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九几年上大学,专业临床医学,大二下学期或者是大三上学期学过一学期中医,所以略懂一点。
因为略懂,所以才知道中医理论跟现代医学没什么关系。
医学是一门注重实践的科学,理论再天花乱坠,再“天人合一”,不敢面对“验药”,也谈不上疗效。
因为“安慰剂效应”是客观存在,所以靠病人自己说疗效不靠谱。因为医生是人,是人就可能夸大其词,所以靠医生自己说疗效也不靠谱。
那么疗效谁说了算?
中医吹很多,不过是有了现代医学的基础保护才有机会吹嘘中医疗效而已。没有疫苗,面对百白破、脊髓灰质炎、流脑……怎么办?没有抗生素,面对肺炎、胆囊炎、阑尾炎……会怎么样?
有哪些专业的中医养生方法?
我先说一下中医养生有关内容。养生是中医学的重要内容,中医最重视养生,养生就是现代的预防医学的一部分,虽然古代没有产生疫苗之类靶点非常确切的药品,但其天人合一,以及整体观指导下的养生非常有效果。养生是使人不生病,少生病,延年长寿的法门。几千年来养生类书籍不下几百部,虽然有已佚失,存世的书也不少。最早的是马王堆汉墓帛书导引图,合阴阳,却谷食气。唐代孙思邈既是中医学家,又是养生家。孙真人卫生歌就是对养生的总结,择其中一段,春嘘明目夏呵心,秋呬冬吹肺肾宁。四季长呼脾化食,三焦嘻却津宜咽。这是说的练六字诀,念呵字吐心中毒气,念呬字治肺,嘘字治肝,嘻字治胆,吹字治脾,都有时间和要领。再录一段,发宜多梳气宜炼,齿宜数叩津宜咽,双手揩磨常在面,这是说练呼吸,叩动牙齿,舌顶愕吞咽津液,手搓脸面。内容还不少,就是在饮食起居,喜怒哀乐方面的养生。
其实中医在唐代以前十分注意导引术治病。隋朝巢元方等编撰的《诸病源候论》中,治病方案不是针灸热熨,就是导引按摩。举一例,风四肢拘挛不得屈伸候。此由体虚腠理开,风邪在於筋故也。春遇痺,为筋痺,测筋屈,干客关节,则仁义筋挛。邢客于足太阳之络,令人肩背拘急也。足厥阴,肝之经也,肝通诸筋,王在春。其经络虚遇风邪则伤於筋,使四肢拘挛,不得屈伸。诊其脉,急细如弦者,筋急足挛也。若筋屈不已,又遇於邪,则移挛入肝。其病状,夜卧则惊,小便数。真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於后。养生法导引法云:手前后递互抓,极势三七,手掌向下,头低面心,气向下至湧泉,倉门,却努一时取势,散气,放纵,。身气平,头动,髆前后欹侧,柔博二七,去髆二丫冷血,筋急,渐渐如消。
又云:两手抱左膝,伸腰,鼻内气七息,除难屈伸拜起,胫中痛萎。又云:两手抱右膝著膺,除下重难屈伸。
又云:踞坐,伸右脚,两手抢左膝头,伸腰,从鼻内,自极七息,展右足著外。除难屈伸拜赶,脛中疼痺。
又云立身,上下正直,一手上拓,仰手如似推物势,一手向下如捺物,极势,上下来去,換易四七。去髆口卜风,两髆井内冷血,两掖脉挛急。
又云:踞坐,伸左脚,两手抢右膝,仲腰,以鼻口卜气,自极七息,晨左足著外。除难屈伸拜起,胫中疼痹。从上看见古代医家把导引术不仅用来养生,而且用来治病。
从上面内容,也能看出一些中医的养生方法,但由于文字艰涩难懂,不容易领会,我把我养生的方法简介一下,我每天黑夜睡在床上,先开始按柔胸腹,右手顺时针按100次,左右逆时针按100次,闭目意念和手法一块转动。按完后开始练导引术,先气沉下丹田,进行腹式呼吸,越慢越放松,越舒服。然后以丹田为中心,用意念从丹田开始向东南西北,八个方向,依次扩展,依中国地图接世界扩散,扩散完一圈,浑为一体,这虽是自己用,对调整上下右右大有好处。很好地解决睡眠问题,解决上热下寒问题,水火既济,阴阳和同,我感到功法简单适用,多年练习,得益不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