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年龄讲,学龄前期及学龄期为发病高峰人群。大多数起病在5~12岁,90%在10岁以前第一次起病。
2.从性别方面分析抽动症的发病率,男孩明显多于女孩,男女比例约为4:1~6:1。早产儿、难产儿更易患多发性抽动症。
3.性格内向、行为异常、胆小敏感、性情执拗、人格发育不全的孩子、家族中有类似病例及有精神行为异常病例的孩子亦是易患抽动症的人群。3.
抽动症患儿的数量明显增多,根据调查数据显示:约有10%~24%的儿童在其童年的某个时期,会出现短暂的抽动,儿童抽动症的发病率约为1%-3%,在儿童神经症中占33%,抽动症已经成为儿科常见的一种病。抽动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不是一般常说的儿童多动症,不过有时候两种病会并发。抽动障碍病因复杂,与遗传、生化代谢紊乱、脑及躯体疾病、精神创伤和心理紧张因素有关。抽动症的易发人群1.遗传因素 患儿家族成员中本病发生率较高,尤其双生于、同胞患病的一致率也较高,提示本病与遗传因素有关、临床观察发现家族中若有类似疾病者其发病年龄较早,症状较为明显,治疗效果比无家族史者差。 2.体质因素 某些神经精神类型的儿童易发生本病,比如神经质、胆怯、多动、情绪不稳定、对人对事敏感及有固执倾向者。而且本症常伴有不明原因的头痛、腹痛及便秘、遗尿等,因此推测儿童抽动症与儿童本身的体质因素有关。3.精神因素 某些精神刺激可诱发本病,例如对学习要求过度、责备过多、家庭不和、感情上受到忽视或环境中某些紧张气氛等,这些因素均可使小儿产生矛盾心理,抽动行为即是心理上的矛盾冲突的外在表现。另外,过分限制儿童的活动也可成为本病的诱因。4.器质性因素研究提示抽动症属于器质性疾病。约50%-60%的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有脑电图非特异性异常。 5.其他 可由于某些躯体病,如感冒、鼻炎、眼结膜炎等躯体病造成局部不适及机体抵抗力下降而诱发。另一种情况则可能服用某些中枢神经兴奋剂治疗多动症,如苯丙胺,利他林等,使一些具有潜在抽动倾向的儿童诱发抽动发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