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部位越“大”,说明您的湿气越重,寿命“越短”,需警惕!具体指什么?

湿气是万病之源,湿气如果不尽快的除去,

那么很多病都会找上来!

湿气会使人体抵抗力下降,增加患病的风险,湿是百病之源,

湿气重会让人困顿、机体无力、精神不振,

还会诱发慢性病,常见的关节炎、脚气、妇科炎症以及肥胖等,

都与湿气重有着重要联系。

“中医认为,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短,小筋弛长,短为拘,弛长为痿”

在三伏天里,由于气候原因,人体最容易受到湿毒的伤害。

一般来说,身体中湿气过重的时候较多,湿气重的人,常常感觉身体没力,有些人还会有呕吐等情况,身体有两处,也会慢慢变大。

身体两处大,说明湿气过重了一、小肚子大

中医认为:脾脏能运化水湿。

脾喜燥而恶湿,若脾阳振奋,脾脏健运,运滑水湿功能正常,湿邪则不易致病。

而湿气重,会导致水湿留在人的身体内,脾胃受损,水湿也就无法顺利排出来,然后慢慢就会造成小腹的水肿。

这种情况,其实严格来说,不是肥胖,因为只有小肚子那里会显得比较大。

二、腿部变粗

对于体内湿气严重的人来说,湿气会逐渐下沉在人体的下肢,从而使下肢的血液循环出现一定程度的阻碍。

除此之外,湿气重还会导致下肢的新陈代谢变得缓慢,从而形成水肿的现象,导致腿部水肿粗大。

湿气重的人,要注意不做六件事1、不湿发入睡

特别是女性头发长,不少人平时洗头不方便,习惯在晚上洗头。

然而,洗好头以后,一定要等头发晾干才可以睡觉,否则湿法入睡,会格外加重湿气!

最好的方法是,洗头后用吹风机吹干,这样不但头发干得快,还会避免头发上的水份侵入人体,造成湿气。

2、不开空调

湿气重的人,不宜开空调,天凉时不宜穿太少,皮肤长期暴露在外,容易导致湿气加重!

此外,晚上睡觉时也不要开空调,天气过热时更不要将门窗紧闭,因为室内潮湿容易导致湿气加重。

3、不重口味

肠胃功能好坏,直接关系到营养及水分的代谢,一旦代谢变差,体内的湿气不易排出,便会加重。

所以,想要肠胃好,最重要的就是,少吃重口味的食物。

如油腻、过咸、太甜等,都是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的食物。

经常食用,不仅会加重炎症的反应,还会导致湿气越来越重,损害身体健康。

4、不吃凉食冷饮

夏天天热,很多人都喜欢吃冰淇淋等凉食,尤其是女孩格外喜爱!

然而,生冷食物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造成脾虚胃寒。

而冷饮吃多了会让肠胃消化吸收的功能出现停滞,形成湿气。

5、不熬夜

现代人把我们的睡眠是时间颠倒了,白天睡觉,晚上工作,玩手机等,这样的生活方式导致我们身体的阴阳失衡,就容易让湿气趁虚而入!

因此,湿气过重的人,要禁止熬夜。

6、不喝酒

喝酒不止伤肝、伤胃、伤神经、伤血管,对湿气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尤其是女性喝酒,是招湿气的关键因素,酒精很容易引起湿气,特别是喝猛酒、喝大酒,最重要的是,越凉的酒,引起的湿气越严重。

湿气重的人,教你6招,祛湿毒,更长寿!一、养身重清补

湿气重的人,要注意口味清淡,重口味会引起湿气加重!

如过盐、过油腻、过辛辣的食物,都会导致湿气的加重,不容易排出、

但是,葱、姜、蒜这样的调味料,有较好的祛湿作用,吃饭做菜的时候,不妨放上一点。

其中,效果最好的就是姜了,可以煮一碗热辣辣的姜汤,将体内的湿气逼散出来,待到全身发过汗以后,病症就会有所缓解。

二、喝祛湿茶

取玉米须、薏苡仁、白鼓丁、赤小豆、山楂、芡实、淡竹叶、马齿苋等草药植物。

制成白鼓丁薏仁茶泡水,有利水渗湿的作用。

玉米须,可利水消肿、平肝利胆,能帮助湿气从尿液中排出,可去体内的湿热之气,起到很好的祛湿效果。

薏苡仁,有利水消肿、健脾祛湿、补肺清热、可袪风寒,排湿毒等功效 。

白鼓丁,可清热解毒、去火消炎,促进湿气的代谢。

马齿苋,清热解毒、利水祛湿,避免湿气的侵蚀,增加湿气的代谢,减少体内毒素的堆积。

赤小豆,是我们常用的祛湿的食物,有健脾益胃、利尿消肿,和薏苡仁搭配效果更佳。

山楂、芡实、淡竹叶,即有助于脾胃的功能,有可促进湿气的代谢。

三、每天泡脚

坚持泡脚

泡脚,也是一种养生方式。

中医认为,“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湿邪乃除;秋天洗脚,肺腑润育;冬天烫脚,丹田暖和。”

平时,用热水泡脚,有利于祛湿。

泡脚时,水温不要太热、也不要太凉,泡脚时间不宜过长,20-30分钟为宜,泡到微微出汗就行。

泡脚时,不要让自己大量出汗,中医讲“出大汗伤阴,风走湿留;微微出汗,风湿具去”。

四、运动祛湿

春季凡物复苏,是运动的好时节。

湿气重的人,最好做一点有氧运动,但是运动不要太过悠闲,要保证微汗,不能大汗淋漓,也不要不出汗。

运动后,要注意保暖,如今的春季还是有些寒冷,否则寒气入体,得不偿失。

运动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跑步、游泳、骑单车。

五、按足三里穴

湿气与脾胃不好有关,而足三里,是治脾健胃的第一穴,除湿当然也少不了它。

用大拇指指端按放在足三里穴处,作点按活动,一按一松,每分钟按压15~20次,每天按压约5~10分钟。

按摩时,有酸胀、发热的感觉为宜。这时起到健脾消化、阳气生发,湿邪减少。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这两个部位越“大”,说明湿气越重,寿命“越短”,需警惕第一个:小肚子

湿气,能引起妇科病。《傅青主女科》云:“夫带下者俱是湿症。”

女人,小肚子越大,湿气越多,特点就是减不下去。

体内湿气重,滞留在体内,无法排出,久而久之,便会慢慢导致小腹的水肿。

这种严格来说,不算是肥胖,只是小肚子显得比较大。

第二个:舌头

舌头胖大,出现“齿痕舌”,也说明体内湿气重。

尤其是,早上起来后,发现舌体两边有齿痕,舌头又胖又大。

这些都是脾虚湿重的典型症状,需要好好健脾祛湿了。

有看过中医的朋友,相信大部分人,都有被告知“湿气重”的经历?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

湿气大又会有什么危害呢?

湿气不同的程度,湿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五级:

一级湿毒:在表皮;症状:皮肤骚痒,长湿疹,头脸油腻、长痘。

二级湿毒:在肌肉; 症状:酸,困,累,乏,如肩颈肥厚,酸困,腰酸,乏力。

三级湿毒:在骨骼,即是骨寒湿,俗称风湿。 症状:肩周炎,肩痛,颈椎劳损,腰痛,风湿关节炎,变天关节就痛。

四级湿毒:在脏腑(子宫、卵巢、脾胃、肺)症状:脾胃虚弱,便秘,肺虚多痰,妇科炎症。

五级湿毒:在身上(肿瘤)切了又长,长了又切。那么为什么会存在湿气呢?湿的存在主要有三个因素:

1.因为吃了过多的油腻物,消化不了,堆积成湿;

2.虽然没多吃,但本身消化能力不足,吃一点儿就腻住了,也会成湿;

3.还有就是环境、季节因素的影响,比如夏天,很多人体内都会有湿,身体会变得很重、很懒。

这三种症状归根结底都和脾气有关系,“湿重”是标,“脾气虚”是本。

中医说的脾,是负责运转的,任何代谢产物的排除都要借助脾气的力量。脾气一虚,脏东西就要潴留体内。脏东西是什么呢?可以是多余的脂肪,也可以是异常的分泌物、排泄物。

那么什么样的人是湿气大呢?

胖人多阳虚“湿重”

很多胖人看似壮实,实为虚寒湿气大。特别是肚子上脂肪多、游泳圈越来越大的人,更不能忽略他们体质的寒性。

你如果去摸这种胖人,他们的皮肤一般都是凉凉的。就是因为他们的身体自己知道缺少阳气,本能地增多脂肪,以起到保温的作用。所以也就有“胖人多阳虚,而瘦人多阴虚”的理论,往往是越胖越虚,越虚越胖,形成恶性循环。

胖人的正确减肥方式应该是温化寒湿,“温”是增加代谢脂肪的能力,“寒湿”就是指那些不该积存在体内的脂肪。

那么,湿气大的人应该如何健脾祛湿?

1.拔罐

拔罐是可以调理身体的这是中医疗法里很重要的一种疗法,那么拔火罐,对湿疹到底有没有好处?是否可以依靠其来治疗湿疹?那我们来分析下拔火罐对于祛湿的作用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比较明显呢?

拔罐是利用燃烧、挤压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体表特定部位(患处、穴位),产生广泛刺激,形成局部充血或瘀血,而达到可以驱逐寒气、疏通脉络、消除淤血、治愈疾病的目的。因此,体内湿盛的人拔火罐非常好。

但是对于有经常食用寒湿食物导致的内湿就不会那么有效果了,这也是治疗湿疹所说的,忌口海鲜的道理,拔罐等疗法只能作为理疗保健的方式来缓解寒湿。

2、食疗

白鼓丁薏仁茶:

白鼓丁也叫蒲公英,蒲公英有清热解毒利尿的功效。《本草经疏》记载:“蒲公英昧甘平,其性无毒。当是入肝入胃,解热凉血之要药。”蒲公英可泻火除湿,可以改善湿热所导致的恶心、舌苔发黄等问题,对湿热引起的痘痘也有不错的效果。

白鼓丁薏仁茶:

蒲公英根0.7g、赤小豆1.7g、薏仁0.7g、淡竹叶0.2g、马齿苋0.1g、槐米0.1g、芡实0.3g、绿茶0.2g

薏仁入脾,可以健脾除湿,味甘淡,渗利即利水渗湿,像疏通水道一样将水排走。

赤小豆可清热解毒、健脾益胃、利尿消肿、通气除烦。

马齿苋味甘酸,入心、肝、脾、大肠经。清热解毒,利水去湿,散血消肿,除尘杀菌,消炎止痛,止血凉血。马齿苋还含大量维生素E、维生素C、胡萝卜素及谷胱甘肽等抗衰老的有效成分!

3、运动

运动不仅可以缓解压力,还能加速湿气排出体外。跑步、健走、游泳等运动,有助于活化气血循环,增强体内水分代谢。

4、避开湿气的环境

不要直接睡地板。地板湿气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

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

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不要盖潮湿的被子,洗完澡后要充分擦干身体,吹干头发。

5、清淡饮食

肠胃系统关系到营养及水分代谢,保护肠胃最好的方式就是清淡、适量、均衡饮食。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甜食油炸食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加重发炎反应。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宜经常食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