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焦辨证方法,是清代吴鞠通在叶天士治疗温热病经验的基础上,依据《内经》对三焦部位的论说,并结合他自己的实践体会所创立的。将外感温热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般证治规律,概括为上、中、下三焦病证,用以阐明三焦所属脏腑在温热病过程中的病理变化、证候表现及其传变规律,并指导治疗。
三焦所属脏腑的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也标志着温热病发展过程中的不同病理阶段。上焦病证主要包括手太阴肺和手厥阴心包的病变。其中手太阴肺的证候多为温病的初起阶段。中焦病证主要包括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和足太阴脾的病变。脾胃同属中焦,阳明主燥,太阴主湿,邪入阳明而从燥化,则多呈现里热燥实证;邪入太阴从湿化,多为湿温病证。下焦病证主要包括足少阴肾和足厥阴肝的病变,多为肝肾阴虚之候,属温病的末期阶段。
(一)上焦病证
上焦病证是指温热之邪侵袭肺卫以及内传心包所表现的证候。邪在肺多为疾病的初起阶段,邪在心包则病情比较危重。
【病因】温热病邪由口鼻而入,既可能肺卫同时受邪,也可能只限于肺脏受邪,邪热壅肺,表卫证不甚明显。肺卫之邪不解,温热之邪则可逆传心包。
【临床表现】发热,微恶风寒,汗出,咳嗽,口渴或不渴,头痛,舌边尖红,脉浮数或两寸独大;或见但热不寒,咳嗽,气喘,汗出,口渴,苔黄,脉数;邪入心包,则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舌謇肢厥,舌质红绛。
【病机分析】肺合皮毛,主表统卫。温热之邪犯表,卫气失和,肺失宣降,故见发热,微恶风寒,咳嗽,舌边尖红,脉浮数或两寸独大等症。温邪上扰清空则头痛。热盛伤津则口渴。迫津外泄则汗出。若邪热入里,壅滞于肺,肺失肃降,气逆于上,则见咳嗽,气喘。邪已入里,故身热不恶寒。口渴,汗出,苔黄,脉数,均为邪热内盛之证。若肺经之邪不解,逆传心包,机窍堵闭,则见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舌謇。阳气内郁,不达四肢,故肢厥;灼伤营阴则舌质红绛。
【辨证要点】邪在肺卫:发热,微恶风寒,汗出,咳嗽,舌边尖红,脉浮数。邪传心包:神昏谵语,舌謇肢厥,舌质红绛。
(二)中焦病证
中焦病证是指温热之邪侵袭中焦脾胃,邪从燥化和邪从湿化所表现的证候。
【病因】温邪自上焦传入中焦,脾胃二经受病,若邪从燥化,表现为阳明燥热伤阴之证;若邪从湿化,则成为太阴湿热证。
【临床表现】邪从燥化:身热面赤,呼吸气粗,腹满便秘,神昏谵语,渴欲饮冷,口干唇裂,小便短赤,苔黄燥或焦黑起刺,脉沉实有力;邪从湿化:身热不扬,汗出热不退,头身重痛,胸脘痞闷,泛恶欲呕,大便不爽或溏泄,舌苔黄腻,脉濡数。
【病机分析】胃性喜润恶燥,邪入阳明而从燥化,阳热上炎则身热面赤。津伤而燥屎内停,故见渴欲饮冷,口干唇裂,小便短赤,腹满,便秘。热扰心神,故见昏谵。邪热上壅于肺,则见呼吸气粗。苔黄燥或焦黑起刺,脉沉实有力,为燥热内结,津液被劫之征。
脾性喜燥恶湿,邪入太阴而从湿化,湿遏热伏,郁于肌腠,故身热不扬,汗出热不退。湿热郁阻中焦,脾失健运,胃失和降,故见胸脘痞闷,泛恶欲呕,大便不爽或溏泄。湿性重着,湿热郁阻,气机不利,故头身重痛。苔黄腻,脉濡数,为湿热内蕴之象。
【辨证要点】邪从燥化多呈里热燥实证,证见身热面赤,脉沉实有力;邪从湿化多呈湿温病证,证见身热不扬,脉濡数。
(三)下焦病证
下焦病证是指温热之邪犯及下焦,劫夺肝肾之阴所表现的证候。
【病因】中焦病证不愈,进一步传入下焦肝肾为病。
【临床表现】身热颧红,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口燥咽干,神倦,耳聋,脉虚大;或见手足蠕动,甚或瘛 ,心中大动,神倦脉虚,舌绛苔少,甚或时时欲脱。
【病机分析】温邪最易伤津耗液,所以温病传入下焦,多为肝肾阴虚之象。阴虚不能制阳,虚热内生,则见身热颧红,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脉虚大。阴液亏虚,则口燥,咽干,舌燥。肾阴亏耗,耳失充养,故耳聋。神失阴精充养,故神疲。肝为刚脏,属风木而主筋,赖肾水以涵养,热邪久羁,真阴被灼,水亏木旺,筋失所养,拘挛迫急,以致出现手足蠕动,甚或瘛 。心中大动,亦系阴虚水亏,虚风扰动所致。至于神倦脉虚,舌绛苔少,甚或欲脱,均为阴精耗竭之虚象。
【辨证要点】身热颧红,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舌绛苔少,脉虚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