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缺水会导致哪些问题?

人体70%都是水,一旦身体缺水,身体各个部位都可能罢工。当你感到口渴时再补水却是为时已晚。幸运的是,身体会给你留下各种线索,暗示你需要补水了。

       1易损害肝脏

  体内缺水易导致毒素无法通过其他渠道排出体外,因此缺水的时候对肝脏的压力较大,容易导致肝脏疲劳运作、肝火旺盛。不少人秋季肝火旺就是由于水分摄入量不够导致的。
  2便秘
  当肠道吸收过量水分时,就会发生便秘。身体一旦缺水,肠道就会吸收更多水分予以补充体液,从而导致大便干结。
  3呼吸系统疾病可能性增加
  体内长期缺水时,唾液分泌减少,口干舌燥,食物就很难下咽,体内消化液分泌减少也会引发更多肠胃疾病。
  4白内障几率增高
  眼科专家认为,在机体缺水时,人眼内的液体含量会发生改变,引起眼晶状体蛋白变性,最终造成晶状体浑浊而致视力下降,同时增加患白内障的几率。
  5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
  血液缺水会增高血液粘稠度,影响血液循环,人容易感觉到恶心、头晕、心悸,引发多种心脑血管疾病。

体内长期缺水会怎么样

  长期缺水也叫慢性缺水

  生理学研究表明,中老年人最容易发生体内慢性缺水。这是因为人过中年后血浆肾素和肾上腺素水平呈进行性下降、心钠素分泌增加,从而导致体内的钠离子不断丢失,使人体对失水的口渴反应减弱,平时饮水不足,而导致慢性脱水。长期慢性脱水可导致许多疾病的发生,甚至直接威胁生命。

  白内障:人眼内的液体含量较高,在机体缺水时会发生生化改变,引起眼晶状体蛋白变性,最终造成晶体混浊而致视力下降。资料表明,以往曾发生一次急性脱水的老年人,患白内障的几率增高,曾有两次脱水或慢性腹泻者,白内障的发生率更高。

  心律失常:通过血液动力学监测,当血容量明显降低时,可诱发心房颤动,出现胸闷、心悸、头昏、乏力等现象。临床医生对这类病人曾采取电击复律,结果无效,而迅速静脉补液扩容后能立即恢复窦性心律。可见,失水是心律失常的祸根之一。

  脑血栓形成:血液粘稠度过高是引起脑血栓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血液粘稠度过高除了与血脂异常引起“血浑”外,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体内缺水。其中,夜间失水最为严重,可使血小板凝聚力和粘附力加强,因而清晨是脑血栓的发病高峰。

  有害物质蓄积:慢性缺水,不仅可以使尿量减少,还能使皮肤功能减退,汗腺分泌减少,影响体内代谢产物的排泄,造成有害物质在体内蓄积,从而出现慢性中毒。这种慢性中毒的危害相当大,它可损害多个器官、多种组织,加速人体老化。

  因此,人过中年应特别注意补充水分。无论春夏秋冬,应保持体内有足够的水分。水的摄入既要适量,更要适时,一般来讲,少量多次饮水比较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