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会1:我的听力还行,现在不需要佩戴有很多老人认为自己的听力还可以,不愿意接受助听器的帮助。广东省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吴佩娜说,他们在门诊中经常接诊到被家人强迫来就医的老人,这些老人往往会说:“我的听力没问题,你们说话我都能听得到,电视我也听得到。”事实上,别人和老人说话时不由自主都提高了音量,电视机的音量也调得很大。经过检测,这些老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一般来说,听力损失在40db左右的患者都应佩戴助听器。
误会2:戴了助听器会有依赖性,听力下降更快有些人不愿意戴助听器是担心对助听器会有依赖性,戴了再也摘不下来,听力下降更快。吴佩娜解释,理论上讲,助听器可以延缓听力衰退的现象,保持原来的言语识别能力。有研究显示,老年性耳聋的言语识别能力差可能与中枢系统功能障碍及患者的认知能力有关,早期佩戴助听器可以保护患者的中枢神经言语识别功能。
误会3:等听力下降了,又要重配太花钱一些老人以为助听器就像老花眼镜一样,随着视力的下降就要再配度数更深的眼镜,助听器也要不断更换。其实不然。吴佩娜说,助听器有调节功能,随着听力的下降,可以在助听器上进行相应的调节即可。一对助听器如果保护得当,可以使用好多年。
误会4:亲戚有个闲置的助听器,我可以拿来戴随便买一个助听器或使用别人的助听器都是错误的做法。吴佩娜说,听力下降分为不同的类型,有高频下降型,即听不到高频的声音;也有低频下降型,即听不清低频的声音等。所以说,听力下降的患者配助听器前,要先到医院进行听力检测,再进行助听器的验配。
误会5:双耳均有听力损失只戴一个助听器即可据了解,有部分单耳配戴了助听器的患者后期效果都不满意,尤其是在环境噪音比较大或人多嘈杂的环境。他们经常抱怨:“我戴了助听器怎么还是听不清人家在说什么?”单耳配戴助听器的患者往往把责任推到助听器上,说助听器不好之类的。实验证明,双耳配戴助听器可以明显的提高言语识别率,比单耳更有方向感,还可以增加声音的立体感。
误区1:听力不好是老化所致
这是非常要不得的想法。耳聪目明,双耳听觉良好是身体状况良好的一种表现,有很多身子骨硬朗的老人听力都很好。
如果老年人出现听力下降的情况,应及早进行听力测试、明确诊断,合理选择助听装置并科学验配。如果不对老年听力障碍者进行听觉干预,长期下去会加速听觉功能退化,影响生活质量。
误区2:人老了 听不到声音也无所谓
有不少老年人在得知自己听力受损,极可能耳聋时,都会表示自己这把年纪,即便真的听不到也无所谓。其实老人只是害怕治疗会给子女增添负担。专家表示,在没有接受治疗之前就放弃会失去治疗时机,若真的因此丧失听力,届时儿女还不得不付出更多的精力照顾。若能较早接受治疗,佩戴助听器等辅助工具,不仅能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也可以缓解家人与老人对话的发音强度,以免遭声带病变的困扰。
误区3:配戴助听器没有用
这也是许多老年人不喜欢佩戴助听器的原因。助听器的构造原理来源于收音机,事实上它所起到的作用大部分是放大音量。最早一批助听器由于当时科技水平的限制,只能做到将声音放大,却无法分析音频中的人声与杂声,因而会导致有些人无法适应佩戴,并造成一系列听力下降的现象。有些耳聋以低频听力下降为主,听不到低频率的声音,若购买的助听器只放大高频率声音,佩戴者仍会听不清;而有些耳聋以高频陡降为主,即听不清高频率的声音;有些属于平坦型,日常的音量都听不清,必须根据不同耳聋类型,选择合适助听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