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社会和国家的发展,永远都存在着正确和错误,美与丑,好与坏的斗争和辩论,正面理论引导着社会往正确的方向前进,负面东西却也鼓舌摇唇为自己那一套辩驳。
“娘炮”现象已经成为荼毒中国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毒药,中国许多有识之士和许多国家媒体发文批驳,包括国家喉舌新华社重磅文章狠批“娘炮”现象对中国青少年的危害。
刚开始,有人撰文批驳“娘炮”现象时,那些娘炮有关的利益者和娘炮的欣赏者不断在网络上发文反击,特别是某些大v和某些自媒体为娘炮鸣不平,为娘炮唱赞歌,并且还引经据典的举出历史国家某些娘炮现象,还断章取义的拿某些名人的只言片语为娘炮造势,大有利用粉丝众多优势要把娘炮现象打造成中国主流文化之势。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新华社作为国家喉舌发文炮打“娘炮”,人民日报,解放军日报等国家主演媒体纷纷发文予以批驳。
新华社作为国家喉舌,常常在人们面对似是而非舆论迷茫时,在某些负面现象和关键时刻正本清源指点迷津,批驳错误,用于引领正能量正义的声音大步前行。
为娘炮正名
今年央视的《开学第一课》播出后,不仅央视和教育部被批,连出场表演的一批小男生也惨遭痛骂。他们是被人请去的,未必是自不量力毛遂自荐,他们算是被殃及的池鱼,多少有冤枉。
这样一些小男生之所以让人讨厌嫌弃乃至臭骂,主要是他们与普通男生有些不同之处。一是脸上抹粉,唇上涂红,还画眉毛,染头发,弄得像不伦不类。二是说话拉紧嗓子娇声细气,还拋着媚眼。三是动作轻柔。上肢总在胸前小幅活动,常用双手比出心形,或用食指画圆圈,或两手十指张开一齐向两侧来回摆动。四是常勾着身子扭着腰肢来回摇晃。总之,容颜体态、声音言语、举首投足,一颦一笑,都显得矫揉造作,扭捏作态,不自然,不得体,与一般男生大有区别。
这些另类小男生可能是小鲜肉,但不同于一般的小鲜肉。小鲜肉只着眼于容貌特征,而且这种特征是天生或自然形成的,而这些小男生有更特殊之处,且是为讨好小粉丝而刻意养成。他们更不同于当今的女性,因为当代女性虽也化妆打扮,但并不柔弱,更不做作。如果硬要与女性类比,只能说他们与旧时代富贵人家的
小姐有几分相似。
所以,不宜将他们等同于小鲜肉,更不能称他娘炮或说他们娘娘腔,说他们女性化也不恰当。这非但不确切,而且误伤女性。
根据这类小男生外在的主要特征,可以称作矫柔男或扭捏男。
矫柔男的出现源于韓流的侵袭。世纪更替之际,中国青少年也步入歌唱时代,一些青年凭唱歌迅速成为明星大腕。一些韓国男生趁机打入中国娛乐圈。他们的另类让其很快成功。本土男生由追捧而至摩仿,久而久之,习慣成为自然,矫柔男实现本土化。
由于小学生和初中女生较为柔弱,对威武刚强有些畏懼,对轻柔细腻易于亲近,所以他们容易成为矫柔男的粉丝。初中男生和高中生对这类缺少阳刚之气的男生是不感兴趣的,成年人更是非常反感。但是,由于娱乐媒体的热捧和大力推介,矫柔男或扭捏男队伍似有扩大之势。
对出现矫柔男这种现象不必视为洪水猛兽,非赶尽杀绝不可,但必遏制。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