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的体质进行调理,抑郁症在中医里叫情志不舒,属于肝气郁结的一种表现,有很多适合的方剂。具体应用应该因人而异。不是千人一方,也不是服用某一种中药就可以调理完善的。如果随便指导,无法体现中医的辨证论治的思想。希望您可以面对面的跟中医大夫进行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咨询,从而来调整您的症状。这是对您自己的身体负责。希望您能采纳。
中医如何治疗抑郁症
你好。1、肝气郁结者,证见精神抑郁,胸闷胁痛,腹胀嗳气,不思饮食,脉多弦细。其治宜以疏肝理气为主,可选用四逆散治之。2、气郁化火上逆者,证见头痛头晕,胸闷胁胀,口苦咽干,苔黄舌红,脉多弦数,治宜清肝泻火,可选用加味逍遥散。3、痰气郁结者,证见咽中似有物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治宜利气化痰,可选用半夏厚朴汤等方。
抑郁的中医疗法是什么?
中医通常将抑郁症和躁狂症两者归结为抑郁症,中医讲:“郁者,滞而不通也。”现代人由于生活快节奏或精神生活压力过大,郁证患者增多,临症常可见到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胁肋胀痛、失眠或情志改变或咽中异物梗阻等症,常以疏肝理气而获显效。
肝主疏泄,畅达人体一身之气机,以推动血液、津液和各种物质的流通,若肝气失于疏泄则郁而不通,称之为“郁”。郁证很多,朱丹溪有气、血、痰、火、湿、食六郁之说。六郁相因,气郁为主,由于肝失条达,气机郁滞而成气郁,气郁则血瘀乃成血郁,气郁化火乃成火郁,火性炎上灼液为痰形成痰郁,木不疏土,脾土失运,湿郁、食郁从此而生。赵献可在《医贯·郁论》中指出:“东方先生木,木者,生生之气,即大气,空中之火,附于木中,木郁,则火亦郁于木中矣,不特如此也,火郁土自郁,土郁金亦郁,金郁水亦郁,五郁相因自然之理也。”五郁之中,首重木郁,木郁在人体而言就是肝郁,六郁之中,首重气郁,气郁多因肝失疏泄。固有“凡郁皆肝病也”之说。
因病致“郁”者多有情志变化,内经有“怒伤肝”之论,又云:“怒则气上,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泻,故气上矣。”肝气郁结临症常有三种病机:一则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常可见肝经气血不畅而出现胸胁,乳房,少腹胀痛,妇人痛经,经闭等症;二则木郁不达下克脾土,脾气不升,胃气失降,则成肝脾不调或肝胃不和之症,临症可见纳少,腹胀,肠鸣,便溏,呃逆,嗳气,吞酸,嘈杂,胃脘胀痛等症;三则气滞血瘀,水液代谢失常,痰浊内生,可见胁肋胀痛,痞块,或见咽中异物梗阻,甚则精神恍惚,惊悸不安。
痰从何来,中医称之为“痰邪”。痰之一物虽属于邪,为病理的产物,但中医认为:正与邪本可相互转化,并无绝对界限。故谓:痰为邪可也;痰为异化之水谷;痰为精微之变乖也可。即谈本来自水谷。水谷由口入胃,运化于脾,脾将其中精微上奉心肺,输布全身。即《黄帝内经》所谓:“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若脾胃所上奉者,量得其适,用得其正,则为精、为营;若其量过剩,若其用乖变则为痰、为饮。
中医治疗抑郁症多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辨证施治、对症用药,可以通过面诊、综合分析、判断,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