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装剧和历史剧中经常出现的几类错误,有什么呢?

一,生活常识的错误

生活常识,就是古人平常生活的吃、穿、住、行。最重要的就是吃和穿了,这两种也是古装剧最容易犯错误的地方之一。

首先看吃的方面吧。中国人吃的东西并非自古以来就有,例如小麦是商朝从西亚传入的;西汉传入了石榴、葡萄、芝麻、黄瓜;唐朝传入了菠菜等;辽宋传入了西瓜、占城稻;元朝传入胡萝卜;明朝传入玉米、马铃薯、甘薯、西红柿、辣椒等。但是电视剧中却经常出现食物穿越的问题,例如《封神榜》中的商朝士兵啃西瓜,杨戬吃红薯;老版《三国演义》中的士兵啃玉米;新版《水浒传》中,宋江和公孙胜在玉米地里拔剑相斗……

再来看看穿着打扮。首先必须要吐槽一下古装剧中经常出现的杀马特造型。中国古人对发型的规定是很严格的,稍微不注意就违背了法律规定。按照规定,士人的发型必须是束发,如此才显得正式、庄重。尤其是古代的官员,不仅要束发,而且要随时带着帽子。如果官员在正式场合披头散发,估计早就被咔嚓掉了。武侠剧、仙侠剧出现杀马特的发型是能够理解的,毕竟这并非是严谨的历史剧,但是历史剧出现杀马特的发型就十分让人作呕了。例如《新三国》中的司马懿、《鸿门宴》中的范增都是披头散发的,看着就烦。

另外,就是古装剧中穿棉衣的人太多了。实际上,在元朝之前,中国人基本就是穿丝织品和麻布衣,社会上下的分层十分明显。直到元朝黄道婆改进棉纺织技术之后,中国人才穿上了棉衣。还有一点需要注意,中国古人在南北朝之前基本是都是跪着吃饭的,韩国和日本都有这样的传统。后来,从游牧民族引进了胡床之后,中国人才开始坐着吃饭。

二,基本史实的错误

古代的历史虽然有些地方有争议,但是基本的史实是不能够违背的,就算是武侠剧,也有一定的历史背景,这个历史背景不能够出现基本错误。《汉武大帝》中,参观周亚夫军营的皇帝是汉景帝,实际上应该是汉文帝;《宰相刘罗锅》中,清朝还有宰相,这是极大的错误;《铁齿铜牙纪晓岚》中,两人是年纪差不多的对手,实际上两人相差26岁,根本不是一代人,而且两人地位相差很大,不可能斗智斗勇。

还有一些基本历史错误,不是人物的错误,是历史常识的缺乏。例如在许多历史剧和古装剧中,都会出现这样的局面:男主人公和好友或者红颜知己等在晚上逛夜市,整个城市灯火辉煌,好不浪漫。而且,城市的每个地方都是人来人往,有店铺、有摊位,十分繁华。实际上,古代城市管理是很严格的,在宋朝之前,城市中只有专门的市场才能够买卖,而且买卖的时间只能是中午,称为“日中为市”。晚上一般实行军事管理,不准人们随意出门。直到宋朝,城市的管理才放松,早市和夜市才出现,城市各处都可以摆摊了。

还有很多历史剧或者古装剧的,皇帝上朝的时候,大臣都是跪着的,并且不断高呼万岁。真的是这样的吗?根据历史记载,春秋战国到唐朝,大臣上朝,那是坐着的,只是皇帝的位置处于正北,大臣在两边。到了宋朝,大臣上朝是站着的。到了明朝,大臣上朝才是跪着的。这一系列的变化反应了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不断在加强。

三,称呼的错误

称呼是历史剧和古装剧最容易出现错误的,毕竟古代称呼的演变是一个过程,而且名录繁多。例如皇帝的称呼就有名字、自称、庙号、谥号等,皇后也如此,不过某些电视剧,皇帝或者皇后称呼自己的谥号和庙号,这就是低级错误了。例如《孝庄秘史》中,孝庄叫自己,那是一口一口的“孝庄”,这不是低级的错误吗?

古装剧中容易出现错误的称呼有“太监”、“本宫”、“大人”、“父皇”、“臣妾”等。例如太监,只是宦官中的最高级别的官员,并非所有的宦官都有资格叫做“太监”;“本宫”只有一宫之主才能够自称,并非所有的妃子都可以说;大人在唐朝之前是父亲的意思,在唐朝之才演变为高级官员之间的互称,在清朝才是老百姓称呼官员的通用词汇……

除了个别需要注意的称呼之外,大部分称呼可以按照现在人的理解去称呼,毕竟电视剧是给现代人看的,比如夫人、丈夫之类的词语,我觉得就没必要吹毛求疵了。

另外,这里再说一下古代诏书称呼的问题。在许多古装剧中,只要皇帝的圣旨来了,那么在场的人都会跪下,然后使者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实际上,这句话是从朱元璋开始使用的,之前的朝代并非如此。例如唐朝的诏书开头为“上天眷命,皇帝圣旨”。另外,圣旨不一定非得写“诏曰”,还有“制曰”、“敕曰”等。

实际上,历史剧、古装剧中的历史错误根本不局限于这些,如果统计起来,估计都可以成为一门学问了。作为一个拥有4000年文明的历史国度,我们应该尊重自己的历史,拍摄的历史剧、古装剧应该尽量符合历史的原貌。如此,我们的电视剧、电影才不会对青少年产生较大的错误引导。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