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艾灸穴位是什么?
常用的艾灸穴位有很多,要根据病症的种类和部位进行选择。
艾灸是指利用艾叶制成的艾绒为主要材料,或配合药物,点燃后在穴位上或患处进行烧灼或熏熨,借其温热性刺激及药物的药理作用,以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艾灸具有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保健、引热外行的作用。下面举例几个艾灸的常见穴位:
1.关元穴:位于肚脐下3寸,人体正中线上,具有固本培元、补益下焦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肾虚、虚喘、痛经、小便不利、小肠疾患等。
2.气海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在脐中下1.5寸。具有培补元气、益肾固精、调理冲任及强壮作用,灸之能调整胃肠及肾的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对腹泻、遗尿、阳痿、遗精、月经不调、崩漏、中风、不孕有防治作用。
3.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在小腿外侧,犊鼻穴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具有健脾和胃、调畅气机、扶正培元、通经活络、通腑化痰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胃肠病、膝痛、下肢痿痹、脚气、水肿、中风、直面、心悸等。
总之,常用的艾灸穴位有很多,应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操作。
本内容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针灸科 主任医师 刘颖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