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便秘怎么治疗?
儿童便秘治疗可以通过饮食调整、排便训练、药物润滑导泻,以及灌肠等方式治疗。
儿童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排便不规律、间隔时间长(>2天),大便干燥、秘结、不易排出等一系列症状,其原因是排便规律发生了改变,可分为功能性便秘和器质性便秘两大类。不同类型的儿童便秘,治疗的侧重存在差异。存在先天性巨结肠、肛门狭窄、甲状腺功能低下等疾病的器质性便秘,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而更为多见的功能性便秘,则应改善饮食结构,多补充水分和膳食纤维,培养规律性的排便习惯。 便秘的儿童可以口服聚乙二醇散剂、乳果糖、番泻叶(短期使用)、液状石蜡(婴儿禁止使用)等药物,严重便秘的患儿可通过3%高渗盐水或开塞露保留灌肠的方式缓解症状,在彻底排通大便的基础上口服乳果糖、聚乙二醇散剂等。另外,便秘的儿童多存在肠道菌群紊乱,可以同时口服肠道活菌。
儿童便秘治疗应着眼于预防发生、标本兼治,将对症支持与病因治疗结合起来。
本内容由山西省人民医院 儿科 副主任医师 贾俊松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孩子大便干燥属于便秘吗?该怎么办?
(文 小孙大夫)还是一名准妈妈的时候,泡遍各种教育类公众号,满心盘算着是该先创造语言环境培养孩子的英语语感?还是用诗经的韵律滋养娃的国学胚芽?然而,孩子出生后才发现。。。之前是我想多太多了,一个新手妈妈的真实生活现状就是陷于吃喝拉撒的困局中无法自拔。
“孩子n(n≥1)天没拉屎了,不会是便秘了吧?!”应该是每个妈妈心头都曾经萦绕过的问(e)题(meng)吧!今天我们就聊一下这个有味道的话题。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孩子是不是真便秘了?
看过我们之前关于孩子牙齿损伤文章的亲们可能还记得我们讲过小儿疾病诊断的复杂性,所以,面对同样是n天不拉屎这个问题,不同阶段的娃我们的态度是不同的。
对于还吃母乳的小宝宝来说,有一个“攒肚”现象,就是宝宝出生一个月后,随着消化吸收能力提高,剩下的能形成便便的原材料就变少了,要攒上几日才能凑够一波。因为母乳特别好吸收,所以全母乳喂养的宝宝更容易出现「攒肚」现象。宝宝攒肚的时候是一点也不难受的,所以,对于小宝宝,只要好吃好睡,精神状态、体重增长都正常,就算三五天甚至七八天不拉屎,也不用担心,静待(菊)花开便好。这里需要提醒一下,对于不足月的宝宝如果没有足够的排便,首先想到的不应是是否便秘,而是喂养不足(这四个字又是多少母乳妈妈的噩梦,这里就不展开了)。
母乳含有水溶性纤维素——低聚糖,能增加粪便的水分,防止便秘,因而全母乳宝宝很少会便秘,如果真是有便秘表现,最好及时就医。
那么对于大宝宝呢?对于纯奶粉宝宝呢?两天不拉屎就不对劲了吗?三天就大事不好了吗?我们先看看国际诊断标准怎么说。
罗马IV标准提出:
不大于4周岁的婴幼儿必须包含至少以下两种情况并持续1月以上方可诊断为功能性便秘:每周排便2次或更少,有大量粪便潴留,有疼痛或用力排便史,大直径粪便,以及直肠内存在大量粪便。进行过如厕训练的婴幼儿可应用额外标准:如厕技能掌握后每周至少有1次大便失禁,或有排粗便堵塞马桶史。
4岁以上儿童及青少年排除肠易激惹综合症后,必须包含至少以下两种情况并持续1月以上方可诊断为功能性便秘:每周排便2次或更少,每周至少有1次大便失禁,有憋便姿势或过多刻意憋便,有疼痛或用力排便史,以及直肠内存在大量粪便,有排粗便堵塞马桶史。
这个诊断标准非常专业,但是可能对部分家长来说不好掌握,那么从家长实操角度我们主要观察近一个月内的三个指标:
排便频率——是否小于等于每周两次,或者周期较之前明显拉长。
排便时孩子的表现——是否过度用力,小宝宝腹肌尚在发育中,并且躺着排便没有重力帮助,憋的满脸通红也是正常的,但是大宝宝排便时满脸通红,满头大汗就需要注意了,任何时候表情痛苦或伴有哭闹都是不正常的。
便便的性状——下图是正常便便和异常便便的示意图,如果干燥便便上染血,请家长检查宝宝肛门是否存在肛裂。
我们还要特别说明一下诊断标准所说的大便失禁情况。可能有的家长疑惑,便秘的孩子都拉不出来怎么还会失禁呢?有的宝宝长时间不排便后,可能家长会有天发现TA无意识地排出一些水样大便粘在内裤上,这不是腹泻,而很有可能是严重便秘造成的。是因为硬便在大肠中卡住了,并且撑开了那一节大肠,宝宝一直能够感觉到大肠的挤涨感,从而失去了大便时应该有的感觉。液体便就可能绕过硬便从肛门出来,而宝宝可能完全感觉不到。这是非常严重的便秘,一定要即使就医。
接下来我们再分别说一下面对便秘要怎么办吧。
便秘又分为功能性和由基础疾病引起的便秘,但是绝大多数属于功能性便秘,这里我们主要讲讲功能性便秘的解决方法。
吃奶粉的宝宝如果出现便秘,宝爸宝妈首先要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是不是没有按比例冲奶粉,奶粉冲得太浓了?部分新手妈妈不知道冲泡奶粉的正确顺序(先水后奶),而选择了先在奶瓶中放入奶粉再冲水至标志水量,这样会导致奶过浓。又有一部分喂养人担心宝宝吃不饱,长不快,特意加浓喂养,这样都是不对的。
是不是额外给宝宝补充了过多的微量元素或维生素?因为配方奶中已添加了钙和维生素D等必须营养物质。若家长额外过度补充,就会造成肠道内不能被吸收的钙等矿物质与脂肪酸结合形成钙皂,容易引起便秘。
是否出现了乳糖不耐受或牛奶蛋白不耐受?如果是,则需要更换无乳糖或深度水解配方奶粉。同时奶粉配方都略有差异,普通婴幼儿也可能因对某款奶粉配方不适应而产生或加重便秘,因此可以尝试寻找更适合患儿的奶粉,减轻便秘。
已经添加辅食的宝宝可以通过食物改善排便。通便明星事实上并不是大家认为的香蕉,且不成熟的香蕉会加重便秘,妈妈们公认的快速通便明星是西梅泥和火龙果,对于轻度便秘宝宝一点即见效,对于顽固便秘宝宝需要大量摄入,一方面这两种水果算不得可口,领一方面天天吃谁也受不了,可以通过制作果泥,与其它水果混合,加入蜂蜜(一岁以上儿童适用)酸奶等作为调味剂等方法诱导宝宝食用。当然想要长期改变便秘情况需要在日常饮食中多加入高纤谷物、豆类和多种蔬菜水果,适当摄入油脂,足量饮水(足量即可,过多饮水不会更有效)。
多运动,通过腹部肌肉活动促进肠胃运动,也可通过腹部按摩加以补充,按摩方向为按肠蠕动方向的顺时针按摩。
建立排便规律,这个对于改善便秘非常有效,但是对于小朋友可能也是最难做到的。家长不必急于求成,要有耐心、信心与恒心,用适当的语气,在清晨和餐后提出排便的要求,不要用询问的语气“你有便便吗?”而是用要求的语气“现在是拉臭臭的时间了”。
当然很多妈妈会摊手说,道理我都懂,可是小祖宗不吃、不动、不拉臣妾也很无奈啊。
这时候需要妈妈们非常有耐心,一定不能强迫。对于新手妈妈来说诱导孩子的手段和方法是需要习得的,掌握了正面诱导孩子的技巧将受益终生。不要把它当作困难,这正是提升我方智力值、经验值、战斗力的好机会。
下面从实操角度举例:
诱导宝宝喝水,可通过口中含水咕噜咕噜发声引起宝宝注意,然后说你要不要试一试?同理也可以吐水给TA看,邀请尝试,小宝宝不会吐也就喝了。可以拿两个水杯,宝宝喂你你喂宝宝,有其它宝宝特别是更大的宝宝一起玩,让其它宝宝喂或互喂。更换饮水工具,一直用吸管的宝宝对于用水杯会很新奇,已经会用水杯的宝宝会喜欢用矿泉水瓶,不要怕洒,要记得我们的初心。变换水,比如喝饺子汤、面汤等,但是不要用果汁饮料代替。
以上只是抛砖,妈妈需要结合宝宝自身的兴趣点充分发挥想象力,要拿出爱迪生发明灯泡的精神不畏失败,不断尝试,不但没有一个方法适合所有宝宝,甚至一个方法在同一个宝宝身上都不能成功使用第二次,希望妈妈们能够举一反三,越战越勇。好处是一旦坚持一段时间,宝宝形成习惯以后,一切就都变成自然了。
当然,当敌军实力远胜我方战斗力的时候我们也需要外援—药物。乳果糖是实验证实改善便秘安全有效的药物,儿童也可以使用,需要注意的是尽量空腹直接服用不要兑水。
什么情况我需要去医院?
伴有以下情况需要立即就诊或联系诊所医生:呕吐绿色胆汁(胃液是黄色的);在使用了护理建议后,腹痛持续1小时以上(包括哭闹);在使用了护理建议后,直肠疼痛1小时以上(包括用力排便的时间);呕吐2次或更多,并且腹部看起来比平时胀;年龄小于1个月并且母乳喂养;年龄小于12个月,且最近吸吮力减弱;你的孩子看上去非常不舒服;你认为你的孩子需要就诊,而且情况紧急。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24小时内就诊或联系医生:小于2个月(但正常的用力大便和哼叫除外);肛门出血;需要排便,但害怕或拒绝;孩子可能大便阻塞;你认为你的孩子需要就诊,不过不紧急。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可预约门诊或联系诊所医生:需要使用栓剂或灌肠剂才能排出大便;改变饮食后便秘没有好转(1个月以上母乳喂养的孩子,或者排便不疼的除外);如厕训练正在进行中;改善饮食后,排便疼痛3次或以上;你有其它的疑问或关心的问题。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