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又称摄生,就是指调摄生命、保持健康并达到长寿的意思。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和长寿的期盼也越来越迫切,那么如何才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呢?社会上出现了很多养生的理念和方法,殊不知一些被大家所追捧的养生方法,却对我们身体危害很大。常见的养生误区都有哪些?
一、每天喝2L水
很多消息都说人们每天要喝足八杯水或者2L水,是对身体对肌肤最好的保护,其实这个方法太片面了,人体每天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补充身体所需要的水分,而并不是单一的喝水,而且2L水这样的量规定也不正确。人体只需要摄取每天所需要的水分即可,如果要是量过多的话也是会威胁健康,想要推测水分是否正常,可以观察自己的尿液,如尿液呈现一种淡黄色的话,那么说明你体内的水分是正常的,没有必要去补充的。
二、胃不好就喝粥
粥属于流质食物,不需要经过大量咀嚼即可进入小肠,降低了肠胃负担,对于消化功能不好、术后恢复人群,粥确实是“养胃”佳品。但粥是流质食物易反流,长期食用会刺激胃酸过多分泌,刺激胃粘膜,不利于溃疡面愈合。对于胃食管反流、消化性溃疡人群来说,喝粥反而可能会加重病情。
三、热饭
最后一点的话,我相信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是经常能碰得到,比如说聚餐吃饭,总有人说这道菜不错,趁热吃趁热喝,其实这个习惯趁热吃,大家会发现会有烫伤,我们人类的食道十分的娇嫩,一般情况下他只能承受50~60度的一个温度,如果超过这个温度就会烫伤我们的食道黏膜。如果你经常吃非常烫的食物,或者习惯于吃比较烫的食物,那么你可以去检查一下胃,多半可能会有浅表性的胃溃疡,所以说我们摄入食物的温度一般的话尽量控制在50~60度以下,这样会最佳。
误区一:清热泻火,只需常服凉茶 由于一些产品的宣传,导致人们产生一年四季都“上火”的印象,大部分人有“上火”症状。人们常遇到的小毛病如咽痛、牙疼、有点口干等,一律判断为“上火”。随之而来的就是板蓝根、青天葵、菊花、夏枯草等统统泡茶、煲汤一起上。清热解毒的中药,都属苦寒药,中医辨证适用于实火上攻的症状,患者服用此类药后往往会“泻”,耗损胃气,导致脾胃虚弱。 误区二:中药完全没有副作用,可以随便吃 很多医药产品在宣传时,将中药的副作用几乎选择性地忽略,给人“中药是纯天然、无害”的认识。但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中药仍是药物,其治病的基本思想中很重要的一条是“以偏治偏”,就是运用药物的偏性来调整人体功能的偏差。药物本身是有治疗作用的,虽然按照现代药理研究,大部分中药是没有肝肾毒性的,但并不代表其没有其他副作用的。中药应用不当,会造成机体功能的损害和偏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