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头部血管堵塞了,会有什么症状?

头部血管堵塞,即脑血管堵塞。脑血管堵塞别名脑血栓,是指在颅内外供应脑部的动脉血管壁发生病理性改变的基础上,在血流缓慢、血液成分改变或血粘度增加等情况下形成血栓,致使血管闭塞而言。如果不是太严重又处理得当是可治的。

脑动脉硬化做常见的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高血脂和高血压等可加速它的发展。本病多见于50-60岁以上有动脉硬化的老年人。

1.血管堵塞的形成原因:

正常的血液在我们体内的血管中通畅的流动着,运送着组织所需要的氧及代谢物,维持心、脑、肾等器官的正常功能。随着年龄增长,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了高血压、高血脂。当血液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等“血液垃圾”过多时,就会淤积在血管壁上“堵塞”血管(即形成医学上所说的动脉硬化),就像河道发生淤积一样,下流就会断水。使血液不能及时供给,组织缺血、缺氧,引起相关的疾病及症状。

2.脑血管堵塞的临床表现:

堵塞发生在脑部就会引起脑供血不足、脑血栓、脑出血后遗症,临床表现为头晕、目眩、耳鸣、视物不清、眼前发黑;间断性或持续性的头痛;神经系统衰弱、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衰退;全身无力,伴随出汗、低热;中风偏瘫,肢体、面部、口舌麻木(尤其手指)、吐字不清、流口水、鼻出血。恶心、呕吐、失眠、嗜睡、急躁、猜疑;情绪反常、幼稚、迟钝、强哭强笑;早上起床精神不好,夜里不能入睡,失眠、多梦、情绪不稳定,周期性精神异常、整天感到很疲乏无力、发凉等。当血管完全阻塞,就会引起急性脑梗死,这种疾病是致死的,无症状或有以上症状,严重者来不及抢救。

因此解决心脑血管疾病 的关键是解决“血管堵塞”,只要清除血管堵塞,就能从根本上解决心脑血管疾病及其症状。

3. 西药治疗:

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的关键是早期干预危险因素,如吸烟、不平很膳食、缺乏体力活动、超重和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等,保护器官免受损害。有关器官受累后,则按照相应疾病的防治指南规范治疗。

3.1调节血脂治疗 调节血脂治疗应将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作为首要目标,药物主要为他汀类,不良反应横纹肌溶解、胃肠道反应等。

3.2抗血小板治疗 抗血小板药有助于防止血管阻塞性病变的发展,用于预防冠心病和脑动脉血栓栓塞。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道反应。

3.3抗凝和溶栓治疗 对动脉内形成血栓导致官腔狭窄或阻塞者,可用溶栓药物,如尿激酶、链激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等,继而用抗凝药物或新型口服抗凝药物,抗凝药物的选择应根据缺血和出血事件的风险及治疗策略选择,常用有肝素、低分子肝素、达比加群等。

3.4扩血管药 扩血管可解除血管痉挛和促进侧枝循环。主要有硝酸酯制剂和长效钙离子通道阻滞剂,主要不良反应有低血压、心律增快等。

3.5抗氧化治疗 抗氧化治疗可延缓LDL氧化,改善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的功能,抑制病变的发展,但是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有待进一步研究,药物包括维生素C、维生素E、普罗布考等。

3.6抗炎治疗 炎性反应是引起粥样斑块不稳定的关键因素,抗炎治疗可阻止血管炎症的发生和发展,改善粥样斑块的稳定性和患者的预后以及相关临床症状。主要药物包括阿司匹林、血管转化酶抑制剂等。

3.7介入和手术治疗 如患者变严重,特别是冠状动脉、主动脉、肾动脉和四肢动脉出现明显管腔狭窄或闭塞,可采取介入或手术治疗,如经皮腔内球囊扩张术、支架植入术等。

4.中医治疗中常用中成药:

4.1口服药:复方丹参滴丸、通心络胶囊、麝香保心丸、速效救心丸、血脂康胶囊、芎芍胶囊、芪参胶囊、丹萎片、心可舒片、荷丹片/胶囊、养心氏片等。

4.2注射剂:

4.2.1丹参类注射液:如丹红、丹参酮IIA磺酸钠、复方丹参等。

4.2.2.红花黄色素注射液:系统评价显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红花黄色素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4.2.3生脉类注射液:由人参、麦冬和/或五味子组成。如参麦注射液、生脉注射液等。

脑血栓致病、致残率、致死率高。应用中西医结合诊治,优势互补,比单一西医治疗本病获益更大,能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发病率和病死率。

药事网权威解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必究。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