煲汤的误区有哪些?

煲汤五误区

误区一 动物性原料处理好直接煲制

煲汤时应选择杀后3-5小时的动物性原料,因为宰杀一段时间后的鱼、畜或禽肉的各种酶使蛋白质、脂肪等分解为人体易于吸收的氨基酸、脂肪酸,味道也最好。

误区二 煲汤重要的是火候,对于温度控制不用太计较

一般,原料温度达到80℃以上时,内部的维生素会遭到破坏。所以,我们必须保证原料温度控制在80℃以下。在汤汁大火沸腾时,原料内部的温度会达到80-95℃,因此我们必须在大火烧开汤汁后,迅速改小火慢慢煲制汤汁,以降低原料内部的温度,这样营养才能保存完好,而且小火加热可以避免汤汁浑浊。

误区三 煲制时间越长越好

煲制时间太久,反而会破坏食物中的氨基酸,使营养成分大量流失。一般,煲鱼汤时最佳熬制时间在50分钟左右;鸡汤、排骨汤的煲制时间为80分钟左右,甲鱼煲30分钟左右,野生菌只煲10-15分钟。如果在汤中加新鲜蔬菜,应随吃随放。

误区四 汤好不好关键在原料,选择什么水并不重要

煲汤时,最好选用矿泉水或者优质泉水,这样煲出来的汤汁才能清甜爽口。普通的自来水中由于含有漂白粉,煲出的汤自然不够香。

误区五 汤要浓,水就不能多

煲汤用水量通常是原配料总量的3-5倍,而且原配料一定要与冷水一起加热,不能直接用沸水煲汤,也不可中途加冷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