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如何定义疾病的?

关于疾病的定义,在当代医学界里,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都笼统地把不符合正常生理功能规范的现象定义为疾病。这样的定义未能真正体现中医学术精神。那么,古代中医又是如何对疾病进行定义的呢?

首先,让我们一起回顾小时候语文课之《扁鹊见蔡桓公》,文中扁鹊每次见蔡侯所云,公有疾在……,公有病在……,公之病在……,从”疾”到”病“的变化,由表及里,步步深入发展,直至最后病入膏肓,药石无效。文中体现出,在作为中医道医典型代表、中医学说主要立论者的扁鹊看来,”疾“位于表,属于外邪入侵为患,随外患向里发展,影响生理秩序到一定程度就成为”病“,然后就是病位之深浅与轻重程度的不同了。由此可知,外邪入侵为患,未明显影扰乱生命生理秩序,是为“疾”;进一步,生命生理失去正常秩序,称为”病”。

再者,从《内经》看,经云”治,未病;不治,已病”。这本是说明病态与健康状态本质区别的说法,却被后人普遍曲解为中医治病原则,断句起了变化,”治未病,不治已病“成为一个大喫头,成为庸医滥施药石的依据。把行文字面拆分理解,治,乱之反意,是指有序、常序;未,已之反,还没成事实之意,也可理解为无;不治,即乱,是失去正常秩序的意思。归结起来,其表达的意思为:生命运作循常有序,是无病状态;生命运作被打乱,失却正常秩序,即为已经患病状态。由此可见,”病“与”未病”的区别在于本来正常的生命秩序是否被打乱。因之,也可以认为,外邪初入侵病位浅,对生命秩序影响较轻微,不列为”病“,只是”疾“。

最后,从汉字字义理解。”疾”和”病“都从”疒“部,”疒”由”广”和”冫”构成,”广”即”廠“,代表人之机体;“冫”为寒水,代表阴阳失调;二者合一而成”疒”,意为生命、机体处于阴阳失调状态。”疾“字从疒从矢,矢即箭也,意为入侵之外邪。于是得出,疾是由于人体阴阳失调导致外邪乘其虚而入侵为患的生理异常现象。”病”字从疒从丙,丙又可分拆为“一”和“内”,一是太极,代表生命之识神;内,里也,也通纳,即摄入。也就是说,识神使用过度(七情妄动),打乱人体正常生理秩序,体现出阴阳失调状态,称之为”病“。摄入的失度本质上也是七情妄动的一种表现。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因疾来自于外,对”疾”之理解先着眼于外邪入侵条件,故”疒“在于“疾“中表示先有阴阳失调作为外邪入侵条件,这方面从伤寒论和温病学说中关于病因、阴阳合邪机理的论述等得到体现。而”病“因于七情内伤,故”一“、”内”为致病因素,”疒”所表示的阴阳失调却是七情内伤造成的病理状态。

综上所述,疾是人体因阴阳失衡导致外邪入侵为患,浅层次的生理异常状态;病是人因七情妄动失度,导致机体生理秩序失常而出现的较深层次阴阳失调状态。

疾与病两者区别明显,但也可以互相转化,疾的入侵加深,明显打乱正常生理秩序,就造成了病;而在治疗由疾发展而来之病时,随着适度、合理的治疗进程,病由深重向轻浅转变,最终透卫出表而愈,也可以看作由病向疾再向愈的转变。温病学说之”透热转气”理论可充分证明这一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