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俗称鲩鱼、草鲩、白鲩等,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需要注意的是魚胆有毒,因此杀鱼时要小心,不要划破了鱼胆,
草鱼三病主要有(烂鳃病、肠胃病、赤皮病),那怎么防治呢,
1、对池塘进行消毒,在鱼苗放养前10一15天用漂白粉亩用7一10公斤,带水清塘来进行消毒,或者用生石灰水亩用75公斤趁热全池泼洒。
2、全塘换三分之一的新鲜水,适当降低池塘水位,这样可以达到池塘水温快速升高,在天气晴朗时,中午开1一2小时增氧机暴气。
3、开春后鱼塘水温渐升,草鱼开始摄食,应及早开食,建议投喂新鲜质优的饲料,保障草鱼能提早开食,可促进体质的恢复,并增强抗病能力,及时促进草鱼的生长。
4、做好防病措施,越冬后有可能部分鱼冻伤患水霉病等,可用水霉净亩用100克进行全塘泼洒,或用五倍子药汁全塘泼洒,使水池浓度达到4ppm最佳。
春季如何防治草鱼三病
首先我们要做的是事前预防是最关键的。另外,我国地域广阔,预防也要因地制宜不同的地域因采取不同的方法。
草鱼有三病:肠炎病、赤皮病、烂鳃病为“老三病”;细菌性并发症(赤皮、烂鳃、肠炎并发症)、病毒性出血病、肝胆综合症等,为“新三病”。
我们首先要了解草鱼生病的原理及查找的方法,我们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一、肠炎病:1、病原体 为肠型点状气单胞菌。
2、症状识别 解剖病鱼,可见肠道发炎、充血,呈红色或粉红色;肛门红肿,鳞片松弛,轻压腹部或从头提起,有黄色黏液或血胸脓流出;肠壁内血管扩张、充血;发病初期,头部色素逐渐深,直至呈黑色,脱离独游,游动乏力。
3、发病规律 流行季节为4-10月份,其中4-6月份主要危害成鱼,8-10月份主要危害当年鱼种。本病常与赤皮、烂鳃、寄生虫等病并发。最先发病的鱼身体均较肥壮,因此贪食是诱发病因之一。另外,鱼池条件较差、水体差、有机质含量高、饵料质量差等均易诱发此病,一旦发病,时间较长,死亡率高。
4、预防措施 (1)严格控制良好的水环境,加强饲养管理;(2)定期施放生石灰或含氯消毒剂,杀灭病原菌;(3)确保投喂适当饵料。
5、治疗措施 (1)每天加鱼用医治鱼病药饵全天投喂,连续多天,可控制病情;(2)每天加氟哌酸或磺胺噻啶或大蒜制成药饵投喂,每天1次,连续多天,可治愈此病。
二、赤皮病:1、病原体 为荧光假单胞菌。
2、症状识别 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分出血、发炎,鳞片剥落,尤以鱼体两侧和腹部较为多见。“三病”并发时,主要表现症状是肛门红肿,肠道发炎,呈紫红色;鳃丝腐烂,黏液增多;鳞片松动脱落,鳍条充血、末端腐烂。
3、发病规律 全年均可发病,发病最适水温为25℃左右;大体原因可能是饲养管理不当赞成鱼体损伤或体表因寄生虫寄生最易引发此病;在北方地区,因越冬鱼体冻伤,入春后易造成发病和流行。
4、预防措施 (1)日常管理措施要合适,避免鱼体受伤;
(2)养殖之前,先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大剂量杀菌清池;
(3)鱼苗入池前,用漂白粉溶液浸洗30分钟左右或用5%食盐水洗浴5-10分钟;
(4)养殖过程中,每月用生石灰进行水体消毒。
5、治疗措施 (1)内服药饵,每天用肠特灵或磺胺噻啶,或氟哌酸拌饵投喂,(至于加入多少因场地及要的特性而决定)连续几天,一般病情会自然消失;
(2)全池泼洒漂白粉精于水体,或漂白粉于水体,或三氯异氰尿酸于水体都可以,每天或隔天用。
三、烂鳃病: 1、病原体 为柱状纤维黏细菌。
2、症状识别 病鱼鳃丝腐烂,末端软骨外露,鳃瓣变灰白或白色,鳃瓣边缘附着污染或大量黏液;鳃盖内表皮充血,严重时中间表皮被腐蚀成圆形或不规则透明孔,通常称“开天窗”,常独游,行动乏力,逐渐体色变得暗黑,停止进食,直到死亡。
3、发病规律 20℃以上开始发病,流行最适水温为30℃左右对1-2龄鱼危害最重,终年均可发病,常与肠炎、赤皮和寄生虫病并发。4-10月份为多发流行期,6-9月份为发病高峰期。
4、预防和治疗措施,与赤皮病相同。
最后,本人的所说的是本地区的情况,而在全国就有要区别对待,主要归结为,其一.水体不同。其二.土壤不同。其三.季节温度差异。所以希望大家要因地制宜的开展预防措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