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真的没用吗?你怎么看?

从2007年进入保健品行业,经过十年,又选择离开,要问保健品保底有没有用,我只能说:有用。

首先,正规保健品的保健功效有十几类(批准的十几大类),这并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说他的保健功效是用钱买来的,而是经过成分测试得出的结论与判断,带蓝帽的必须经过这一关,这方面的审核也是比较严格点的;

其次,保健品原来大多为药食两用成分制成的,后来国家又出台新资源食品目录,好多新资源食品材料也被用作加工保健品,而且最为显著的一点就是最早的含中药活要食两用成分的保健品已经跻身“国药队伍”(国药准字B大部分都是)也算是保健品队伍中因政策或成分好的幸运者;

最后,说到保健品不得不提中国保健品的开山鼻祖XX元气袋,在医疗体制外,唤起了国人保健的概念,特别是那一句:有病治病XXX,无病强身元气袋,(当然那个年代如此宣传尚无法可依),然而,就是小小的元气袋,让好多百姓身体得到了日常调理,有用,那是不用怀疑的(带个肚兜都能有作用,更别说这其中还加了些草药)。

那么,为什么人们觉得保健品没用呢?其实是可以理解的,主要可能有以下原因:

首先,保健品市场被经营者做烂了。

1.价格虚高,出厂价与零售价达不到1:4以上,招商都是个问题?,营销、广告推广等等,都是钱,前些年基本上广告营销30%成本,人员30%成本,老板拿走20%毛利,公关、开店等5-10%.能留给产品成本也就10-20%。

2.假冒伪劣,保健品高毛利,引发不少人违法违规,生产不合格产品,假冒产品,甚至无中生有弄点吃不死人的东西或者加点违禁成分,设计包装、策划概念,随随便便就弄出个产品,有的为了增强效果非法添加,总之一句话:假冒伪劣产品盛行。

3.营销方式极端。前期主要利用媒体、专家大肆鼓吹疗效,行内有个名词叫大保健产品,就是包治百病,利用概念、专家讲座、义诊等方式夸大宣传,不进防病还能治病,这就不对了,,,后来媒体管制了,就改为电话营销,会议营销玩,体验营销、旅游营销,打人头直销等方式,最是臭名昭著的就是311、411,大棚会,养生基地游,等等,问题就来了:消费这单人消费动辄成千上万,甚至十几万,确实影响不少家庭的关系与正常生活,好多老人舍不得吃饭,保健品摆一屋子,和子女关心也不行了。

4.慢慢的名声就坏啦!

保健品是骗人的,做保健品的出门度不敢说自己是干哪行的,其实随着监管的越来越严格和人门对保健品的认识组逐渐清晰,保健品行业应该回归其应有的本身定位,因为正规的保健品的确有用。

不过话又说回来,随着食疗养生和中医治未病的平全民化,保健品应该一方面在产品质量上下功夫,另一方面准确把握行业和产品的定位,不然很可能被功能性食品、特医产品等取代,越来越没有市场。

曾经,我以为没用。

我高度近视上千度,又要整天对着电脑工作将近十个小时,间隙还要玩会消消乐跟王者。

突然有一天,眼睛就不行了,见风流泪,针刺感,还红彤彤,每天眼珠子疼得想要抠下来。

三甲医院眼科,几乎每个医生我都认识了,眼压不高,也没有炎症,可就是疼,诊断是用眼过度。眼药水医生都不让用了,说用得太多了,可眼睛还是没好,天天闹心。

转折来了,绝对不是广告,不是不是不是。

去药店买眼药水,导购推荐吃健视佳,我根本也不信啊,一个保健品。可当时那眼睛,天天跟兔子一样红,还疼,就买了吃了。

吃了应该是三瓶左右吧,突然就发现,眼睛不知道从哪天开始好了,也不疼了。

现在已经吃了能有六年了吧,再也没犯过,我觉得,它挺管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