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设计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主要有七个步骤。 1.创设情境 情境是心理产生和发展的空间,这种空间的营造可以是真实的情境,也可以是虚拟的情境,但都需要创设。情境的创设可以靠任务来激起,如竞争的情境只需要提出一项有成败有比较的任务即可;也可以靠语言来渲染,如编故事,只要故事有吸引力、有真实感,就可以让学生进入情境之中;也可以靠环境来营造,如带领学生到陵园墓地去讨论自我与生命问题,自然就进入了这种情境中;也可以靠展示来创造,如让大家表演自己放学回家后是如何和父母说话的。情境就是让学生思维和情感聚焦在一个共同点上,这样才可以进行相互交流和相互学习。情境的创设是否成功主要看能否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以“我是谁?”活动为例。在活动开始时,教师设计了一个“印指纹的小游戏,让学生在纸上印下自己的指纹并观察每个人的指纹有什么不一样,从而让学生初步体会到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第二步设计了一个“填写个人小档案的活动,让小朋友根据问题大声地说出自己的个人小档案:“我的姓名,我的样子,我的喜好,我的优点,我的不足,我认为老师和同学们是怎么看我的,我的愿望……”通过这一步步活动让学生从外貌、喜好、优缺点、他人的评价等方面来比较全面地认识自我。第三步则设计一个小品《小动物学本领》,由几名同学来扮演兔子学鸟飞,鱼儿学松鼠跳,鸟儿学马跑,松鼠学鱼游等。从而让学生明白每一个人都是有自身特点和优势的,我们应该更好地发扬自己的优点,同时正视缺点,并努力克服缺点,进而对自己有一个全面的评价。 2.心灵外化 创设情境是希望所有学生的心灵都对这一情境而打开。接下来就要一步步引导学生的全部心灵对情境全方位介入。这种介入可以是通过亲身参与行动,在连续的行动中把自己的心理世界充分展开;也可以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事件,从而产生感同身受的心理移入。通过游戏、角色表演、行为演练、象征性表达等形式把自己心灵的变化外化,用可观察和验证的行为表现出来。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多变的情绪》为例。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而言,“情绪这个概念是非常抽象、很难理解的,所以老师不谈什么是情绪,而是先问:人有哪些情绪表现?小学生们回答非常踊跃:激动、愉快、愤怒、轻松、惊讶、恐惧……然后老师通过游戏让几位同学即兴表演,其他同学猜测表演的是哪一种情绪。第三步通过模拟几个典型情景,如爸爸妈妈吵架时,孩子害怕的样子;考试没考好时,情绪低落的样子。让同学们了解到不良情绪给人们学习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后老师抛出问题:当我们心情不好时该怎么办?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并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归纳了几条克服消极情绪的常见方法,如转移注意力、寻找朋友倾诉等。整节课丝毫看不见抽象的情绪理论,但让学生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什么是情绪。 3.情感体验 当学生的情感充分介入后,就通过变化的情境来激发学生不同的情绪情感体验,把学生平时压抑在心中的情感释放出来。这种情感可能是喜悦、欢呼、亲切、感激,也可能是悲哀、自责、苦恼、绝望。小学生心理世界是隐蔽的、复杂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就是试图去发现这样的世界,去这样的心理世界沟通。活动中要积极地创设情境,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进行体会、琢磨,产生共鸣。例如,“保持一份好心情”活动中,向学生提出:“假如你的好友和你闹矛盾了,你的心情会怎样?”“假如你学习上取得了好成绩,你会怎么想?”等问题,让学生经历内心的思考、内心的体验,有感而发,反映出真实心态。通过学生的内心体验,让学生心灵顿悟,调适自己的心境。活动中,学生有不同的心灵感悟,要重视学生的内心体验和心灵感悟,尽量做到对学生的回答不妄加评判,让学生说出自己心中不同的想法。 4.交流分享 交流分享的目的有二:一是让学生发现自己的感受并不独特,别人也有同样的感觉,从而化解对问题的担忧,增加与集体的一体感;二是让学生相互学习,在面对同样的问题时吸取别人成功的经验。要把真诚的表达和领会别人的表达培养成一种生活能力,让我们的学生学会在彼此的交流中获得心灵的成长。表达者应该真实、自然、个性化、有感而发,倾听者应该接纳、领会、无批评、有回应。所以,交流分享的过程既是独特的情感体验过程,又是生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过程。 5.重新调整 重新调整是在对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有深入的了解之后,重新为自己的心理发展定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最终要让学生修正自己的价值观和思维模式,使情感和行为发生良性变化。经过分享,学生在团体中相互评估每人的行为,就会进一步对效果不佳的方案进行重新评估和调整,建立新的行为模式。例如,有一位学生在“课前准备”训练中,发现自己在下午第一节课老爱打磕睡的问题,也制定了调整生活习惯、早睡早起的计划,但一周下来不见效,为此很烦恼。小组成员对此表示了很大的关心,与她共同探讨,为她提出了十条建议。最后,她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设计了午饭后喝杯浓茶的方案,效果很好。 6.行为实践 在一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仅仅是让学生有所触动和领悟。要让他们将体验、感悟的东西化为行动,还需要课后的行为实践,并在实践中进行反馈和调整。改变了的行为习惯必须要可持续执行,必须要有效果的支持,必须有自我反馈方式,必须有广阔的团体监督体系。例如,学生可以制定行动计划图,将每天要做的事写在图上,进行分类,并告知家人、教师、同学等以作为强大的监督力量,对各项活动的成效进行自我评价,对自己的执行情况进行奖惩。有的同学在行为符合预定要求时,自己就往铅笔盒里投一枚硬币,进行自我强化;有的同学坚持一周达标,就让父母给自己买一架飞机模型。 7.泛化延伸 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生活实际设计活动课,并对学生进行辅导,目的并不仅仅是满足活动课上学生的心理要求。它应该贯穿学生的始终,让学生所感悟到的东西延伸课外,指导行为。把这种行为的变化在相关的思考方式、行为习惯、表现领域中表现出来。如在一个人身上学到的方法应用于另一个人,把学习领域的技能应用于人际交往领域。小学生形象记忆能力强,对活动中感兴趣的内容铭刻在心,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上反映出来。当开展完 “不做‘小拖拉’”这一内容的活动后,有些同学报告说:“我现在做事情可及时了,再也不拖拉了”。可见,学生们能用心理活动课中的感悟、体会来指导鞭策自己的行为,达到了心理活动的目的。 (五)活动效果评价 在活动设计之初,就要考虑到可能出现的教育效果。在设计者的头脑里,要有关于结果的明晰的效果图景。设计者还要善于把这种图景与所有参与活动的同学分享,使其成为大家共同为之努力的意愿。同时,设计者要为评价活动效果准备一套测评方式,使其具有可操作性。活动效果测评在活动之后可以为这次活动提供反馈,从而准确估计活动的结果,改进以后的工作。但最重要的是,当活动的效果评价作为活动设计的一部分被充分考虑时,它就成了活动目标的一部分,为集体和个人的努力提供了压力,让成员对活动有更多的投入。当然,这种评价不是对成员表现的评价,而是对群体收获和活动效果本身的评价,是一种形成性评价,所以不会产生传统考试那样对学生个体的压力。 (六)参考资料 设计者在设计活动方案时,应附录有关的参考文献,如对教材的选择和修改、对相关活动成果的综述、对他人成果的借鉴、对理论问题的解释等。这既提供了对这次活动设计的理论和实践的支持,使活动的基础更加坚实;也尊重了他人的知识产权,阐明了自己的创造性所在,有利于自己积累资料,也有利于别人借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