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与太极操在练法上有哪些区别?

题主提出的问题很有代表性,即然是拳术,就应该有击敌卫己的功能,但现实是在各种搏击平台上却见不到真正的太极功夫,展现给观众的全是壮欺弱,慢让快的先天自然之能,要么明明是以散打对散打,却偏要贴上一个太极拳的标签,以示不同,但在現代自由搏击面前却是不堪一击,难怪人们质疑太极拳的实战效能。

拳与操肯定不是一个概念,顾名思义拳是一种武术,除健身外尚有博击的功能。而操是人们用来活动锻练身体的一种体育运动形式,或是单人或多人的竞技运动,比如自由体操,并不具备搏击功能。

当下的太极拳已失去实战的功能,而成为一项老幼咸宜的大众养生健身运动已是不争的事实。

太极拳与太极操练法不同的根本之处,在于对太极原理认知上差异,通俗地讲就是对易理的理解,对太极图涵义的理解。

太极是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是个很抽像的东西,对此一千个人可能会有一千种理解,毕竟人们的思维方式,理解能力,学识深浅宽窄都有所不同。曾几何时,太极不也被当作封建迷信遭批判过?現在各种太极拳门派流派众多,各种太极拳(掌)套路纷芸,老的新的长的短的,慢的快的,刚的柔的数不胜数,不是真实的写照吗?究竟哪家的太极拳真合太极之理?谁与鉴别?

然而太极之理却只有一个,也就是自然之理,对立统一,阴阳合和消长制衡,“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此理用于军事,则有孙子兵法流传至今。用于中医,则有八纲辨证,治病八法,中药分类则有温热寒凉四性,升降沉浮四气,脉诊则有阴脉阳脉两大类,后再细分,中医之术虽时过千年,至今仍然适用。用于武术则产生了太极拳,即完成了武术与养生的高度统一,格斗与养生不再对立顾此失彼,于技击则以不变应万变,无形无像,不再拘泥于某招某式。

今之太极拳被戏称为太极操其实也不准确,若真是太极操(符合太极之理),尽管不具有搏击功能,但它肯定能防治许多现代医学解决不了的慢性病。可惜的是,现在大多都是放慢了的广播操,因为它们没有内功心法的介入,没有了内功心法,人体内的正气(元气)就不能逆行壮大,养生效果将大打折扣。没有了内功“气”的基础,太极拳特殊的技击效能便不能建立,(听劲感知,舍己从人,无过不及,随曲就伸,),这就是太极拳与太极操练法上的不同之处。

王宗岳在其“拳论”中特别指出:“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古人有明确教诲,而今人大多自以为是,急功近利,又有谁愿静心细思详辨,以“太极拳论”为镜?为法?俟水到渠成,成自然之功?

相由心生,境由心造,对太极原理的理解,思辨,方法,乃太极拳与太极操或广播操区别之根本所在。

气功怎么练才快?如何锻练能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怎么样练才能使气功功夫长得快?很简单,在练功方面多下些功夫,把每天的练功时间适当延长一些,练功不能怕吃苦,当然也要注意劳逸结合,给自己留有余兴。

气功练到一定时候,每天应该加练采气的功夫,采气对练功者提高功力也是极有帮助的。例如可以采松柏树的气,采太阳的气、采月亮的气等等。可以用手上劳宫穴采气,意想打开劳宫穴,比如你想采松柏树的气,就可将掌对准该树,吸气时意想该树能量沿掌~小臂~大臂~肩进入膻中穴,继而呼气,能量下行至下丹田储存。初学采气者暂时先不要采太阳的气,因此法要复杂一些,掌握不好会被阳光灼伤眼晴。

再有,如果练功者条件允许的话,最好能在每天子午二个时辰中练功,这样对长功夫也很有益处。平时练功也最好在每天固定的时间里、固定的地方练习固定的功法,练功时间、练功的地点和练功方法不能总变,这点千万要记住!以上是本人练功多年的一点经验和体会,仅供同道参。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