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是儿童常见出血性疾病之一,临床上分为过敏性紫癜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两种。但很多人都认为是一种疾病,没有区别。事实上,这是两种不同的疾病,有着很大的差异。
过敏性紫癜是由过敏引起,当某些过敏原进入过敏体质内,经过两周左右的潜伏期,使毛细血管产生过敏性炎症,导致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血液和淋巴液渗入组织内,引起皮下组织黏膜或内脏组织渗出性出血和水肿。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血小板的减少影响止血功能也是其中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过敏性紫癜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还有以下区别,详细介绍如下。
第一、临床表现不同
过敏性紫癜
多数患儿在发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多数情况以皮肤紫癜为首发症状,皮疹是本病的主要表现。主要分布在负重部位,多见于下肢远端,踝关节周围密集;其次见于臀部。
特征性皮疹为高出皮肤,初为小型荨麻疹或粉红色斑丘疹,压之不褪色,即为紫癜。皮损部位还可形成出血性水疱,甚至坏死,出现溃疡。紫色融合成片,最后变为棕色。一般1-2周内消退,不留痕迹;也可迁延数周或数月。
约2/3患儿出现消化道症状。一般出现在皮疹发生1周以内。最常见症状为腹痛,多表现为阵发性脐周绞痛,也可波及腹部任何部位。约半数患儿大便潜血阳性,部分患儿出现血便,甚至呕血。
泌尿系统可为肉眼血尿或显微镜下血尿及蛋白尿,或管型尿。可发生于过敏性紫癜病程的任何时期,但多数于紫癜后2-4周出现,也可出现于皮疹消退后或疾病静止期。大多数患儿仅有少数关节疼痛或关节炎。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本病见于小儿各年龄时期,分急性(≤6个月)与慢性(>6个月)两型。
急性期发病突然,出血严重,出血前不久或出血同时常患上呼吸道感染。
慢性病例无明显年龄高峰但多见于学龄期,多数发病隐匿,出血症状较轻,约10%患儿是由急性转为慢性。
其出血的特点是皮肤、黏膜广泛出血,多为散在性针状的皮内或皮下出血点,形成瘀点或瘀斑;四肢较多,但也可为全身性出血斑或血肿;有些患儿以大量鼻衄(约占20%-30%)或齿龈出血为主诉。
常见呕血或黑便,多为口鼻出血时咽下所致,发生真正胃肠道大出血者并不多见。球结膜下出血也是常见症状。约1%患儿发生颅内出血,成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致死的主要原因。
第二、实验室检查结果不同
过敏性紫癜
血小板计数正常或升高。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及血块收缩时间等均正常。部分患儿白细胞总数增高达20×109/L,伴核左移。血沉可增快,C反应蛋白及抗链球菌溶血素可呈阳性。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血常规:周围血中最主要改变是血小板减少至100×109/L以下,出血轻重与血小板高低成正比。其余两系基本正常,偶有失血性贫血。
(2)骨髓涂片:主要表现为巨核细胞成熟障碍。巨核细胞分类:原巨核细胞和幼稚巨核细胞百分比正常或稍高;成熟未释放血小板的巨核细胞显著增加,可达80%;而成熟释放血小板的巨核细胞极少见。
(3)血小板抗体检查:主要是血小板表面IgG(PA IgG)增高,阳性率为66%-100%。同时检测抗血小板抗体(PAIgG、PAIM、PAIgA),可提高检测阳性率。
第三、治疗方案不同
过敏性紫癜
急性期卧床休息,有荨麻疹或血管神经源性水肿时,应用抗组胺药物和钙剂。可用抗血小板凝集药物(阿司匹林或双嘧达莫)、抗凝治疗(肝素钠或肝素钙)。当有严重消化道病变(如消化道出血)、肾病综合征、急性肾炎,可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肾功能衰竭时,可采用血浆置换及透析,严重病例可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减少活动,避免创伤。应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对重度以上出血患儿可选用丙种球蛋白。输新鲜血小板仅可作为严重出血时的紧急治疗。激素无效可试用长春新碱、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脾切除对慢性患儿有一定缓解率,但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上述为过敏性紫癜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主要区别点,全面了解这些就能做到准确区分,科学医治。
但是要注意,这两种疾病恢复期较长,在此期间一定要格外注意做好相关生活护理,如加强营养、适度运动锻炼、保证充足睡眠等,促进疾病恢复。
两者其实都是一种疾病,但是疾病的类型、诱发因素、临床症状、治疗方案都不同。过敏性紫癜是由于变态反应物质导致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和柔韧性发生改变,致器官出现出血点、瘀斑 ;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由于血小板数量减少,从而引起皮肤、黏膜出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