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平安福特有十种重疾有什么毛病?

10类少儿特定重疾(少儿平安福重疾)

第1类:与恶性肿瘤相关的疾病

1、白血病

第2类:与心脏或脑血管相关的疾病

2、严重心肌炎

3、严重慢性缩窄性心包炎

第3类:与器官功能严重受损相关的疾病

4、严重肌无力

5、严重克罗恩病伴有肠梗阻或肠穿孔

第4类:与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

6、严重脊髓灰质炎

7、疾病或外伤所致智力障碍

8、严重癫痫

第5类:其他重大疾病

9、坏死性筋膜炎

10、出血性登革热

独立赔付,不影响原重疾保额!

哪些儿童容易得哮喘?

一个人是否患哮喘,病因复杂,与受遗传、环境、免疫等因素有关。

1、特应性体质(过敏体质)是主要原因,儿童期起病的哮喘患儿,1/2患儿患过婴儿湿疹、过敏性鼻炎。

这些孩子50%的家中还有各种过敏病患者,化验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的水平高于正常儿童。哮喘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疾病,约20%有家族史。

2、环境因素:(如气候、呼吸道感染、过敏原吸入等)哮喘的急性发作与反复常与之有关。

1)呼吸道感染:病毒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鼻病毒等,肺炎支原体,细菌感染少数。

尤其是病毒和肺炎支原体感染,常在病后遗留较长时间的气道反应性增高,哮喘也可以因此发病。

2)吸入性变应原室内尘土和螨;宠物:动物的皮毛、毛发和羽毛,蟑螂;花草树木和花粉;室内外真菌;烟雾、油烟、有香味的物品化妆品、清洁剂,油漆、汽车尾气等。

3、气候和温度变化:冬春和秋冬换季是哮喘的高发季节。从气温来说,21度左右时哮喘容易发作,这时正值换季,而且空气中花粉浓度比较高,螨和真菌数量也增多。有些患儿在深秋或入冬季节,气温突然变冷不能适应,气道反应性增高,导致哮喘发作。

4、其他:气候骤变、运动、精神因素、食物、非特异性刺激物、药物等。

(网络图)

如何早期识别哮喘: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

“异质性”:提示哮喘疾病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是存在个体差异,由多因素共同影响和作用的结果,如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宿主因素等。

以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促、胸闷为主要临床表现。

喘息儿童如具有哪些临床特点时高度提示哮喘的诊断

①多于每月1次的频繁发作性喘息;

②活动诱发的咳嗽或喘息;

③非病毒感染导致的间歇性夜间咳嗽;

④喘息症状持续至3岁以后;

⑤抗哮喘治疗有效,但停药后又复发。

在临床上还存在非典型表现的哮喘,如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在无明显诱因咳嗽1个月以上,夜间及凌晨常发作,运动,冷空气等诱发加重,气道反应性测定存在有高反应性,抗生素或镇咳,祛痰药治疗无效,使用支气管解痉剂或皮质激素有效,但需排除引起咳嗽的其他疾病。

(网络图)

孩子哮喘如何防治?哮喘能否“根治”往往与起病年龄、病情轻重、病程长短以及是否有个人过敏史和家族遗传史有关。

一般来说,3岁以内起病的哮喘患儿,喘息反复发作与呼吸道病毒感染相关,而无明显的个人或家族过敏史。

喘息症状一般持续至学龄期,但少部分患儿症状会持续至青春期。这部分喘息主要是感染引起,是属于可“根治”类的。

如果有典型的过敏史如湿疹等,及家族过敏史的患儿,该类型患儿哮喘症状常会持续至青春期乃至成人期,是属于不可“根治”类的。

但只要坚持规范化抗炎治疗(一般2年,长者5年)。是可以持续缓解的。

哮喘是气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哮喘治疗应坚持长期、规范、持续、体化的原则,急性发作期要快速缓解症状,以解痉和抗炎为主,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以长期抗炎、降低气道高反应性、避免接触过敏源、防止气道重塑,并做好自我管理。同时重视非药物治疗,如哮喘防治教育、变应原回避、患儿心理问题的处理、生命质量的提高等。

治疗哮喘的药物可以分为控制药物和缓解药物。1、控制药物:这些药物通过抗炎作用使哮喘维持临床控制,应长期坚持使用,是指需要长期每天使用的药物。即使患儿无症状时,也需每天应用,其中包括吸入糖皮质激素(ICS)、白三烯调节剂等。

2、缓解药物:用于快速解除支气管痉挛、缓解症状;此类药物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哮喘患儿的气道变应性炎症;用药原则是按需使用。短效吸入β2受体激动剂为哮喘急性发作治疗的首选药物;常用的药物有: 短效吸入β2受体激动剂, 吸入抗胆碱能药物,短效茶碱, 短效口服β2受体激动剂等。

(网络图)

哮喘对孩子有一定负面影响:儿童哮喘的危害:影响正常的生活、学习、劳动、睡眠以及正常的生长发育

哮喘急性重症发作可导致呼吸骤停和呼吸衰竭、气胸和纵隔气肿、心律紊乱和休克等

哮喘反复发作可导致肺气肿和肺心病这时胸廓前后径加深呈桶形胸;生长发育受阻,其身材瘦弱矮小,严重影响了患儿的学习、生活及活动;不少儿童哮喘患儿由于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最终发展为成人哮喘而迁延不愈,肺功能受损,部分患者最终进展为慢阻肺。

湖南医聊特约问答专家:湖南省儿童医院呼吸一科主任 饶花平 主任医师

发表评论