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常见的疾病有哪些,怎么预防与治疗

首先:普通猪患有的所有疾病野猪都会患。所以要根据地方猪流行病进行免疫预防,同时加强卫生管理。
常见病主要发生阶段及疫病名称:
哺乳期:
仔猪黄白痢-因饲料过渡和圈舍卫生引起的肠道疾病,预防和治疗可采用疫苗和抗菌素;
保育期:
流行性腹泻和传染性胃肠炎-因圈舍卫生、温湿度等环境条件及黄白痢治疗不及时等原因引 起的病毒感染,预防和治疗可采取疫苗、抗病毒药物结合抗应激药物进行配合;
气喘病-因圈舍卫生、温湿度、空气质量、天气等自然环境条件引起,预防和治疗采取疫苗及抗病毒及抗菌素;
生长期:
所以猪有可能患的病均有可能,预防采取定期防疫,季节性预防保健。

猪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

猪蓝耳病的治疗。一、临床特征:①母猪:发热、厌食,沉郁、昏睡,不同程度呼吸困难,咳嗽。妊娠晚期流产、死胎、弱仔或早产。产后无乳,少数病猪耳部发紫、皮下出现血斑。个别母猪可见神经麻痹等症状。②育成猪:双眼肿胀、结膜炎,有眼屎或脓性分泌物,并出现呼吸困难,耳尖发紫、沉郁昏睡等症状。公猪感染后表现咳嗽、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呼吸急促,暂时性精液减少和活力下降。③仔猪:以一月龄内仔猪最易感染。体温可达40%以上,呼吸困难,有时腹式呼吸,食欲减退或废绝,后肢麻痹,共济失调,眼睑水肿,死亡率高达80%。④猪蓝耳病常继发猪瘟、附红细胞体等病,如果治疗不及时,猪只死亡率较高。二、防治措施1、无害化处理病死猪尸体:养猪地区要及时通过深埋、焚烧等无害化方法处理死胎、死猪,严格控制病猪的流动,防止疫情扩散蔓延。2、开展紧急免疫工作:蓝耳病疫情中常同时伴有猪瘟发生,有蓝耳病存在的地方猪瘟免疫抗体合格率明显下降。因此,要加强猪瘟的免疫工作,规模饲养场户要按照免疫程序及时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时要保证质量,可适当增加剂量,注意接种消毒,防止免疫失败或人为传播疫源。另外,根据各场实际,积极做好口蹄疫、猪气喘病、猪伪狂犬病等的免疫工作。规模饲养场建议使用猪蓝耳病疫苗对全部母猪和公猪进行免疫,基础免疫进行2次,间隔3周,以后每隔5个月免疫1次。3、积极做好对症治疗:1)母猪分娩前20天连用数天水杨酸钠或阿司匹林等抗炎性药物,以减少流产;2)母猪分娩前后各一周喂服氟甲砜霉素或支原净+金霉素,以减少细菌性继发感染;3)对发病母猪,则应推迟一个泌乳期配种;4)对初生仔猪可补给电解质、葡萄糖,对仔猪断奶前后、转群等,按预防量适当在饲料中添加氟苯尼考、阿莫西林、金霉素、土霉素等抗菌药物,及时淘汰、无害化处理无治疗价值的病仔猪;5)对年龄较大的发病猪,可用安乃近和相应的抗菌药物治疗,防止继发感染。4.加强养猪场/个体户的饲养管理:加强环境消毒,实行带体消毒,保持饲养用具的清洁,减少饲养密度,通风、降温,改善猪舍环境。调整日粮,对病猪饲喂高能量饲料、青绿饲料,提高维生素含量5-10%(其中维生素E可提高100%,生物素可提高50%),矿物质5-10%(Fe、Ca、I、Se、Mn),注意氨基酸平衡。5.防止猪群流动:发病期间停止猪只出售,停止从外地购猪,隔离治疗病猪,场内健康猪群应努力做到停止或少移动,减少疫病传播机会。三、防治小结综合性的防疫措施及疫苗免疫是控制和减少蓝耳病发病的有效途径。在生产过程中,一要加强检疫,杜绝引种及购买仔猪时从疫区带入病毒;二要严格执行隔离和消毒制度,注意建立无病清净猪场;三要实行产房隔离,哺乳仔猪应尽早断奶;四要对育肥猪采取“全进全出”制度,猪出栏后彻底消毒猪舍;五要注意区分弱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的不同使用特点,给无病猪场的猪打疫苗时,应该选用灭活疫苗,而给已有猪患上蓝耳病的猪场中的猪打疫苗时,必须选用弱毒疫苗。猪蓝耳病往往会继发猪瘟、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肺疫、猪附红小体等疫病。因此,猪场一旦感染蓝耳病,除对死胎、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及清洗消毒猪舍外,还应给病猪投喂高能量饲料、维生素和足够的电解质,母猪临产前宜混饲阿司匹林。治疗病猪时,应使用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同时,根据不同继发感染病症对症下药。针对发病猪用:双黄连注射液,板蓝根注射液,黄芪多糖注射液,干扰素注射液,免疫球蛋白,转移因子,都有很好疗效。为防止继发感染可用:磺胺类,头孢类药物肌肉注射,可有效防止继发感染。加Q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