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小宝宝们应注意哪些啊?

秋冬季节幼儿最容易患上哪些疾病?怎样做到给孩子最合理、最科学的养护呢?我想除了幼儿园做好必要的疾病预防措施外,家长也应该从衣、食、养、护等几个方面予以注意。以下为相关的资料。 着装宽松便于活动 冬季气候寒冷,家长们都怕冻着孩子,下意识地一再给孩子多穿衣服,殊不知这样做对孩子并不利。俗语说“春捂秋冻”,准备早晚不同时段的衣服,给孩子适量地添加,让孩子逐渐适应寒冷的气候,而且要让孩子着装宽松,便于活动,及时更换,这对孩子更有利。  入秋以后,一天当中早晚的温差较大,很多父母会把握不好给孩子穿衣的厚度。尤其是已经上幼儿园的孩子,白天穿多了,在太阳底下一玩就是一身汗,傍晚受凉风一吹就很容易生病。因此,父母可以为孩子多准备一套衣服,随时为孩子更换。也可以为孩子准备多条干爽的毛巾,将1-2条毛巾垫放在孩子的贴身内衣里面,尤其是前胸及后背。看孩子玩得热了,先摸摸孩子的脖子处,如果出汗,就把毛巾抽出,再换干净、干爽的毛巾垫入即可。当然,也不要给孩子穿多了,更不要帮孩子“裹肉粽”。小儿科医师介绍,很多秋冬季小儿发烧,都是由于家长为宝宝穿了过多衣物,使孩子体内的热量无法散发而引起的。因此,孩子的衣物也应较为宽松、通风,并且便于孩子活动。  学龄儿童的着装,也要本着宽松-便于活动-及时更换的原则,不宜捂得太多。重点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让孩子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及时增减衣服。比如,上体育课等参加剧烈活动的时候应适当少穿,并尽量穿吸水性、透气性强的棉质衣服,活动过后及时增加衣服,以免受凉感冒。  膳食合理营养均衡  秋冬时节,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变小,人们经常感到全身燥热,口唇、皮肤干裂。在这样干燥的季节,家长应多为宝宝准备一些汤汤水水。  秋天不如夏天使人口渴,家长忙起来往往容易忘了给孩子喝水,这很容易引起孩子体内不适。所以,秋天及时为孩子补充白开水,仍然是家长们应时刻挂在心头的大事。最好应在清晨起床后及时给孩子饮一杯水,改善其机体一夜相对缺水的状态,使血液浓度稀释。同时,也要注意到饮水间隔时间的均匀。一天大约需要2000毫升水,可分4至7次摄入。一天之中,除三顿饮食摄入一定量水外,晨起,上午10时左右,下午3时左右,晚睡前等时段还要各摄入300至500毫升水。  给孩子吃一些芝麻、糯米、乳品等柔润食物,可以润燥生津、清热解毒。古人认为“晨起食粥,推陈致新、利膈养胃,生津液,令人一日清爽”。早餐最好让孩子喝上一碗粥,不但花钱少,关键能润燥滋阴,益于养生。  还可以选用一些水果为孩子制作果汁饮料,或用蔬菜、肉类熬煮汤或粥给孩子喝,可选萝卜汤、百合红枣汤、豆腐青菜汤。天气寒冷时,牛、羊肉配萝卜,白菜豆腐加排骨,热热地煮上一锅,非常不错。秋冬季节柿子较多,但在给孩子吃时要注意最好在饭后食用。因为柿子中所含的大量柿胶酚、单宁和胶质,在空腹食用后会与胃酸一同凝结成硬块,容易引起宝宝消化不良,呕吐,胃胀痛。  在寒冷的冬季,还应该多给孩子吃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来抵抗流感,因为新鲜水果和蔬菜富含可以增强人们抵抗力的维生素。例如,橙类水果中富含的维生素C能够增强人类的免疫系统机能;而蔬菜和水果沙拉中的维生素B对保持粘膜湿润很重要。此外,进食调理除遵照原有的荤素搭配、平衡膳食的原则外,还要注意让孩子少食辛燥的食品,如辣椒、生葱等。 保洁润肤强身健体  时常保洁,温柔润肤。有些父母会认为秋冬季节气温较低,可以不用每天给孩子洗澡。其实,秋天,皮肤易干燥、脱屑,更要为孩子做好每天的个人卫生工作,并且应在清洁工作后,换上新衣服,注意为孩子涂抹润肤露,以保持皮肤滋润。  冷水擦身,加强防御力。想让孩子有更好的抵抗力来抵御寒冬侵袭,给予孩子适当的锻炼是必不可少的。甚至还可以根据宝宝的体质,在入秋时就尝试用过完冷水后绞干的毛巾为孩子擦身。当然,如果孩子不能一下子适应冰凉的水温,你可以试着先用温水来进行“过渡”,循序渐进地进行冷水浴锻炼。  享受秋冬日光浴。阳光对于宝宝的生长发育来说,是很好的天然“补品”。在秋冬季节别忘记多带孩子出去走走。  保持居家环境的空气流通。随着天气的逐渐转凉,各家各户的门窗都开始关起来了。于是屋里的空气夹杂着厨房的油烟儿,被一家老小来回吸了不知多少回。人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废气,仅人体呼出的废气中,至少含有25种有毒物质,加上抽烟、做饭甚至室内的装修等都能成为室内空气的污染源。在门窗紧闭时,室内空气也会随人数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而受到污染,闭塞的空间十分适于各种病菌的滋生。为了让孩子免受病毒侵扰,居家环境必须保持空气流通。  精心护理防患未然  秋冬季节由热转凉,秋风秋雨渐多,昼夜温差大,是幼儿各种疾病的高发期,因此,要顺应自然,重视保健,防患于未然。  防感冒秋冬季是感冒的高发季节。感冒有两种,一种是普通感冒,也叫作“伤风”。另一种是流行性感冒,称为“流感”。  治疗感冒没有什么特效药,感冒疫苗也因仅能对抗某种流感病毒而局限性很大。患感冒后只要体温不是太高,则吃不吃药关系不大,重要的是病儿要卧床休息,减少消耗,避免病情加重。  即使发烧也不宜急于退热,因为发烧正是机体免疫系统与疾病斗争的表现,要注意多喝开水补充水分。当然,如果体温很高(超过38度)可以吃一些退烧药,西药如复方阿司匹林、小儿退热片,中药有适用于风寒感冒的正柴胡饮、感冒清热冲剂和适用于风热感冒的银翘解毒丸(片)、双黄连口服液。如果高热不退,有抽风的征象或怀疑有其他合并症时,则应立即去医院。  孩子得了感冒,精心的护理在某种意义上比治疗更为重要。患感冒体力消耗很大,要让孩子好好休息,不能因为孩子精神好些就放任他到处乱跑。如果夜间睡不踏实可以请医生开一点镇静药。可以多喝一些糖水或葡萄糖水,这样不但可以补充因发烧而消耗的营养和水分,而且可以利尿散热。饮食也要注意口味清淡,易于消化,如稀粥、烂面条等流质半流质食物,忌食生冷油腻及刺激性食品。  防腹泻随着秋冬季节的来临,小儿腹泻人数明显增多。据儿童医院有关专家介绍,小儿秋季腹泻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肠炎,患儿多为5岁以下的幼童,特别是3岁左右的孩子较多,临床症状以腹泻为主,伴随发烧、呕吐及轻度上呼吸道感染,小儿患有秋季腹泻时,小便明显减少,哭的时候眼泪较少,口唇粘膜干燥,皮肤弹性减退,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样,较大幼儿大便呈喷射状,无特殊腥味及粘液脓血。 由于频繁腹泻与呕吐,患儿食欲又低下,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水现象。严重的患儿大便一天达十几至二十多次,有的甚至可出现电解质紊乱,更甚者表现为皮肤干燥、弹性差、尿少、四肢冷,如不及时纠正将发展成循环衰竭危及生命。 专家指出,小儿患腹泻的主要原因是秋冬干燥的气候环境有利于病毒的生长和繁殖,若家长和孩子不注意卫生,很容易得病。孩子发生秋季腹泻后家长不必惊慌,但必须注意做好以下几点:一、饮食调理。一般主张在疾病期继续给患儿喂食,满足其生理需求,但应根据患儿自身的消化吸收功能和平时的饮食习惯合理调整。二、要纠正脱水。孩子腹泻脱水了,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口服补液。三、给予药物治疗。 防哮喘哮喘是小儿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临床表现为胸闷、气急、哮喘等症状,大多夜间加重,被迫端坐呼吸,额部冷汗,彻夜难眠。 大量的临床医学统计资料表明,儿童哮喘80%以上在深秋时节发病或复发。患儿常见的致病因素有灰尘、花粉、霉菌及螨虫等,有些食物,如鱼、虾、蟹、海产品等也是重要的致敏原。 因此,患儿的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生活及饮食,尽量避免孩子与致敏物质接触,这是预防哮喘的有效措施。同时要注意加强营养,让患儿多吃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豆制品以及新鲜蔬菜、水果等。在日常生活中应防止小儿过度疲劳,保证充足的睡眠,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和耐受力,以减少发病的机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