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渐冻人症(ALS),还有哪些罕见病?

每年2月的最后一天是国际罕见病日,手札君为大家分享一个生殖领域的罕见病--克氏综合征高中生物课本就告诉我们正常人的染色体有23对共46条,其中男同胞的性染色体由一条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组成,故男性的染色体核型是46,XY。如果一个男性多了一条X染色体(即47,XXY,也叫克氏综合征),他的人生会是什么味道?

克氏综合征 简介 克氏综合征是一种性染色体异常疾病,属于罕见病的一种(男婴发病率约在1/1000)。

克氏综合征的成因是卵母细胞或精原细胞在两次减数分裂形成卵子或精子的过程中性染色体出现“分配不均”,可以是患者父亲的精子核型异常,也可以是其母亲贡献了一枚异常卵。所以克氏患者的父母不要互相苛责,这只是上帝开了个过火的玩笑。

为什么克氏患者男性第二性征发育差且伴有不育?男性多了一条X染色体(少数人还多了两条)可不是超市老陈醋买一赠一的好事。克氏的患者在青春期前睾丸中的间质细胞(分泌雄激素)、精原细胞(精子尤其分化而来)、支持细胞(分泌精子调控因子)这三大类重要的功能细胞出现变性凋亡。所以,克氏的朋友到了成年后,除了部分嵌合体(46XY/47XXY)精液中能发现少量精子外,大部分非嵌合的患者(47XXY,48XXXY)精液中都没有精子,自然就无法生育。而且随着睾丸分泌雄激素的间质细胞凋亡,克氏患者的喉结、胡须、睾丸体积等都发育欠佳。

精液中无精子的克氏患者还有生育的可能么?精液中没有看到精子并不代表睾丸中就没有精子生成。人类睾丸中精子生成的场所是曲细精管,盘绕弯曲被睾丸小叶分隔,正常人曲细精管总长度约2.6米。克氏的患者的曲细精管中某几小段可能仍然残存有生精功能,我们称之为“局灶性”生精,就好比是汪洋大海中散落的几颗珍珠,无比珍贵。

单侧睾丸的曲细精管有800-1000条,如何在这些浩如烟海的小管中发现有精子生成的那几段呢?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有了睾丸显微取精技术,通过手术显微镜将曲细精管逐层分离观察,就像大家玩过的一种游戏叫”找茬“,有精子生成的小管色泽弹性管径粗细和没有精子生成的小管有细微差别,我们生殖科的医生需要在镜下把它们区分出来。

康奈尔大学的一项回顾性研究报告非嵌合的克氏综合征患者通过睾丸显微取精手术获精率在60%左右,虽然不是100%,但比起曾经的毫无希望已然是成果喜人。

克氏的患者后代会遗传么?如果克氏的患者很幸运能获得精子,那么随之而来的担忧就是:我的染色体有问题,会遗传给孩子么?

根据《男性生殖遗传学检查专家共识(2015版)》提供的数据,克氏的患者产生的精子中性染色体核型异常的比例低于5%。所以,如果通过显微取精的方式获得精子,那这些精子中大部分性染色体都是正常的。所以上帝给克氏的患者关了一扇门但还是留了个窗户。

当然,产前筛查是必须做的。在孕12-16周时建议做无创基因筛查(检测母血中胎儿游离的遗传物质)能发现大部分性染色体异常,最终确诊的金标准仍然是孕18-20周时行羊水穿刺。如果确定胎儿性染色体异常,是否终止妊娠尚无定论,国外70%的产前发现的克氏综合征胎儿是被终止妊娠的。

写在最后目前已知的罕见病有逾7000种,能治愈的不到5%。作为医生,能帮助罕见病患者实现某一个或几个方面的需求就很有意义了。就像克氏综合征,这是一种性染色体异常疾病,染色体胚胎时就决定了无法更改,但通过雄激素补充能让他们获得正常的第二性征,通过睾丸显微取精技术能让一部分患者拥有生育自己遗传学子代的可能,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工作这几年累计也接触了近20例克氏的患者,门诊的嘈杂、医生与患者特有的疏离会让你忽视眼前这是一个鲜活的人,你关注的只是他的激素水平怎样?他是接受先进的显微取精手术还是放弃尝试用精子库的精子做供精人工授精?...

如果没有参加患友会,没有同时接触克氏患者和他们的家庭,没有听他们分享生活的点滴,作为一名生殖科的医生,我可能会把这篇文章的标题写成“克氏综合征:多了一条X染色体的晦涩人生”。正是因为去年开始通过罕见病关爱组织开始接触克氏的患者和家庭,在患友会中医生和患者没有了那种拘谨,总体而言他们没有过度悲观,甚至一些不乏风趣幽默,所以,我把标题写成了《克氏综合征:多了一条X染色体的别样人生》,人生百味,五味杂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