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三妻四妾,女性那么多吗?

经常看穿越小说的小伙伴们,往往会陷入这么一个思想误区,那就是,一旦自己穿越回到古代,凭借着自己的千百年的先进思想差距,就有很大可能,自此过上三妻四妾的骄奢淫逸生活。

左拥右抱、莺莺燕燕,这生活,想想都有点儿太挑战想象力了。

然而,一旦小伙伴们真的能够穿越回去的话,相信有很多人就会尴尬地发现,现实其实还是蛮骨感的,一点儿也不以人的想象力为转移。

确实,社会很单纯,复杂的是人。

在古代,三妻四妾是没有的,而且妹子的数量也是相当紧凑,万一一不留神穿越到普通人家,别说三妻四妾了,想要摆脱单身狗的身份,都需要撸起袖子加油干才行。

你看看,之前还意淫三妻四妾呢,尴尬不尴尬?

首先,三妻四妾在古代是不存在的。三妻四妾这个说法的来源到底是出自何处呢?这问题其实还真难不倒老司机们,明代的一本热销书《金瓶梅》当中就曾经提过这么一嘴:

“至如三妻四妾,买笑追欢的,又当别论。”

但是小说嘛,还是走这种风格的小说,你非要它严肃点儿,也确实强人所难了。不过偏偏人家最终火得一塌糊涂,这就让“三妻四妾”这个概念,顿时脍炙人口起来。

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在古代你要是敢仗着自己有俩臭钱、或者权力去多娶几个妻子的话,甭说三妻了,俩,你就完了。

毕竟,皇帝老儿即便后宫佳丽三千,也才一个皇后,你凭啥就能俩,拿本《金瓶梅》去解释?看拍不死你。

在古代,三妻四妾可是要坐牢的,封建时期,奉行的也是一妻的制度,妻子是明媒正娶过来的,正妻有法律为其地位背书,身后还有自己娘家家族势力为其壮胆。

谁敢重婚多娶妻子,后果自然很严重。

在元代之前,你可以多妾,但妻子只能有一个,而且妻和妾的地位相差悬殊,如同鸿沟、天堑一般不可跨越。

因此,我们能够看到这样一个很奇葩的现象:

宋代才子苏轼一边流泪感伤,写下缠绵恻隐的怀妻大作《江城子》,另一边却毫无负罪感地、很随意地用自家小妾去换别人的宝马。

而这种情况在时人看来,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

而到了元代时期,法律就明文规定了,老百姓不能娶妾,只有过了四十还没子嗣的,除外,算是给那些一直追求生儿子的人们,开了一个后门。

因此,倘若真穿回古代,要是没个一官半职,想实现多妾理想的话,法律上不允许不说,即便熬到四十岁依然没有子嗣,想娶个妾,也不是一个很容易的事儿。

砸锅卖铁是必须的,后续养人还得花钱费粮食,对于大多数挣扎在温饱线上的老百姓们来讲,妾绝对是个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

毕竟,古代的妹子们,可不是供大于求,她们的数量那可是相当紧凑,许多人连老婆都没有,哪有财力、彩礼奢望去讨房小妾?

古代妹子也不多 古人生育存活率不高,这点儿咱就不说了,最关键是社会当中,重男轻女的思想非常严重,都到了变态的地步。

不生儿子誓不罢休的执着思想,使得那些本身家庭条件不好的人家,对女婴这种“赔钱货”的处理方式很残忍。

弃婴、溺婴的罪行频频发生,导致女孩儿存活率很低,而男女比例自然严重失衡,即便通过经常打仗、劳役消耗了大批男丁,人口比例依然难以平衡,因此古代打光棍的人们,依然不在少数。

最出名的莫过于齐国时期,老光棍牧犊子在野外看到雌雄野鸡相伴而飞、公然秀恩爱,不由大受刺激,狂飙诗句:

雉朝飞兮鸣相和,雌雄群飞於山阿,我独伤兮未有室,时将暮兮可奈何,嗟嗟,暮兮可奈何。

苍天呀,大地呀。

老汉我年近七十还近过女色,你们这俩大胆的鸡,也太过分,太没眼力神儿了,竟然在我这个老单身狗面前,公然高调秀恩爱,是可忍孰不可忍!

别笑,这还真就是现状,即便到了解放前,依然存在有些穷人没钱讨不了老婆的窘迫现象。

咱们最熟悉的,老舍先生的茶馆里面,不就是有两个逃兵想凑份子一起娶个媳妇的事儿嘛。

因此,想要穿越回古代,就能过上三妻四妾的生活,那是不可能的。

古代妹子也不多,竞争力自然也不会低,想要过上娶妻纳妾的日子,那还得有钱、当官,实在是缺一不可呀。

真是到哪儿都得奋斗呀!

古人一夫一妻多妾的婚姻制度,跟当时女性多少没关系。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结果。其产生和实行有其自然的和历史的原因。

一、先从种族繁衍本能及男性、女性的心理特点来看。种族繁衍是人的本能,根据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的研究,为了实现种族繁衍的目的,男性和女性的心理是不一样。

男性的心理,是寻求更多可以帮助他产下后代的异性;女性的心理,是寻求强大的依靠,可以庇护她以及她的孩子。

古代社会,生产力低下,物质匮乏。孩子出生之后,存活率低;在长大的过程中,半途夭折的也很多。在男女性种族繁衍的本能驱动下,男性、女性在心理上的差别,使得古人一夫一妻多妾的制度成为一种既符合种族繁衍本能,又符合社会现实的婚姻制度。

二、中国是传统的农耕社会,人口至关重要。人多人少,不管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是决定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区域,乃至一个国家强弱的重要基石。不管是耕种,财富积累,还是战争,人力资源都是关键性资源。

吴越相争,越王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生是啥?就是人口繁衍。

人多,则家族兴旺,地区繁荣,国家强盛。所以古人对于人丁兴旺非常重视,认为这就是家族强盛的标志。

一夫一妻多妾的婚姻制度,虽然存在,但也不是每个人都这样,必须要有丰厚的物质基础才行。

有家有业的人,为了家族繁荣,娶妻娶妾,多生孩子,就是正常的了。

当然,很多人妻妾成群,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淫靡生活,这个也不排除。

三、古人的血脉传承观念非常浓厚,“”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如果在自己手中,血脉断绝,那就是家族的罪人。

怎样提高血脉传承的概率呢?那就是多娶嘛。即便一个生育有问题,其他的妾也可以生育,可以保证血脉延续。

四、古代医疗水平低,人均寿命低,孩子的存活率低。如何在有限的生命里,尽量的生更多的孩子,做到人丁兴旺,家族繁盛,一夫一妻多妾的婚姻制度,也就成为一种必然。

五、古代社会,女子社会地位低下,处于附庸于男人的地位。嫁乞随乞,嫁叟随叟。在很多时候,女子的地位跟家庭的财物差不多,可以随意买卖,可以随便送给别人。

以上各方面原因,就是古人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婚姻制度的根源,所以这一制度的实行,跟女性多少,其实没有多大关系。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产生的一个结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