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太极养生功法?
太极养生的八法如下
4、按在手上,击敌胸;劲含丹田利于攻。
5、采在十指,劲达稍;阴阳旋转真奥妙。
6、挒在肘腕,要轻灵;折叠之法劲须整。
7、肘在屈使,身须正;运用肘法劲要整。
8、靠在贴身,用寸劲;贴身寸崩敌大惊。
二、道家养生功法有哪些?
道教养生功法,可谓千有万条,如行之得法,即能祛病强身,延年益寿。道教养生功法主要有胎息行气、守一存神、导引按摩、动功静功,以及日常起居宜忌等。
常有人问,如何选择养生功法?至于练哪一种养生功法,关键看个人喜好以及各自的身体状况来决定。如喜动者可以选择诸如太极、五禽戏、八段锦等功法;好静者可以练诸如打坐、站桩、气功等功法;而体虚气弱者可选择一些诸如行气、吐纳、导引并结合饮食调理等。
道教养生,随着历史的发展,高道们不断将各种功法加以系统化、理论化。同时又将各种功法根据不同体质、不同病症以及四季气候的变化而演变成多样性的强身固本之术。如一年不同节气练习的二十四节气导引功、四季导引功、脏腑导引功、易筋功、按摩术、气功以及各种行气吐纳之术等。这些都很方便,简单易行,适合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病症的人士练习。每一种功法,均和生理结构、病症变化及四季气候的反差和医学医理紧密结合,可谓通俗易懂、宜学宜练,只要习之得法,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够外强形体,内壮脏腑而益寿延年的。
在众多的养生法门中,如果要把它们归纳为两个方面的话,那么就是修炼精神层面的诸如:内视、坐忘、存思、守一之法;由锻炼形体层面的诸如:导引、太极、行气、服食之术。综合的来看,养生功法中有动功,有静功,有动静相宜之法,也有坐卧屈伸之道。
那么如何才能“导引得理,以尽性命”,毕享天年呢?葛洪在《养生论》中说:“修性以保神,安心以全身,爱憎不栖于情,忧喜不留于意,泊然无感,而体气平和;又呼吸吐纳,服食养身,使形神相柔,表里俱济”。按照葛洪祖师的提法,修炼这两者的最终目标,是要达到形神结合,表里贯通,虚实相济,功成而道备。
总之,养生除在精神和形体的炼养外,还应根据四季气候的变化,个人饮食习惯以及日常起居宜忌等方面加以注意和调整。练习道教养生功法,贵在于精,不在于多(指方法和理论)。求的是长期性、实用性,所忌的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终期望,要像道经所说的,通过炼养能够“发白更(变)黑,齿落更生;返老还童,长生久视”。
三、内家拳入门功法?
练法:
一、两脚平行分开,与肩同宽。两手五指自然分开,垂于体侧。两膝微曲,涌泉涵空,十趾微抓地面。尾闾中正,谷道上提。头正劲直,两眼平视前方。全身放松, 排除杂念,静立片刻。
二、两臂由 体前如太极起势那样缓缓直臂举起,与肩同高。两手之间约与肩同宽手心朝下,十指向前。两肘微曲,沉肩附肘。
三、两臂不动,腰向右旋,以腰催左臂向前水平伸出,此时,右臂恰好随腰右旋被拉回略向后,形成左臂间伸,右臂微后撤(注意:右臂的后撤是由腰的右旋催送左 手而自然形成的,决不是右臂的单纯后收)的姿势。此时,再将腰左旋,以腰将右臂催送前伸。如此不停地用腰的左右拧旋来催送两手向前来回伸探,十指微曲,意 在指端。初练时可缓慢运行,主要体会腰催肩、肩催肘、肘催手的三催劲。熟练后可逐渐加快速度,体会浑身整体抖弹的感觉。当然,练习过程中两脚的微微蹬地传 力也是必不可少的,舍此则为无源之劲。但这只能靠习练者从中认真体悟,非纸上所能说清的。
练习此功,可以将人的腰比做横木时,两木杠则随横木之动而动。
有内家拳或内功基础者,坚持习练此功十日左右,便觉得两手指端热、胀、麻感甚烈,甚至十指端似有水银流动般之热流感。此时,内气已直贯指端矣!坚持习练, 其妙无穷。
此功看似简单,实则奥妙异常,法简效宏,诚为难得的内家秘技。所谓大道到简至易,诚非虚言也!
但要说明的是,此功虽佳,亦只是求取整劲内功劲力的一条简便途径而已,它不可能饮食更多的劲道。不过,有此功做基础,练习其它劲道则是半功倍之效。
四、内壮什么意思?
“内壮”和“神勇”是武术练习和佛道修行中的术语,有其特定的含义。先说说内壮。任何事物都有内外之分,可分为外在的、内在的,或现象的和本质的。内壮,顾名思义就是内里面强壮,与之相对的称为“外壮”。具体而言,内是指人的骨、髓、精、气、和血;外是指人的肌肉和外形。
内壮者骨坚髓满,血气充盈,由骨中生出神力,极坚极重,身体为金刚不坏之体;而外壮者,虽然力量也大,但终因缺乏根本,不能持久。区分内壮和外壮需要慧眼识真。
五、内家功法哪个门派好?
少林,少林武功博大精神,罗汉拳,易精斤,少林七十二门功法,大力金刚指,少林十三棍僧救唐王,还有很多有名字故事,如少林僧兵帮助明将打仗,保卫国土,牺牲很名少林弟子,他们为保卫国土流血舍命,才换得大明这一方胜利,真为他们高兴,谢谢他们了。
六、松溪内家拳全部功法?
武当太乙五行拳、松溪内功、五雷朱砂掌等。
七、经络导引养生功法共分为几个步骤?
本功主要是通过主动的肢体运动,达到疏通气血、强筋健骨、除劳去烦、祛病延年的目的。其功法步骤为:平衡气血。两脚分开直立,两臂左右平伸,肘部自然弯曲,掌心向上,身体保持平直,腰向左弯,左臂下降,右臂上伸,到适当程度后复原,再向右弯,动作同前,反复数次。
八、傅传太极养生十三功法带口令?
1.寿星松肩 以肩关节为轴做顺、逆时针 转
2.灵龟望月 握拳耸肩缩颈抬脚跟吸气、 呼气 放松
3.翻云覆雨 以腕为轴, 两掌心向内、向 外 旋转
4.顶天立地 两臂反手上移翻掌吸气、压 掌 呼气
5.鸳鸯戏水 两臂蛙泳状向前、向后运 动,两腿步开胯
6.天女散花 两掌交叉拔腰提气抬脚跟、 呼 气向下甩手
7.左右车轮 弓步、手臂由前向后划圆
8.倒拉神功 并步下蹲倒拉腿部韧带
9.风卷扬柳 马步锁胯左右转腰
10.大鹏展翅 两臂随身体下蹲上下交叉
11.凤凰左右展翅 下蹲转腰两臂向左右展 开
12.仙鹤起舞 独立提膝开胯向外、向内摆 腿
13.乌龙盘尾 两手托腰向前后左右顺、逆 向顶 腰
九、怎么内视连功法也需要内视?
所谓内视,亦称“内观”,说简单点就是往里面看,而不是像平常那样往外看。也就是说,内视是看体内之景色,而非看体外之风光。而内观一词,最早出现于《列子·仲尼》。原文是:“务外游者不知务内观,外游者求备于物,内观者取足于身。”
很多人以为内视就是用眼睛去看,在修炼的时候闭目,两只眼珠子乱瞧。殊不知,像这种只能看到幻象。所谓内视,也就是内观,非真以目视。而是以意观,以心观,以神观。
一些功法虽起两目之名,实则借此凝神,并非真的要求你去用眼睛看。
《洞玄灵宝定观经》云:内观心起,若觉一念起,须除灭,务令安静。并且注云:慧心内照,名曰内观。《坐忘论》云:虚静至极则道居而慧生,慧出本性,非适今有。
所谓慧心内照,当于虚静中做去,而非妄心不止时求。上面我讲内视,当“以意观,以心观,以神观”。
实则此说,表内视三个步骤。
最初以意内观,借此凝神定气。达到以心观之,神凝气定,从而进入“清静”。但是此时,以心观之并非真的就结束了,还需要变成“以神内观”。
这其实就是从用意去观照,到以心内视,再到以神内观的三个步骤,或者说内视的三个过程。
故而《青华秘文》讲:“心求静必先制眼,眼者神游之宅者,神游于眼而役于心,故抑之眼而使之归于心。”
这就是我所说的以意观,以心观,最终达到以神观的意思。
《太上老君内观经》云:内观之道,静神定心,乱想不起,邪妄不侵。需要行清静功夫,于定中生慧,以慧心内照。
你若杂念不止,妄想不断,眼珠子乱瞧,所见皆不过幻象。那么如何内视呢?
就我所知,主要分两种。
一者习内观之术,或借两目凝神,或借存想脏腑,久九习之,于静中逐渐看见内景。
此道之术,道书多有记载,我就不提了。不过还是要提醒一下,内视以静为主,你若不能入静,再习内观之术,就是看见了什么也是幻象。
另一种则是不求内观,而是常静常清,久习静功,最终于静定中突然看见内景。
(当初我就是这种)最初于静中看见内气运行,然后慢慢看见脏腑骨架轮廓,最终体内分分明明,朗朗彻彻。
常人闭目,所见不过黑暗。但常习静功者,闭目凝神,体内有光,先是朦胧模糊,最终彻彻底底,清清楚楚。在看见内光的时候,切莫心生动念,觉得惊奇,想要去看看。
那样你就动了念头,无法保持“静定”的状态,这个时候看见的光便转为幻光。
一部人执着于静中见“光”,最终看见丹田有一光球,便道自己结丹。
殊不知,此为幻丹,见幻象而不自知。所以,修炼的时候,不要追求看见什么,就是真看见了,也不要觉得惊奇,想再看看。一但你在意了,总是去注意,这样就走偏,心念动了,最终变成“陷入于幻象中”。所以有人便讲:“有意练功,无意成功。
十、内劲一阳指全套功法?
空手进招,暗点三十六处大穴,搂、打、腾、踢、弹、扫,变化无穷,虚实莫测,擒、拿、封、闭、拗、沉、吞、吐,声东击西、欲虚反实;手、眼、身、法、步、腕、肘、膝、肩,疾徐进退,刁拿锁扣,倏前倏后,忽进忽退,身形施展开后穿行如飞。
动若江河,静如山岳。对敌时,陷巧之处竟是一羽不能加,虫蝇不能落,起如鹰隼凌霄,落如沉雷击地。
发表评论
这篇文章充满了正能量,激励我勇往直前。http://www.ghzszy.com/down_40_wor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