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现在这么热吗?古代人会不会中暑,中暑了该怎么办?

入夏以来,随着高温天气的来袭,许多人在酷热天气的荼毒下,叫苦不迭,恨不得一头扎进冰箱里,或是躲在空调房中。

现如今科技发达便利,面对高温,人们有着各种各样的避暑方式,即使不幸中暑,也能及时得到医治。然而在医疗和科技水平尚不发达的古代,一旦中暑,却往往有性命之忧,历史上就有许多人因中暑而去世的。

家喻户晓的北宋大文豪苏轼就是因暑热去世的。

苏轼一生屡遭困顿和贬谪,元佑八年(1093年),随着掌权者高太后的去世,各党派势力间斗争激烈,最后旧党大臣失势,苏轼也因此被新党大臣贬为宁远节度副使,又被贬到惠州。

隔了几年,再被贬至荒远的海南岛,后来宋徽宗上台,苏轼得以被重新任用。正好又赶上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的朝廷大赦,苏轼被恩准北归,却在回来的路上,赶上夏季高温,又因旅途的劳顿,最终中暑去世。

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也是因中暑去世的。

赵明诚是宋代著名的金石学家和诗人,父亲赵挺之是宋徽宗时的宰相,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也即苏轼去世的这一年,和当时礼部员外郎的女儿李清照结婚,婚后的两人琴瑟相和。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金兵南侵,他们在乱世中流离,家中财物也丧失殆尽,最后为了养家糊口,赵明诚不得不出仕为官,他在建炎三年(1129年)五月,接受朝廷任命出守湖州,却在赶往任上的途中,中暑而亡,年仅49岁。

民族英雄郑成功也是死于中暑。

南明永立十二年至十四年(1658-1660年),郑成功三次出兵抗清,在福建沿海取得多次胜利,然而此时的清廷力量过于强大,郑成功转而开始收复被荷兰人占领的台湾。

永历十五年(1661年),郑成功亲率军队,从进门出发,经澎湖向台湾进军,经过激战,最终将台湾收复,然而却在胜利后不到一年,突然去世,根据《榕村语录续集》中记载,郑成功当时突发不适,他的亲随招来医生治疗,医生认为是天热中暑,于是“投以凉剂,是晚而殂”,最终因中暑去世,年仅37岁。

古代医疗水平有限,中暑之后,往往因为没得到及时和准确的诊治而丧命。

清代文学家袁枚在《随园诗话》就详细记载了他中暑后如何被救治的故事,可以较为清楚的看出古人中暑的情况。

文中提到,丙子年九月,南京的天气特别炎热,当时住在南京随园的袁枚不幸中暑。家人连忙请来一个吕姓医生来诊治,喝下医生所开的药,袁枚竟然开始呕吐不止,头晕目眩。

家人正在手足无措时,袁枚的好友赵黎村刚好来访。赵黎村精通医道,得知情况后就写了一个方子让人去抓药。药煎好后,加上一些石膏粉搅匀,袁枚喝下后顿觉犹如千钧之石,将肠胃压下,血气不再上涌,这才保住了性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