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听后感

听过某某教授的某某和某某的讲座后,感触颇深,也不禁思考:面对学生诸多心理问题,我该如何预防并解决?对于“体罚”这一敏感话题,我该如何掌握其“度”?如何做到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内心?……这种种问题萦绕脑中,挥之不去。以小学五年级学生为例。我班有个别学生学习总是不上进,缺乏动机,似乎是老师逼一步,他进一步,稍一放松,又我行我素。例如,我班的陈某平时做作业不认真,瞎涂乱写,以图了事。成绩总是排倒数,而且语文、数学、英语三门课都一样。据了解,他是从一年级以来一直如此。对他而言,这似乎是习以为常的事情。我看着心里着急。联系了家长后,又经过多方了解,试图改变辅导策略。现在是天天守在他身边,看他做作业并从旁辅导。晚上由其父母接送,上晚自习,监督做功课。可是,效果平平。题目照样做错,课文也还是不会默写。只是作业都完成了。仍有敷衍的成分。听过讲座后,我陷入深思。难道是我想错了?或许他真的认为自己已经很努力了,而我还觉得不够?或许他真的认为自己已经很努力,而我还觉得不够好?或许他习惯地认为自己是差生,而觉得应该是“破罐子破摔”?或许是我对他的鼓励还不够?……需要找到答案!需要解决的办法!我翻阅了各种关于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又咨询了学校有经验的老教师,希冀能找到问题的答案。我班陈某的情况并不属罕见,但由于学生个性不同,背景环境不同,仍有很多顾虑。目前只能开展互帮互学的活动,座位的排列尽量给他创设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课后“小老师”的作用。分层次设计目标,给他制订能够完成的目标,使其能真正感到成功的喜悦,尽力使他的成绩有所提高,让他认识到“我能行”。我绝不放弃!

感觉有点,但是更多像是扯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