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黄瓜常见病害有哪些,怎么防治

专家解答

黄瓜苗期主要有猝倒病、立枯病两种病害。

(1)症状和流行规律①猝倒病。苗期土表以上的茎部初呈水渍状,后缢缩为线状,幼苗倒地死亡,子叶尚保持绿色。开始个别幼苗发病,几天后以此为中心,向邻近植株蔓延,黄瓜幼苗成片猝倒死亡。湿度大时病株附近长出白色棉絮状菌丝。猝倒病的病原真菌在土壤表层越冬,长期存活,可随水传播,高湿条件有利发病,棚室内遇阴雨低温天气发病重。

②立枯病。主要为害幼苗茎基部或地下根部。发病初期茎部出现椭圆形暗褐色病斑,有的病苗白天萎蔫夜间恢复,严重时病斑绕茎一周,凹陷,干缩死亡,但不易折倒,病部具轮纹或淡褐色网状霉层。病原真菌寄主范围广,且能在土壤中长期存活。主要通过流水、菌土、菌肥、农事操作等传播蔓延。多在苗床湿度较高或育苗后期发生,病菌从幼苗根茎的伤口或直接穿皮侵入。阴雨多湿、土壤黏重、重茬发病重。

(2)防治方法①选用无病新土做床土,播种前对床土进行消毒。②播种前一次浇透底水,播种时用药土下铺上盖,分苗前一般不浇水,尽量提高苗床温度,注意通风换气。③发现病苗应及时拔除,清除邻近病土,并以高浓度的药土回填病穴。药剂可选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尽量不喷药,以免增加苗床湿度。发现病害后应及时分苗,以防病害蔓延。

提示板

猝倒病和立枯病的病原菌广泛存在于土壤中,低温高湿条件下有利于发病。床土消毒、提高苗床温度、增加光照、降低湿度是减少病害发生和传播的根本措施。如一旦发现局部发病,应提早分苗,以减小损失。

目前,公司技术员到“黄瓜之乡――沂南”调查市场时发现,几乎每个棚内均混发有不同程度的褐斑病、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叶枯病、炭疽病等病害。其出现病害主要原因是随天气转暖、气温逐渐回升,棚室管理不当使其出现高温高湿的环境而造成。这些病害的发病症状和很相似,菜农难以辨别,致使出现顾此失彼或药不对症的情况,下面着重介绍该阶段这几种高发病害的识别及混发后的防治方法。黄瓜褐斑病,多从黄瓜盛瓜期开始发病,一般中、下部叶片先发病,向上发展。初期在叶面生出灰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展成大小不等的圆形或近圆形边缘不太整齐的淡褐色或褐色病斑。后期病斑中部颜色变浅,有时呈灰白色,边缘灰褐色。湿度大时病斑正、背面均生稀疏的淡灰褐色霉状物。严重时病斑相融合,叶片枯黄。黄瓜霜霉病,一般大棚前沿发病重,症状明显,叶片上有黄褐色病斑,受叶脉限制,湿度大时叶背面有灰色或黑色霉层。细菌性角斑病,叶片上病斑呈浅灰白色,比霜霉病病斑要小,也受叶脉限制,但湿度大时叶背面不是黑色霉层而是白色菌脓,还有一个明显症状是发病后期病斑穿孔。黄瓜炭疽病,叶片病斑呈灰褐色或红褐色,严重时叶片干枯,湿度大时瓜条病斑有粉红粘稠物。上述病害多属混发,此时一定注意药剂的复配及不同发病时期用药量的灵活掌握。如:A、对于黄瓜霜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叶枯病混发时,发病初期,可采用霜贝尔30ml+细截30ml+有机硅(1袋),兑水15公斤, 3天用药一次,连打两次;发病中后期,使用霜贝尔50ml+细截50ml+有机硅(1袋),兑水15公斤,隔1天用药一次,连用两次。B、霜霉病和褐斑病混发时,发病初期,可采用霜贝尔30ml+速净30ml+有机硅(1袋),兑水15公斤, 3天用药一次,连打两次;发病中后期,使用霜贝尔50ml+速净50ml+有机硅(1袋),兑水15公斤,隔1天用药一次,连用两次。上述公司产品――霜贝尔、速净、细截均属纯中药生物制剂,无药害、无残留、不抑制作物生长、不会使叶片老化,无抗药性可连续使用,防治效果佳;同时可以调节作物生长、补充营养、缓解药害。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