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不好,夏天该注意的还得注意,不能贪图一时凉快,病都是日积月累的
非常不好的, 夏天图凉快可能会致这些病 。
对于身体素质较差及患有慢性病的老人来说,夏天可谓是一个危机四伏的时间段,用空调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不规律用药血糖易反复、贪凉易招致脾胃疾病等。
心脑血管病
空调使用不当是重要因素 夏季是脑梗死、脑出血、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病的高发季节。天气持续闷热时,人体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明显加快,皮下血管扩张,血流量比平时增加 3~5 倍,心脏负荷显著加重。 心脑血管病一般多发于每年秋冬季,而近年来夏季却成了中风的多发时节,空调使用不当是重要因素之一。长时间使用空调,会使皮肤的汗腺孔闭合,外周小动脉也呈收缩痉挛状态,可使人体血压及血液情况发生改变。有心脑血管病史者,血管自我调节能力较差,“快速降温”易使心血管调节功能紊乱,导致意外发生心脑血管病。
患者应做到以下几点: 合理降温 家庭使用空调时,以 26℃为宜;室内外温差控制在6℃~8℃为宜。睡眠时不可直吹空调或电扇,不在空调房内使用竹席,睡觉时要盖好被子。 补充水分 在超过33℃的天气里,一定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同时要及时补充水分。通常每日应喝2000毫升~3500毫升水。 饮食清淡 多吃蔬菜、水果、杂粮、豆类,做到水分足、营养够、易消化和少盐分。 晚间适量运动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锻炼时间最好在晚上,并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力所能及的运动,切记不要从事剧烈活动。另外,要选择自己熟悉的场地锻炼。 情绪平稳 恬淡寡欲使交感神经不过于亢奋,对心脑血管系统的调节很有好处。
糖尿病
别被血糖控制假象忽悠 随着夏季的到来,很多糖尿病患者会说“我吃的饭量和药量没变,但血糖控制得比以前好,是不是病情有所缓解了?”“我的糖尿病是不是好了?是否可以停药或者减药?”其实这是夏季血糖控制的一种假象。 人体血糖水平与季节有着密切关系。一年之中,冬天血糖水平相对较高,而夏天则相对较低。
其主要原因有:一是夏天胰岛素敏感性增高;二是夏季户外活动多,体能消耗大,对血糖利用率增加;三是人们的食欲普遍减退,从而有助于降血糖。夏天是一个天然降血糖的季节,但即使此时血糖水平相对较低,糖尿病患者也不可随意停药或减药,否则血糖波动会很大,出现低血糖和高血糖。低血糖易诱发心肌梗死和脑血管意外,而且持久血糖控制不佳会加快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那么怎样才能避免夏季血糖波动呢?首先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中,饮食治疗是基础,运动治疗是保证,自我监测是前提。在夏季血糖控制中,这三大治疗方案更应合理有效的配合在一起。具体做法是:密切监测血糖,保证合理的饮食结构并定时定量、少食多餐、适当运动。切记不可盲目减药,必须坚持用药,以免发生意外或使病情加重。如需对药物剂量或种类加以调整,一定要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脾胃失调
性凉消暑不等于饮冷食凉 眼看一天天热了起来,闷热的气息也逐渐弥漫在空气中。在这个季节,如何防暑降温,是大家普遍关心的话题。那么,饮冷食凉是不是能收到防暑降温的效果呢? 天热暑气是大自然的气候变化,但过则为病。中医认为,暑气是一种温热性质的致病邪气,往往夹杂有湿气。所以,在选择防暑降温的食品时,应选择一些性凉又利湿的食品,如绿豆、西瓜及南方常食的绿豆荷叶粥等。中医所说的性凉消暑,是指这些食物有消除暑气的作用,而不是这些食物本身温度就低。不论是绿豆汤,还是西瓜,即使是置于常温下,也能起到防暑降温的作用。因此,性凉消暑不等于饮冷食凉。夏季天气炎热,是各种致病菌滋生的最佳环境。而大量进食温度过低的食物,很容易损伤脾胃,使人体的正气削弱。而且冷饮凉食会滋生湿气,会进一步使脾胃受困,给致病菌提供了侵袭机体的机会。因此,夏季气温高,一定要注意防暑降温,但千万不要饮冷食凉,否则会脾胃失调甚至诱发其他疾病。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