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疾病的方法很多,有中药治疗、推拿按摩、针灸刮痧、心理疏导等方法,是采取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方法使其达到阴阳平衡,其目的就是帮助人体恢复健康。
现在就说一下中药治疗,这是利用自然界中药材的偏性来纠正人体功能的失调,不同的药材都有自己的特性,用其酸甜苦辣咸五味来弥补五脏六腑的不足,用寒热温凉来治疗五脏六腑的疾病,自然界中的药材只有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用药才为中药,没有中医理论的指导只能叫百草,所以中药材的应用离不开中医理论,只谈药材不谈理论就像瞎人摸象,找不到治病的根本。
中医治病是在辩证论治的基础上用药的,中医的辩证方法很多,有著名的八纲辨证、六经辩证、卫气营血三焦辩证等,中医治疗疾病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药,根据疾病的症状、性质、部位和程度的不同,利用八纲辨证综合分析,结合阴阳里表、寒热虚实的情况制定治疗的方法,用中医治病的八法:汗吐下、温清消补以及和法选择治病的方法,利用中药材的性质配伍合适的中药,这种治疗方法是在整体辩证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一般用药后都会有疗效,可以根据疾病部位的不同,利用中药的升降浮沉,使药材达到疾病的部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对于一些疑难杂症还需要阴阳同调、表里同治、上病下治、寒热同用、补泻结合,对于复杂的病症还需要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方法治疗,对于久病和虚病还需要从脾胃、肝肾上论治,‘’久病归脾、穷必归肾‘’,复杂变化的疾病就需要用张仲景的治疗方法,这就是‘’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关于中医最早的心里疏导是《黄帝内经》中的祝由,主要是用于心里上的问题导致的疾病,通过心里疏导来达到治疗心里疾病的目的,也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个方法,因为人的自我修复能力很强,有自己恢复健康的功能,所以暗示病人积极配合,对病人恢复健康非常重要,这也不是迷信,是治疗心里疾病的一种方法,实际上人的大多数疾病都是心里上导致的,精神因素对人的健康起着很大的作用,精神上的问题可以产生疾病,而疾病也能造成心里上的问题,因此治疗疾病要药物治疗和精神疏导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中医治疗疾病的优势。
很多人认为中医治病无非就是把脉、喝中药,其实不然,古代就有金针透顶、刮骨疗伤的外治方法。中医存在于我们生活之中,比如家庭用的按摩仪、穴位贴、颈椎锤等等,还有我们常见的薄荷、枸杞、菊花、山药等都是自然对我们的馈赠,中医源于自然而又回归自然。
中医治病除了喝中药,还有中药外敷治病,针灸、放血、拔罐、推拿、刮痧、耳针、梅花针等等。随着中医的慢慢发展,现在很多脑血管疾病后遗症的患者几乎都要进行中医康复,比如理疗、针灸、推拿等等。
我们从针灸说起,针灸是针刺和艾灸的统称,这个中医国粹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据说是我们的先人原本脚部甚是疼痛,在一次野外活动中,不小心踩到了砭石块上,瞬间脚部疼痛好转了很多,于是有心人想到了用砭石来治病,可砭石很粗,总归不太方便,于是就磨细了方便携带以济世救人。随着时代的发展,针灸治疗病种越来越多,从开始的疼痛,到现在能治疗妇科病、男科病、内科病等等。针灸发展过程中又产生了针刺放血、刮痧、艾灸等疗法,尤其是针刺放血治疗热病、血肿、疼痛、中暑、某些皮肤病等疾患。
古人很早就有人与自然统一的思想,提出了“天人相应”的理论。中医发展过程中,出世了多部惊骇世人的医书,比如《神农本草经》、《难经》、《黄帝内经》、《针灸大成》、《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温病条辨》、《肘后备急方》等等,这些古籍中记载了各种内治、外治的方法,内治包括口服中药汤剂、丸剂等,外治包括中草药外敷、中药散剂外敷、针灸、推拿、牵引等等。现代很多医生为了寻求治疗疑难杂病的灵感,都要参考这些书籍中寻求答案,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屠呦呦用青蒿素治疗疟疾的灵感就是在《肘后备急方》里寻得的,原文截虐记载是这样描述的:“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屠老根据这个灵感,加上日日夜夜的实验,才铸就了现代中国医学史上的里程碑。
上面只提到了中医治病的冰山一角,尽管中医在现代了路很难走,但中医已渗透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造福于大众,这是不可否认的,秉持大医精诚之思想,相信以后会出现更多先进的中医治疗。
文:中日友好医院男科硕士研究生 卢冬冬/王传航主任医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