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口碑好的幼儿园
幼儿园的口碑:从已入园的家长那里打探消息,听一听她们对幼儿园的评价。也要了解一下办园资质以及幼儿园老师是否有爱心、责任心。
小朋友的评价:和已入园的小朋友谈谈心,比如说,问小朋友:“上幼儿园开心吗?你是喜欢老师多一点还是害怕老师多一点啊?”
侧面了解一下幼儿园的饮食情况及老师的教育方法:入园的宝宝,年龄大多在3周岁左右;这个年龄阶段的宝宝,生长、智力发育都较快,需要吃的有营养、有一个快乐融洽的学习环境。
一个和蔼可亲的幼儿老师,更容易让宝宝有安全感、亲切感,也更有利于宝宝心智成长。如果某个老师经常责骂孩子甚至是体罚孩子,以及家长与老师的沟通中可以明显发现老师某方面的品德问题,那就要慎重考虑了。
2、培养宝宝主动沟通意愿与能力
一般来说,宝宝在2~3周岁,就已经可以和家长沟通一些简单的问题了。入学前,宝宝沟通能力、自信心、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我身边有很多宝宝正在上幼儿园的宝妈朋友,我也经常和她们聊天。
真实的故事:有一次,一个3周岁半读小班的女宝宝,放学回家后告诉妈妈:“妈妈,今天我们班某某,午休的时候,吐了。”
然后,女宝宝的妈妈就联系了某某的妈妈,并把某某在学校呕吐的事情告诉了她,某某的妈妈很惊讶:“他没有告诉我啊!”
某某的妈妈询问了某某,并给幼儿园老师打了电话,结果都证实,某某的确在幼儿园午休的时候发生了呕吐。
事后,某某的妈妈责备了孩子,并和其他宝妈抱怨,宝宝在幼儿园发生呕吐,老师应该要告诉家长的,万一要是生病了呢!
从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来,几乎同样大小的宝宝,与家长的沟通意愿与沟通能力完全不同!宝宝沟通意愿与沟通能力的培养,非常有利于宝宝与父母建立互信机制,对宝宝长大后社交能力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教会宝宝如何区分“好坏老师”
在日常教育中,大多数家长都会告诉宝宝:“一定要听老师的话!” 宝宝就会理解为:“老师做什么都是对的。”在幼儿园受了惩罚,宝宝心里已经产生了畏惧,回到家里,不敢告知爸爸妈妈自己的“不幸遭遇”,这样问题不被发现,对儿童健康成长会造成很大的危害。
家长可以这么做
1.家庭角色扮演:让爸爸扮演宝宝,妈妈扮演幼儿园老师,模拟一些优秀幼儿园老师关爱孩子的场景,再模拟一些“过度责罚”的场景,先让宝宝对“过度责罚”有一个基本的概念认知。
然后告诉宝宝,老师“过度惩罚”宝宝,是不对的,宝宝可以回家告诉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会保护宝宝的。
2.教会宝宝“告状”:其实,宝宝“告状”是自我倾诉的一种表现,更是一种有效的自我保护能力!家长不该无视宝宝的“告状”,更不能厌烦、责怪宝宝。
在家庭角色扮演的时候,就要教会宝宝学告状,要让宝宝有沟通的意愿和沟通的能力,这样,当宝宝遇到“坏老师”和“过度惩罚”时,自己就可以和爸爸妈妈沟通了。
3.入园前,多培养一下宝宝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有很多宝宝在家长“不适当”的宠溺下,养成了“王子、公主”脾气,入园后,这样的宝宝也会给老师带来很多困扰!
久而久之,老师对“王子、公主”就会失去耐心,甚至用“过度惩罚”的教育方式。
其实,给宝宝最好的宠爱,是培养她的能力,而不是一味的满足她,解决她遇到的所有问题。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