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常见吗?致病原因是什么?

感谢“悟空小秘书”盛邀!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各种病因引起的胃粘膜腺体被破坏、减少,以致胃粘膜变薄、萎缩。最常见的病因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其次为十二指肠胃反流、自身免疫异常、长期营养不良等。

相比于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较少。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饱胀感、恶心、反酸、嗳气、上腹部钝痛或烧灼痛,与非萎缩性胃炎的症状几乎无差异,故很少被人们发现。多数病人是由于出现明显胃肠道症状行胃镜检查时被发现。

由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胃癌前病变,故需要积极治疗,以防其发展为胃癌。其治疗分为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多进食新鲜蔬菜水果,少吃富含亚硝酸盐的食物,少食腌制品、霉变、辛辣食物,限酒戒烟等。

药物治疗包括:(1)若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抗幽门螺杆菌治疗;(2)存在十二指肠胃反流,可使用促胃肠动力药物如莫沙必利;(3)免疫异常时,可使用糖皮质激素调节免疫;(4)若存在营养不良,补充复合维生素;(5)若烧灼感明显,可使用PPI抑制胃酸分泌,枸橼酸铋钾或硫糖铝保护胃黏膜。

经过治疗后,部分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得到改善或逆转,但需要定期胃镜复查,了解治疗效果,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