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如下:
(1)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指导
指导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要跳出以“我”为中心的怪圈,对他人要热忱、坦率、谦虚、友爱;要为人宽厚,能屈能伸,生活中不斤斤计较;能正确对待各种不公平的现象,能容人、让人、能冷静处事,能理智待人。
(2)挫折承受力与意志的培养
教育学生能承受挫折,经得起打击;培养学生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的奋斗精神不因一时的挫折而消沉;在艰苦环境下不悲观、不气馁;能吃苦耐劳,能意志坚强地坚持工作、学习、生活;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的良好心理素质。
(3)健康人格的教育
大学生正处于人格定性的关键时期。对他们进行健康人格的培育,包括提高学生自我意识水平,增强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培养良好的性格,形成广泛的兴趣,提高对困难和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掌握正确的心理防御方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等。
(4)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的教育
培养学生以社会需要为己任的心理素质和思想品德,正确地把个人需要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要具备自我认识,自我了解的能力,对个人的条件、气质、兴趣进行分析,确定切合实际的自我期望值和奋斗目标,树立到艰苦的环境中去锻炼和实现人生价值观念及为社会作贡献的高尚心理品质。
持续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持续一年多的疫情防控让全国各地高校的教学和管理状态都发生了变化,同时也对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影响。
日前,教育部公布的2021年高校春季开学有关安排,明确要求高校要组织学生思想调查和心理健康排查,做好思想教育引导、解难帮困、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工作。由于全国的高校基本条件、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配备、经验水平等差异较大,重视程度也不同,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
为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我建议切实推动高校履行好主体责任,一是要创建丰富多彩的、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校园活动,引导学生正确抒发和表达情绪。
二是学校心理咨询服务机构要积极主动开展工作,持续进行心理评估,制定完善的危机干预措施。三是要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搭建学生心理自助和互助教育平台,提升学生自我调节能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