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经常腹痛、腹泻、呕吐,可能是肠梗阻,家长要警惕

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家长在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首先会考虑到孩子得了急性肠胃炎,为尽快缓解孩子的病痛,很多家长会自行为孩子购买治疗肠胃炎的药物, 实际上很多孩子在出现上述症状时并不是简单的急性肠胃炎,错误的用药容易导致治疗延误,影响孩子的身体 健康 。

医学专家提示,小儿肠梗阻的临床症状与肠胃炎接近,孩子在出现类似肠胃炎的症状时,家长需要警惕肠梗阻的情况,及时到正规医院确诊,避免错误的治疗方案影响孩子的身体 健康 。

1、 错把肠梗阻当成肠胃炎危害严重

某日,医院急诊室内 2 岁的乐乐一直哭闹不停,父母非常焦急地询问医生孩子的身体情况。根据乐乐父母的描述,乐乐吃东西后肚子不适已经有几天时间了,经常手捂着肚子,感觉孩子好像一直肚子痛,并且存在呕吐等症状。

听了乐乐父母的描述,医生对乐乐进行触诊,通过触诊医生感觉异常,告知乐乐父母立即带孩子进行 B 超检查,最终的检查结果验证了医生的判断,乐乐并不是简单的肠胃炎,而是得了肠梗阻,主要发病原因为肠套叠,治疗该疾病需要通过空气灌肠治疗,如果没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能需要进行手术。

6 12 个月的婴幼儿肠套叠发生率非常高,每年夏季和秋季是该疾病高发时期。 小儿由于自身年龄特点,在每年季节变化的情况下胃肠道的调节能力不足,极易产生胃肠功能紊乱等问题。

1 岁左右的儿童普遍在饮食中初步加入了辅食,这也导致发生肠套叠的概率显著提高。 临床上肠套叠是引发肠梗阻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在儿科中小肠疝气、肠道粘连、先天性肠道畸形等均可能导致肠梗阻的发病。很多家长在小儿出现肠梗阻症状后没有及时就医,在确诊肠梗阻后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孩子在病情加重的情况下往往需要长期住院治疗,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的身体 健康 ,因此需要对肠胃炎及肠梗阻进行准确区分,避免误诊等问题的发生。

2 、认识肠胃炎

肠胃炎是临床常见疾病,在儿童中发病率非常高。 肠胃炎的主要发病原因为微生物及有毒物质感染,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呕吐、腹痛、腹泻、恶心等。成年人在出现肠胃炎后只会产生轻微的不适感,对身体 健康 并无太多影响。儿童及年老体弱者在出现肠胃炎后会产生水电解质紊乱及脱水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安全。很多儿童在出现肠胃炎后腹泻及呕吐等症状,并发食欲减退、发热、口渴、皮肤干燥、眼球下陷等症状,婴儿在发病后哭啼时眼泪较少,极易引发低钠血症、低钾血症、肾衰竭、休克等症状。

临床治疗急性肠胃炎主要措施为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及改善肠道微环境等,患者在卧床休息状态下口服足量的水和药物并适当补充电解质便可逐渐康复。处于哺乳期的婴儿在治疗的同时可以继续哺乳。如果患者存在严重的脱水和腹泻等症状,需要采取静脉补液的方式进行治疗,部分患者可以采用止泻药及止吐药,但儿童不建议采用此类药物治疗,也不建议采用抗生素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有效地预防肠胃炎,建议在食用瓜果等食物过程中反复冲洗,尽量削皮,避免农药残留或细菌等引发的肠道感染,儿童应当尽量减少生冷辛辣的食物摄入,在不同的季节选择不同的食物,避免过饱饮食,注意饮食卫生,以此来有效地预防肠胃炎的发病。

3、 认识肠梗阻

肠梗阻是指人体肠腔内部物质的通过及正常运动出现障碍引发的疾病, 导致肠梗阻发病的原因比较复杂,包括血运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机械性肠梗阻等。最常见的肠梗阻类型是机械性肠梗阻,发病原因与腹膜粘连、肠腔狭窄、肠套叠、嵌顿疝、肠扭转等有关,相关疾病类型包括小肠疝气、先天性肠道畸形、肠道内蛔虫团、肠粘连及肠套叠等。动力性肠梗阻大部分儿童不存在器质性肠腔狭窄,主要病因与肠道自身运动动力性障碍有关,相关疾病包括痉挛性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等,血运性肠梗阻临床比较少见。

肠梗阻的临床症状比较复杂,儿童出现腹胀、腹痛、呕吐等症状并不是都由肠胃炎引起,肠梗阻也会产生这些症状。 肠梗阻的具体症状依据梗阻的部位、病因、程度、性质等存在一定差异, 但是大部分肠梗阻患者均会出现便秘、呕吐、腹胀、腹痛等症状。 通常情况下, 机械性肠梗阻患者主要症状为腹部剧烈绞痛,疼痛为阵发性。狭窄性肠梗阻患者主要症状为持续性疼痛及阵发性加剧,麻痹性肠梗阻的主要症状为持续性腹部胀痛。

儿童由于年龄特点,语言表达能力不足,无法准确描述腹部疼痛,在发病后往往会表现为阵发性哭闹,在产生肠梗阻相关症状后会呕吐,初期呕吐属于反射性呕吐,而后期呕吐为肠道内容物逆流进入胃部引发的呕吐。在肠梗阻发生一段时间后患者会产生明显的腹胀,高位小肠梗阻患者呕吐发生比较频繁,因此不会产生腹胀的情况,低位肠梗阻患者则会产生比较明显的腹胀。在肠梗阻发病的早期,患者肠道内的气体及粪便依然可以正常排出体外,肠梗阻后期肛门会停止排气和排便,部分患者会出现便秘的情况。

医学专家认为,儿童在出现腹泻的情况下一般不会产生肠梗阻,但是在血便的情况下则存在肠梗阻的可能性,肠系膜血栓及肠套叠也会导致血便的发生。小儿肠梗阻的发病率比较高,儿童对身体的症状无法准确描述,因此家长在孩子出现类似症状的情况下需要提高警惕,避免影响后期治疗。

4 、肠梗阻的有效防治

肠梗阻对儿童 健康 危害严重,为此需加强预防。在日常生活中,家长需要保持儿童的饮食卫生,避免因食用不洁净的食物而引发肠梗阻。在进食后不得剧烈运动,避免产生肠扭转等症状。同时,蛔虫团是引发肠梗阻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需要注意预防。在饮食中食用过量的瓜子、花生、杨梅、柿子等也是导致肠梗阻不可忽视的因素。

对于有腹部手术史的儿童需要积极治疗肠胃疾病,预防肠梗阻的发生。 在儿童出现肠梗阻后需要及时对症治疗,避免引发中毒性休克及肠坏死等症状。针对不完全性肠梗阻、单纯性肠梗阻等,可采用胃肠道减压、抗感染、补液等常规治疗方式,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也可以利用灌肠等方式进行肠道刺激,使患儿尽快恢复正常的排便功能。

如经过常规治疗后无明显效果,则需要采取手术治疗,使患儿的肠道尽快恢复正常。在出现肠梗阻后需要采取禁食禁水的基本控制措施,取半卧体位,减轻腹部压力,密切监测各项生理指标变化情况,在疾病的缓解期可食用半流质食物,促进儿童的身体逐步恢复。

5、 小结

综上所述,肠梗阻临床发病率较高,家长需要将其与肠胃炎进行区分,在儿童出现呕吐、腹痛、腹泻、血便等症状时应第一时间就医治疗,避免盲目用药。日常生活中需加强对肠梗阻的预防,以此来提高儿童的 健康 水平。

发表评论

  • 虽然主题较为严肃,但作者用平实的语言娓娓道来,让人易于接受。http://www.ghzszy.com/sitemap_3.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