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种病让几个中医诊断,诊断结果几乎一样,但开出的中药方为何不一样?

因为每个医家对同一种病,不同的流派有不同的治法。可以说,没有一个医生开出的药方子会一模一样。中医说“用药如用兵”,就算都看《孙子兵法》,不同的将军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实际使用。

中医派别各有千秋:

以张仲景以及他的《伤寒论》为代表的伤寒派,用药讲究“当以温药和之”,认为应当以温热药来治疗寒性疾病。

以孙思邈以及他的《千金要方》为代表的千金派,“金”即为肺金,肺主宣发,喜轻扬发散,故千金派用药多为轻清之药,且孙思邈的医德极高,从不使用动物药,都以毒副作用较低的植物药为主。

以李东垣为代表的温补派,则重在温补脾胃,认为病皆可因脾胃而起,也可以由补脾胃而去。故用药多为补中益气之药。

以张景岳为代表的温补派又重在温补命门。

这两个温补派都始终强调阳气的重要性,偏向于使用具有温热性质的重要来补益人体。

以张从正为代表的攻邪派,则主张凡病都是邪气入侵身体所致,所以治病一定要先驱邪外出,,邪去则正气自安。故用药多为汗法、吐法、下法。

除此之外还有叶天士为代表的温病派、朱丹溪为代表的滋阴派等。

派别不同,用兵之法也截然不同,即使同一派别,对同一疾病也有自己在治疗方面不同的见解。而且,单就中药本身而言,就简单来说,清热药也不止一两种,温里药也不止一两种,所以不同医生,开出的中药方子不一样,也非反常。

以上为个人见解,望能起到帮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