在外的表现,嘴唇的形态、颜色异常也可以反应脾脏功能的异常。同时肌肉、口水、思虑等都是脾脏的表现形式。《黄帝内经》记载脾脏“在声为歌”,因此适当的唱歌可以松解土壤,使脾脏开,饮食转佳。
因此脾脏不单单是西医解剖中的一个马蹄状脏器,在中医中包含了更多更丰富的内涵。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