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拯救中医

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从未病到已病,从未成形到已成形。按照西医的说法,就是任何一个器质性的病变都是从非器质性的阶段发展而来。在非器质性的阶段治疗是比较容易的,而一旦进入器质性的阶段,治疗就困难多了。因此,为医者不但要善于治病更要善于识病。疾病在未病的阶段,在未成形的阶段,你能否发现它,截获它,使它消于无形。像扁鹊望齐侯之色一样,病还在皮肤就发现了,在皮肤就进行治疗,应该不费吹灰之力。而张仲景为侍中大夫王仲宣诊病,提前 20 年作出诊断,并提出相应的治疗措施。这就是见微知著的功夫,这就是防微杜渐的功夫。等到晚期癌症了你才发现它,又有多少意义呢? 目前现代医学的诊断技术从总体上来说还是处于诊断已病的水平阶段,也就是说这个诊断技术再先进,也只是诊断出那些已成形的病,对于未病,对于尚未成形的病,现代的诊断还无能为力。但是,到了基因诊断,检查婴儿,甚至胎儿的基因,就能发现将来的疾病,到了这个阶段,就应该是知未病了。所以现代医学从总体上说,还是向传统中医这样一个方向发展。 现在大多数人对中医的认识,都是从已病的这个层次上去认识,都是从形而下的这个层次去认识。从这个层次上去认识中医,当然觉得中医处处不如西医。我经常打一个比方,比如一个心梗的病人,心梗发生了,你会往哪个医院送呢?是往中医院送,还是往西医院送?我看 100 个人会有 100个人要往西医院送,也许就是张仲景再世,他也会建议你送医科大附院,而不送中医学院附院。凭着这个,搞西医的人个个挺胸抬头,搞中医的人个个垂头丧气,以为中医确实糟糕,自己入错了行。如果这样比较,那中医确实不怎么样,要甘拜下风。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去思考,我治的这个病人,我治的这个冠心病,根本就不发生心梗,乃至根本就不发生冠心病,我是使它不发生,你是发生了以后去救治,这两个如何比较呢?对社会,对国家,对家庭,对患者个人,哪一个更有利益?我想 100 个人里,也会有 100个人是赞成我的。如果我们从这样一个角度去比较,也许我们就会有信心。现在人们对中医的认识是从“ 渴而穿井,斗而铸锥”角度,这能够反映中医的真实吗?中医讲究治未病,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方论》的开首就指出“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我们这门医学的出发点,它的宗旨是治未病,是未渴而穿井,未斗而铸锥的,可现在许多人偏偏要在已病的行列跟西医较劲,搞什么中医急救医学,这就叫做不自量力,这就叫做以己之短击人之长。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中医怎么可能和现代医学的速度相比呢?

第一问.中医的一次望闻问切才多少钱?西医一个CT...B超...化验多少钱. 第二问.中医和西医在理论上不同,非要中西医结合.捆绑夫妻结果是...... 第三问.中国是落要拯救中医,需要做到几点,1、中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现在流行的中医,大多断章取义,不得古时精髓,现在的中医院的教材,极少注重经典的研究,像内经,难经,伤寒,金元四家的著作等等,国家应把这一类型经典做为教材,而不是选修。 2,中药需要规范化种植,切实保证质量。现在市面上流行的中药大多是人工种植的,规模化大生产出来的,规模化生产追逐的是利润,大量农药、化肥、除草剂的使用,使中药已经不是以前的中药了,这样的话,即使医生诊断正确,开方也对,可药不对,也治不好病,从而加剧人民对中医的不信任,甚至连从业的医生,也逐渐打着中医的口号,行西医之实。 所以要拯救中医,应该从医和药这两个方面来着手,关键是国家要重点扶持,扶持的方向也要对,像现在,国家在中草药规范化种植方面投入了不少的钱,可实际成果却很少,监督不到位。中医理论方面的扶持几乎没有,所以中医也举步维艰。 水先救人.因医院为财.不救死扶伤.讨论是为了让你加钱.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